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88094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通三防”基础知识题库1、矿井通风的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有害气 体和矿尘;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2、矿内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约占20.96%;氮气,约占79%; 二氧化碳,约占 0.04%。3、矿内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 氨、瓦斯、二氧化碳和氢等。4、矿井中控制风流的设施,包括风门、风桥、档风墙、密闭墙、调节风门 和风窗等,防止损坏造成风流短路,导致瓦斯事故。5、扩散通风适用于在进风流中,长度不超过6 米,入口宽度大于1.5 米的 硐室。6、井下回采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的最低风速为0.25米/秒。 掘进中的岩巷和其它通风行人

2、巷道的最低允许风速为0.15米/秒。7、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不小于 5 米。进回风巷道之间需设风门时同时设反向风门,其数量不少于两道。风门能自动关闭;通车风门实现自动化;矿井总回风和采区回风系统的风 门要装有闭锁装置;风门不能同时敞开,防止风流短路。8、安装局部通风机要做到:(1)必须安装在进风流中,距回风口不小于10 米;安装在专用台架上或进行吊挂,离地高度不小于0.3米;要挂管理。9、串联通风的危害是: 一是:串联通风的阻力等于串联巷道风阻之和,峋不变,因而增加通风难度和通风阻力。二是:被串联工作面的空气质量无法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增 加。三是:

3、一旦前一个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与瓦斯突出事故,会 直接危害被串工作面、扩大灾害范围。10、在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设置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 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11、下行风:风流沿回采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的流动。12、掘进巷道贯通的要求:(1)一般巷道在贯通相距20米,煤巷综合机械化 掘进巷道在相距 50 米前,地质测量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报告,并通知通风部 门。通风部门接到通知后,必须事先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贯通时,必 须由通风部门派主管通风人员在现场统一指挥。贯通后,必须立即调整通风系 统,防止瓦斯积聚,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4、。13、独头巷道大于6米的盲巷在24小时内必须进行封闭,在封闭前应将外 部连接的铁道、架线、管路必须切断,避免杂散电流引爆瓦斯。14、老塘通风:进回风流部分或全部经过采空区的通风方式。老塘通风危 害很大,它使采空区的残煤加速氧化发生自然发火,还能将采空区的瓦斯等有毒 有害气体带出或稀释到爆炸浓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煤矿井下严禁老塘通 风。1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 1%或二氧化碳浓 度超过 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由矿总工程师负责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16、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 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

5、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17、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其开头地点附近 20 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18、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 0.5 立方米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 2%时,附近 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面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1%以 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 人工复电。19、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

6、 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20、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 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3% 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106 条的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 须在 24 小时内封闭完毕。21、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班报三对口,瓦斯日报和通风 调度日报每日送矿长、矿总工程师审阅。瓦斯检查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 并有记录可查,不准空班、漏检、假检。22、每一矿井必须严格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所有采 掘工作面,瓦斯浓度的检查次数,低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检查2

7、次;高瓦斯矿井 中每班至少检查3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变 化异常的个别采掘工作面,都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瓦斯,并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 警断电装置。对本班没有进行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到工作面检查1次瓦斯和二氧化 碳。23、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516%、引爆火 源温度为650750C且火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空气中氧气浓度大 于12%。24、“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的瓦斯检查。25、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在距工作面小于10米的回风巷中应设置1 个瓦斯传感器,其瓦斯警报占为1%;瓦斯断电点为1.5%;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

8、 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复电点为1%。26、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装设瓦斯传感器,瓦 斯报警、断电点为0.5%。27、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毫米。28、井下检修电器必须先检查瓦斯,并严禁带电作业。29、.井下流动电钳工、区长、班长、放炮员下井时,应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仪。30、矿井瓦斯等级,按平均日产1吨煤涌出瓦斯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 低瓦斯矿井:10立方米吨及其以下; 高瓦斯矿井:10立方米吨以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6. 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措施落实三个责任:(1)要落实撤人和设警戒的责任;(2)要落

