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879181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 远古先民的观念文化形态主要存在形式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 明代初年,吴承恩的西游记开神魔小说的先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称为咏梅绝唱。( )T、对F、错参考答案:T4. 下列作品中,属“四大南戏”的是( )。A.荆钗记B.白兔记C.拜月亭记D.杀狗记参考答案:ABCD5. 公安派文学主张的内核是:( )A.性灵说B.童心说C.复古说D.至情论参考答案:A6. 西厢记诸宫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董解元所作,共用宫调一百八十八套,五

2、万余言,又分别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演唱,且有白有曲,对元杂剧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事情节源于莺莺传,但主题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维护封建夫权变为赞美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最终成功,达到全新的思想高度。7. 陆游书愤中的名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 )提出词“别是一家”。A.李清照B.辛弃疾C.姜夔D.张炎参考答案:A9. ( )齐名,并称“元嘉三大家”。A.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B.鲍照与谢眺、颜延之C.左思与谢灵运、颜延之D.鲍照与谢灵运、沈约参考答案:A10. “元曲四大家”属于大德年间以后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

3、D.白朴参考答案:C11. ( )不是杂剧窦娥冤中的人物A、张驴儿B、桃杌太守C、郑恒D、蔡婆婆参考答案:C12. 以下属于欧阳修的词句是( )A、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C、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D、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参考答案:BCD13. 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 )A.孟郊B.韩愈C.贾岛D.孟浩然参考答案:A14. 吕天成的曲品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等戏曲方面的理论著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华夏直接来源是夏、商、周三族。( )A.错误B.

4、正确参考答案:B16. 与张生煮海一样,描写书生与龙女之间爱情故事的作品是柳毅传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7. 明代散曲的代表作家有( )。A.杨维桢B.王磐C.陈铎D.冯惟敏参考答案:BCD18. 成语“柳暗花明”出自( )。A、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B、王安石泊船瓜洲C、陆游游山西村D、黄庭坚寄黄几复参考答案:C19. 欧阳修的提出的“穷而后工”与韩愈的“不平则鸣”一脉相承,同时又有一定的发展。( )T、对F、错参考答案:T20. 下列作品中,属于柳宗元寓言的有( )。A.临江之麋B.黔之驴C.蝜蝂传D.哀溺文参考答案:ABCD21. 李玉的“一笠庵四种曲”包括( )。A.一捧雪

5、B.清忠谱C.永团圆D.占花魁参考答案:ACD22. 下列不是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的是( )。A.善于铺叙,结构谨严; 描摹物态,曲尽其妙B.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C.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D.句法精于声律,音韵优美参考答案:B23.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参考答案:A25.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A.对偶工整,语言精致B.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C.意境开阔,气势飞动D.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参考答案:BCD26. 杜丽娘

6、是汤显祖( )中的人物形象。A.邯郸记B.南柯记C.牡丹亭D.紫钗记参考答案:C27. 李贽的文学主张是“童心”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在李白诗歌中,具有境界清新、风神飘逸潇洒艺术特色的诗体是( )A.乐府B.绝句C.歌行D.七律参考答案:B29. “神韵”说的倡导者是( )A.李渔B.王士祯C.龚自珍D.魏源参考答案:B30. 就题材而论,西游记属于下列哪类小说( )A.讲史小说B.神魔小说C.世情小说D.人情小说参考答案:B31. 爱国词人辛弃疾积极主张北伐,一再上书陈述自己的谋略。其代表作是( )。A.中兴五论B.指南录C.上仁宗皇帝言事书D.御戎十策参考答案:D3

7、2. 清初入仕诗人有( )。A.钱谦益B.吴伟业C.施闰章D.宋琬参考答案:ABCD33. 欧阳修的记叙文很有特色,他的历史著作新五代史颇得春秋笔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编著者为罗贯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明代最著名的传奇作家是( )A、孔尚任B、王实甫C、汤显祖D、关汉卿参考答案:C36.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家是( )。A.陈子龙B.夏完淳C.顾炎武D.黄宗羲参考答案:C37. 志人小说今传较少,主要有(魏)邯郸淳笑林,(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子郭子、(梁)

8、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8.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这两篇作品所作几乎同一时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9. “二拍”是指由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0. 桐城派文家中,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的是( )A.方苞B.姚鼐C.刘大櫆D.马致远参考答案:B41. 渔洋山人是( )的号。A.王夫之B.王世贞C.王士禛D.王沂孙参考答案:C42.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可以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社会

9、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4. 代表白居易最高成就的诗歌是( )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新乐府E.长恨歌传参考答案:AB45. “旧红学”是指“五四”运动之前的红学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王梦阮、蔡元培为代表的评点派和以王希廉、张新之等为代表的索隐派。(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6. 道光年间,阳湖派的代表人物是恽敬和张惠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7. 建安时期创作最丰富、最富盛名的作家,并且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是( )A.曹植B.曹操C.曹丕D.王粲参考答案:A48. 宋明理学,是以周敦

10、颐的“太极图说”为开端,经过程朱“理学”,发展为陆王“心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9. 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 律诗、绝句押韵( )A.一般都用平声,用仄声押韵的很少B.一般都用仄声,用平声押韵的很少C.平声、仄声都可以D.律诗用平声,绝句用仄声参考答案:A51. 以下清代诗人宗法宋诗的有( )。A.厉鹗B.翁方纲C.沈德潜D.钱谦益参考答案:ABD52. 神魔小说的题材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和六朝志怪小说,而它的文体渊源则

11、主要来自明代代说话艺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3. 唐诗别裁的编选者是( )。A.沈德潜B.翁方纲C.王世祯D.顾炎武参考答案:A54. 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词章三者兼备的作家是方苞。(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5. 关于沈德潜的诗歌创作叙述正确的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参考答案:B56. 明朝晚期的两大文学流派是( )A.公安派与竟陵派B.浙西词派与阳羡词派C.阳湖派和湘乡派D.桐城派与古文派参考答案:A57. 墨家借助“天志”的权威提出尚贤、尚同、兼爱、交利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8. 南宋最伟大的诗人应该是( )。A.范成大B.杨万里C.文天祥D.陆游参考答案:D59. 新乐府五十首,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经过严密组织构建的系统化诗作,内容颇为广泛,涉及到王化、治乱、礼乐、任贤、时风、边事、宫女诸多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0.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学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