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8238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 校校企合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为了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就业途径,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资源共享等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机构。学校于20年3月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在“学校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了学校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拟定学校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校企合作计划,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实行定期考核,及时总结,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拓宽学生就业视野。 二、运行方式: 1.企业提供实训设施设备,参与招生宣传和教学计划制定。 2.企业派专

2、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板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提供适合学生实习的场所,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4.学校每学期至少一次到企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三、具体模式: (一)“订单培养”培养模式。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企业的知名度和学生具有畅通的就业去向并能得到学校+企业的培养教育,增强了招生的引导力。 订单培养操作过程是: 1.签订“订单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企业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进行生活补助; 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新生进校后.企业派人来校共同面试考核后,组建“订单培养班”。 3.

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发中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设置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学校先后与4家企业共同开设定向班,签订了三方自愿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已毕业安置“物业管理”人,有限公司已毕业安置“客户服务”人。 (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学生第 一、二学年安排一次到企业进行6一12个月专业见习,使学生加深专业认识,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学校先后与“深圳集团”、“广州集团”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到以上三家集团安排学生进行6-1个月的实习见习,然后,学生回

4、到学校再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从202X年开始,学校已先后有10名左右专业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到以上三家公司安排的企业进行实习见习。 (三)“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两年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按教育部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就业的压力和动力,探索就业方向,明确职业追求目标。并将企业文化编入课程体系,企业专家来校开设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讲座,深化学生对岗位技能和企业管理的理性认识。 学校通过多年实践,与一大批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并为本地经济建设和沿海发达地区输送了大批中职毕业

5、生。其中,与本市企业达成协议并输送了学生的企业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心、房地产开发公司、车辆有限公司、商品有限公司、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了学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50余人。 (四)“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举办了“校校联合”办学,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 “同心温暖工程”项目的校校合作。X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合作省(市)职教社特别是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学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参与的部门与单位突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困难,扎实肯干,形成了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新模式,打造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

6、品牌。我校自202X年起,便参与了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不懈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先后与“山东学校”、“广州学校”、“上海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五年来,已送达北京、山东、上海就读的学生人,全部是农村及贫困家庭学生。 四、学校校企合作的未来设想 学校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主题“产教融合,示范引领”。学校将依托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坚持示范引领,高端带动,品牌共建,内涵发展。并致力于专业重构,着力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产业系,学校会计、计算机应用等类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学校将

7、实施高端引领的多元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在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根植于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并力争成立由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校协企职教集团”、“政校企培训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探索校企双制、品牌共建的办学模式。 内容总结()我校校企合作成效总结 校校企合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为了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就业途径,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资源共享等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2)2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板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