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88140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体心理咨询方法要点(三级)放松训练松弛训练行为疗法定 义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 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放松疗法是一种求助者完全可以掌握的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躯体症状的方法,这 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较少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还可以提高求助者改 善症状的速度。原 理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和 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 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在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

2、的心情状态。因 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 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操 作 步 骤(1)、咨询师介绍原理;明确求助者在治疗中的主动作用,激 发改变自我的积极性。(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使用专业指导语(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自行练习,提供书面指示语或录音磁带,每日练习1-2次,每次5分钟左右常用放松方法:呼吸放松法(鼻腔呼吸,腹式呼 吸,控制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法(4)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注 意 事 项1. 第一次放松训练,咨询师应给求助者示范,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并能提供模仿信息。2. 可以使

3、用多种放松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但一般以一两种为宜,不宜过 多。3. 请求助者注意,关键是放松,既强调身体肌肉放松,也强调精神心理放松,要帮助求助 者体验身体放松后的体验。4. 求助者要集中精力,避免干扰。5. 训练开始时,口头引导语更便于掌握。6. 对想象力强、容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较好,对独立性强而想象力差的求助者可能效果 不显著。7. 促进求助者领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意放松,运用自如。阳性强化泮 宀曰/-斗侏、厶、正强化法行为主义理论阳性强化法(简易仃为矫治积极强化法操作条件反射定 义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仃为的治疗技术或校正方法,也成为正强化法、积极 强化法。通过

4、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适用与禁忌 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调节塑造求助者的新行为,可 矫正神经性厌食症,偏食,降低焦虑,治疗性变态,矫正儿童的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 难以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原 理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 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 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这就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操 作 步 骤(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频率,强度,持续时间,

5、制约因素, 从而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础水平。(3)、涉及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注 意 事 项1. 目标行为单一而具体。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一个一个进行,不可冋时展开。2. 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应在目标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3. 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有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固化为习惯后,最终撤 销强化物。相 关 知 识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或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 疗方法。兴起于20实际50年代末,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艾森克、 沃尔普、拉扎洛斯、班杜拉、贝克。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

6、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 射、学习理论和强化学说等原理,米用程序化的操作程序,帮助求助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 新的适应行为。行为矫正常用方法增强法正强化(喜欢的刺激)负强化(厌恶的刺激)惩罚法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一般性惩罚,批 评罚款劳动改造);(特殊性惩罚,束缚身体,隔离,厌 恶疗法。饱和策略)撤销个体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消退法代币管制法培养儿童适应性行为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 1行为塑造技术2行为渐隐技术合理情绪疗法(RET)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定 义合理情绪疗法(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 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

7、认知行为疗法。代 表埃利斯原 理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9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 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 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ABC理论:A (外界事件)B (认知)C (情绪和行为反应)操 作 步 骤(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咨询师向求助者说明ABC理论,使求助者接受 理论;根据ABC理论,分析引起情绪困扰的不 合理信念。(2)、领悟阶段使求助者进一步认识和领悟其情绪行为是由认 识造成而非事件本身。(3)、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核心内

8、容)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苏格拉底式辩证法/产婆 术/黄金规则、反黄金规则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 家庭作业:RET自助表、RSA合理自我分析4. 其他方法: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 练、系统脱敏。(4)再教育阶段(目的是重建)进一步摆脱不合理信念,是新的观念得以强化, 咨询结束后仍能应对生活注 意 事 项1. 对于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虽然能解决情绪困扰,但不会 达到不冉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2. 对年纪轻,智力文化水平较咼、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更有效果。对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 努力的,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可能难以奏效。不适用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 裂症。3

9、. 与咨询师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有关,因此咨询师要不断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尽量减少 自身的非理性成分。相 关 知 识ABCDE理论:A (诱发事件)B (个人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 (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D (对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E (咨询的效果)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 症的根本原因。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求助者实施再教育的过程。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以及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 抗的辩论者。默兹比区分合理不合理信念的

10、5条标准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1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包含更多主观臆测成分2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使人产生情绪困扰3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4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5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 不适当的反应埃利斯总结的11类不合理信念1. 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2.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 有所成就。3.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给与严厉的谴责和惩罚。4. 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

11、怕的事情。5. 不愉快的事儿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 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6.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7. 人们要随时随地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8. 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9.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10.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感到悲伤、难过。11. 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 一

12、生。从以上非理性信念中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我喜欢如此我一定如此很难一一没办法也许一定有时候 总是某些所有的我表现不好一一我不好好像如此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许多不合理信念把想要,希望,变成一定要,必须,应该的形式。非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绝对化的要求从自己出发,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必须,应该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个体对自己和别人不合理的评价,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 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糟糕至极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 理性信念。“人生失去意义了。再也没有幸福了。以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了”埃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几个目标:1自我关怀2自我指导3宽容4接受不确定性5变通性6参与7敢于尝试8自我接受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减少求助者各种不良情绪体验,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 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含义1 (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尽可能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 扰和不良行为后果。含义2 (完美目标)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 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 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