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88067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1选题的意义生态体验是一种人类优化着的生存发展模式,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生态体验论倡导的思想理论观点主要有:三重生态观、体验本体观、生命样态观、生态化育观、魅力实践观、和谐价值观、生活世界观、生态智慧观等。我国著名教育家刘惊铎教授在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态体验” (Ecological experience)生态体验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优模式,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生态体验下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意义教育的超越,让课堂更多地关注生态和生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在生态体验理论的指导下,正在走向完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还是没有实现突破,忽略了学

2、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问题,因此教育,特别是初中英语教育更应该回归到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生活中进行生态体验,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进行体验,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热爱自然、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最终实现个体的真正的和谐、自然。本研究致力于对生态体验的思想方法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来,使初中英语教学的视域更加宽广,研究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实现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理念相一致。本研究在生态体验模式的指导下,提出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对推动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将生态体验的理念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将初中英语课

3、堂视为一个生态体验系统,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非生态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有利于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生态体验教学观,从生态体验的视角来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促进个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生态体验”一次早在老子和庄子时代就已经提出,只是没有系统的论述,而且意指并不在于教育。国内首次真正提出“生态体验”一次的是著名教育家刘惊铎教授在生态体验论中对生态体验理论及其实践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为生态体验实践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中国德育和国际教育研究与发展,提供了

4、一种崭新的理念和模式。后来国内学者纷纷开始了对“生态体验”作为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集中关注的多是德育教育方面的理论较多,主要有:刘惊铎(2006)在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中认为生态体验范畴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践履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凸显教育中的美善和谐因子。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周淑萍(2012)在生态体验德育研究中认为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道德教育,而且应该是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教育。刘惊铎、姚亚萍(2013)生态体验模式论中专门对生态体验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

5、为生态体验模式的理论形态是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的魅力德育形态,是一种祛枯返魅的德育新形态。在生态体验论视界下德育及其课程的功能是融会知识,澄明生活,生成意义。由于生态体验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国内研究的学者和关注点还不足,学者们在研究上多致力于对生态体验理论的完整性进行构建,对于生态体验具体到学科教学中,目前鲜有涉及。1.2.2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研究生态体验首先要提到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中阐明的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义务,提出了生态体验的重要性,并且揭示了自然生态和谐对我们人类健康发展的重大价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教育专家邓赛娜提出:要让孩子走出去体验,在体验中

6、了解自然,找到人与自然的情感基础和动力,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与自然环境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才可以在体验中培养孩子的生态德性。另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认为倡导户外教育,并且在户外教育中提倡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以此让学生去接近自然、体验自然,在亲近自然之际去感悟生命的律动。西方关于生态体验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西方研究也存在着局限,虽然已经有少数学者在关注体验对于生态的重要性了,但是大多数学者把研究角度集中在了经济利益方面,而忽略了生态体验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将生态体验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体验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上,对具体学科如何在生态体验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教学没

7、有做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结合以上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针对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的教学展开研究,希望可以有所突破。1.3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3.1研究的目标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为基础,运用生态体验的视角,开展体验式环境教育,使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养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态体验最基本的功能是“体验情理”,“体验情理”是为了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态环境中受到教育,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的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态世界观或环境伦理观,培育富有环境道德素养,有知识、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3.2研究的内容本研究立足于对生态体验的研究,从生态体验

8、教育模式中找出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本研究通过对生态体验的探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出创设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在特定的情境中该使用的语句,以达到对这些语句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掌握和自如应用的目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方面着手,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性问题。1.4研究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采取调查法、比较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各种方法首先,利用电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外文题录数据库,已经阅读大量书籍对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检索,借助各项调调研手段进行实际情况的了解;其次,利用个案研究法进

9、行个案分析,使理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再次,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文献,了解各国具体在生态体验方面有关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构建生态体验下初中英语教学新思路,并进一步提出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建议。2.生态体验的内涵2.1生态体验的概念2.1.1体验体验也叫体会,是人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并亲身来验证,作出相应的感悟。关于“体验”一词的定义,查阅2000年上海版辞海,发现并没有对该词做一个专门的解释,明确指出“体验”等同于“经验”。在该书中写道:“所谓经验,就是人的经历或者体验。”然后援引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原话:“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过了。” 辞海缩