9、实断电范围和电气设备完好检查的责任;(3)要落实排放瓦斯现场指挥的责任。31、排放瓦斯必须执行的三个原则:(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2)断电: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断电;(3)限量:瓦斯排放必须有限量措施,严禁一风吹。32、隔爆水棚按巷道断面计算其水量不得少于:主要隔爆棚400 升平米, 辅助隔爆棚 200 升平米。33、煤矿井下巷道必须辅设防尘洒水管路的地方:(1)采、掘工作面;(2) 溜煤眼;(3)翻罐笼;(4)转载点:(5)装载点;(6)运输重载系统;(7)采煤 工作面的回风巷及中间运输机巷、石门。34、在皮带斜井和皮带巷防尘洒水管路

10、中,每隔50 米设一个三通阀门,其 它巷道的管路每隔 100 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以便冲洗巷道。35、.沉积煤尘:指井下巷道堆积有厚度超过2 毫米,连续长度超过5米的 煤尘。36、沉积煤尘的危害: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和瓦斯燃烧时,其冲击波或压 缩波吹起巷道积尘,就会参与爆炸,扩大灾害范围。37、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 空气中浮游煤尘含量3050克/立方米至2000克/立方米;(3)有点燃煤尘的 引爆火源,一般为6501050度以上。38、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主要有瓦斯爆炸火焰、违章放炮火焰、明火、电 火花、摩擦火花等。39、放炮使用水炮泥和封泥的作用:封泥充

11、填封口能增加孔内抵抗力,防 止火药打筒,提高爆破效应;水炮泥在火药爆破瞬间高温下把水变成水蒸汽,能 起到降温、降尘和消烟的作用。40、采煤机、掘进机都应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41、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及地面井口附近、威胁到矿井安全生 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火灾。42 矿井火灾的危害:(1)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2)产生高温及有毒有害 气体,在矿井火灾中遇难的人员,95%以上是因CO中毒而死亡;(3)炽热的火烟 流经不同标高的巷道而产生火风压造成井下风流紊乱;(4)烧坏设备、支架和煤 炭资源,造成停工停产。43、凭人的感官可以察觉的煤炭自燃的征兆:巷道中出现雾汽或巷道壁 “挂汗”;风流中

12、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 晕、精神疲乏等。44、煤炭自然发火:矿井某一区域或采掘工作面出现如下现象之一时,定 为自然发火:由于煤炭自燃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现象;由于煤炭 自燃出现环境空气、煤炭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C;由于煤炭自 燃而导致在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 值,并有上升趋势。45、自然发火隐患:矿井某一区域或采掘工作面出现如下现象之一时,定 为自然发火隐患:(1)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

13、 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值指标;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 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值指标;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 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但尚未达到70C ;风流中氧浓度降低,其消耗量 呈上升趋势。46、发现矿井火灾的行动原则: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 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在现场的区队、 班组长应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火灾威胁地区(火灾瓦斯 流经的地区、由于火风压造成火灾瓦斯逆流的地区以及可能发生爆炸的地区等) 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14、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 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不能直接灭火时,必须封闭火区,矿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封闭火区的工作; 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关闭局部通风机,防止因瓦斯积聚而 导致瓦斯爆炸事故。47、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砌筑永久性 封闭,最迟不超过1.5个月。48、判断火区熄灭的条件: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分析证实,同时 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方可启封: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 到30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地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火区内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火区中不含一氧化碳,或封闭期间内一氧化碳浓度逐渐

15、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温度相同;上述四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不得少于1 个月。49、用水灭火应注意的问题:水是导电物质,不能用来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的火灾;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如果水量不足,在高温下可分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有混合气体爆 炸的危险;扑灭猛烈火灾时,不得将水流直接射入火源中心,防止水蒸汽逆风而上 烫伤救火人员和发生水煤气爆炸。50、井下自救与互救的一般原则:井下发生瓦斯、煤尘或火灾事故后,在 救护人员赶到前,现场人员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自救互救工作:按照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戴好自救器,并按避灾 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自救、互救原则,即: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 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即: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藏按压), 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51、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使 用广泛,在缺氧和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均可使用。过滤式自救器应在以下条件 使用:空气中氧气含量18%;空气中CO含量不高于1.5%;只适用于含 有 CO 的环境中使用。52、所有下井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