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87905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乡镇党委书记结合本镇实际介绍农村工作基本方法的先进经验经验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绍兴县兰亭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干部,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何建刚,“人可何,建设的建,刚强的刚”,从去年1月起担任镇党委书记,从事农村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在座的领导可能到过兰亭,我们兰亭镇是一个半山区镇,1992年5月,由原来的兰亭乡、娄宫镇合并而成。现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3.2万人口,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尽管我们是一个半山区镇,但地理位置较好,与绍兴市区紧紧相邻,距绍兴市区6公里,距绍兴县城柯桥17公里。交通比较便捷,31省道穿境而过,

2、镇内村村通公交。环境也可以,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风景区、印山越国王陵、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墓、布衣奇才徐渭墓等名胜古迹,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兰亭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兰亭镇围绕“农业强基础、工业上台阶、集镇树形象、党建作保障”的总体思路和“三年打造一个新兰亭”的奋斗目标,按照“提神、提速、提质”要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万亩竹笋、兰亭白鹅、木栅鹌鹑、“老江湖”水产等效益农业初具规模,是浙江省“竹笋之

3、乡”;在提升工业化上,建立了2500多亩工业产业项目集聚区,形成了以印染、服装、纺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上,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去年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是浙江省教育强镇、生态示范镇,是绍兴县的“科技强镇”,今年2月在京受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一家民营企业,就是我镇的浙江兰亭高科沥清有限公司。去年底,在绍兴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在我镇先行一步,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探索了镇机关运行机制改革,通过上下对接,适度调整,运行镇机关“一办四中心”模式,“一办四中心”就是党政办、驻村指导中心、统筹发展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调处服务中心;通过下

4、移重心,固本强基,实行驻村指导员制度;通过职责挂钩,任务包干,建立捆绑式、个性化的考核机制。三项工作特别是实行驻村指导员制度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 月6 日,省委副秘书长王良仟同志率领有关领导,来我镇专题调研驻村指导员工作制度。2月12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农村工作要情上作出重要批示:绍兴县贯彻省委会议精神行动快,兰亭镇实践初见成效,值得肯定等,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同志也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冯顺桥书记,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蒋永舟,市农发办主任陈功苗同志等各级领导专题来我镇调研驻村指导员工作,给我们作指导、明方向。同时,我镇驻村指导员制度的实施,也受

5、到了各级新闻单位的关注。2 月4 日,即正月初二,绍兴电视台今日传真专题播发了我镇实行驻村指导员制度的相关内容。之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通讯、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对我们实施驻村指导员制度进行报道。确实说,我镇实施驻村指导员制度取得的一些成效,没有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试点工作组同志的精心指导,就没有我们兰亭镇今天的成绩。也正因为有各级领导对我们实施这项制度的重视指导和鞭策鼓舞,才有我们兰亭镇驻村指导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我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我们兰亭镇实施驻村指导员制度的工作实际,主要讲讲“现在的农村什么样、驻村指导员怎么做”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座

6、领导都是农村工作的专家,对农村工作有很多研究,有很多工作经验,我所讲的内容仅仅作个汇报,供领导们参考。谈不上什么讲课,只能算作是抛砖引玉,向领导们讨教。不当之处,垂请批评指正。我先讲第一个方面:现在的农村什么样现在的农村什么样,我讲一个是现在的农村变了,第二个是现在的农村工作难做了。一、现在的农村变了。从目前农村工作的实际看,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我们基层党委政府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的大环境变了。这个“变”主要是农民的要求变高了,农业的结构变活了,农村的面貌变新了。1、农

7、民的要求变高了。主要反映在“三个高”:一是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这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最最明显的体现。过去农民把吃得饱、穿得暖作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现在不一样了,吃要讲健康,穿要讲风度,追求的是生活品质。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大不一样,摒弃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文化知识学习,重视卫生习惯的养成,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讲究的是生活品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转变,由追求物质需求向追求精神需求转变。二是对干部期望要求高了。这也是目前农村工作难做的一个主要方面。农民对村干部包括镇干部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种种田、施施肥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干部有使农民致富的本领、能力,干部不仅要会宕田头、跑码