10、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407朱子语类第一百一十九卷中认为:“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而在2005年版汉语大辞典中对“体验”一次的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西方关于“体验”一词的定义,最先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去证明或者去验证。这也就是说,体验来源于直接的感触,而不是通过推理的出来的信息。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体验”一词含义的解释都不约而同的包含了“亲身经历”的意思。究竟体验指的是什么,它和经验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是值得我们讨论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是指在多次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或者经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印象或者知识。而体验则是指基于经验而产生的感悟,实

11、现了对经验的超越与生活,是身体自我感知,在内心世界形成一定的经验,属于经验的范畴。由此可见,体验是经验的哲学范畴,是亲身经历后,在对世界的感知上夹杂了对事物本质的体会。狄尔泰、齐美尔等人在生命哲学中以解释知识和经验基础作为哲学的思考维度,对经验的概念阐发比较重视。诸如此类的还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流派对此也做了相应的解释。经过历史的不断推演,体验一词也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从单纯的哲学领域扩展到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界也把它归为情感教育理论的一部分。进入上世纪末,教育学界对“体验”的理解有了新的探索,特别是提出了体验教学理论的构建,并且付诸实践。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华在其2000

12、年出版的经验课程论中,对体验进行了教育学意义的解释,并奠定了体验教学的基本取向。在该书中,张华认为体验教学必须重视实践过程,让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获得感知;同时他又提出,体验必须是内在意义上的,以自我意识和生命感知为核心。从此,教育学界开始围绕着体验教学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形成了一些列的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1.2生态体验何为生态体验,在国内存在着颇多争议。其中有一部分学者在理解生态体验的时候,认为生态体验是一种剥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堂束缚,让学生参与到对生态的感受与体验,并在特定的生态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而形成新的、属于自己的德性,并

13、且通过生态体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体验,是一种人类优化着的生存模式,是感动生命的教育模式。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刘惊铎教授在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在该书中写道:“生态体验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优模式,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刘惊铎著.道德体验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刘惊铎还认为人在特定的生态情境中能够全面感受、理解和顿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和功能,在经过内心的感动后,而进一步诱发和生成生态有关的智慧、意识的一种境界。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 教育研究,2006(11):65人是一个感性的个体,其生活的阅历可以促使

14、认得生态潜能在生态体验中得到发挥,而不断的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的世界进行理解和领悟,根据个体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某些关系,不断地进行自我价值的调整,以适应生态发展的需要,进而达到和生态相和谐,内化人的道德境界,使人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按照中国道家思想的理解,便是有点“道法自然”的意义在其中。生态体验的目的就是要将人放置在自然环境之中,让其感受、体验自然的境界。生态体验中的生态环境,更多地应该是指人的生态发展,从浅入深的一个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体验是立足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从而获得内心的感悟。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学者对此颇有争议,但是对于生态体验核心内容的理解都集中在将学生放置在一定的生态环

15、境中做亲身体验,然后在体验之中获得德性的内化。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生态体验理论的理解,本研究综合前人的观点,认同刘惊铎教授关于生态体验是的生态情境中能够全面感受、理解和顿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和功能,在经过内心的感动后,而进一步诱发和生成生态有关的智慧、意识的一种境界。这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模式,能够提高人的生存感悟,从而提高人的德性。2.2生态体验的思想历程生态体验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庄子的时代,先哲们对生态体验现象做了最初的领悟和阐释。时下,生态体验已经成为当代的一个热词,在网络上常被各行业提及并普遍运用。俨然“生态体验”一词已经成为一个被教育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普遍引

16、用或应用的一个理论范畴,在实践上相应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体验模式,生态体验德育模式,生态体验教育模式。那么,生态体验应用于教育领域,也就要求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更应该注意生态德性的教育。生态德育和环境教育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界不断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反思最后形成了较为新型的表达称之为“生态体验”。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生态体验教学是1980年代出版的环境教育概论,初步提出生态德育的相关概念和要求。1990年代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德育目标中,首次将生态和体验,作为德育教育的概念和形式引入,并进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认为体验是实现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为德育提供丰富的途径和理论化的新思路。在这次提出的德育目标中,主要是以对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态美德相关,并做了一系列的持续性研究与探索,确立了生态德育和体验教育的核心思想。从前期的理论准备,到理论的研究、解释、实践探索出现了一大批专业论文和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