8、头,更要会进商场、闯市场,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致富门路、致富技术,引领农民走富裕之路。同时对村干部的村级事务管理、重大决策出台等,都需要村干部充分发扬民主,按章办事,对村民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他们需要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三是对自身素质要求高了。现在的农民有思想,有主见。除了对村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质需求已不是他们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现在看重的是自己的政治需求、名誉地位,特别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对追求政治地位比较强烈,不仅要求村干部民主理事,依章行事。还想方设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农民参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参政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说到底,他们既要经济上的成

9、就感,还要政治上的荣誉感。2、农业的结构变活了。主要是突出“三个活”:一是调整思路激活了。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民的农业结构调整,通过低产畈田的改造,山林护坡、河道砌坎,农田沟、渠、路配套,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农业结构调整已有农民分散调整转向靠企业化运作进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转向了一、二、三产业协调调整,由数量和质量调整转向标准化和规模化调整。二是重农政策放活了。农业是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我们基层党委政府一级,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出台一系列的重农政策,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大田产出率。尤其是目前农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出口的扩大,市场建设、信息体系、营销方式的健

10、全,以及农业补贴逐渐与世界的接轨,一系列的重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三是产品销售搞活了。农业产业经济合作社、种养殖业协会等组织的成立,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建立,加上各级党委政府举办的农产品推介会,农产品销售的滞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保护。3、农村的面貌变新了。这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享受到了市民的待遇,穿讲漂亮、吃讲营养、住讲宽畅、行讲方便,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主要体现了“三个新”:一是环境新了。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我们绍兴县这几年来“双字号”工程的开展,促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一大批文明村、文

11、化村、卫生村、生态村不断涌现,走进村庄,水清、路平、灯明,环境面貌越来越好。二是房屋新了。过去农民住房平房多、旧屋多,现在走进农村是高楼多、洋房多,农民住房“洋”气了,特别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大步推进,村镇建设规划的完善,一大批旧村得到改造,城中村得到建设,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程度的大大提高。三是设施新了。目前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设施条件比过去大为好转。农村的交通、电力、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像我们兰亭镇目前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村村通有线,村村改电网。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20年以来,农村的发展较快,城市化程度、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充分反映

12、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以上是我讲的是“现在的农村什么样”方面的第一个内容,接下去我要讲的是“现在的农村什么样”中的第二个内容:“现在的农村工作难做了”。二、现在的农村工作难了有人要问:这么好的农村形势,为什么农村工作反而会难做呢?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有利的一面,当然也会有不利的一面。确实来讲,要做好现在的农村工作是难了,难就难在我们如何更加巩固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如何更加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如何更加维护和稳定好当今的农村社会,难就难在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征用、村镇建设,特别是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完成,农村利益格局进行了重新调整,由此也引发出

13、一些积累性、群体性矛盾,不稳定因素急剧膨胀。这也不得不使我们深刻反思,在经济越发展的形势下,为什么农村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出现。去年下半年,省、市、县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地到基层下访,这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如果基层矛盾特别是村一级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社会稳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制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严重影响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基层特别是村一级,各项工作难开展、公益事业难建设、农村社会难稳定等。可以这样说,村一级不稳定因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党建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最基层的村一级抓

14、起,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去化解。讲到农村工作难,结合我们兰亭镇目前的现状来看,现在农村工作难做,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三难”:第一个难,就是关系协调难。去年5月,我们绍兴县农村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尊重历史”的调整原则,用一个月左右时间,使全县738个行政村缩编成359个行政村,缩减幅度达51.4%。从此,事关全体村民的社会利益格局得到了重新调整。我们兰亭镇也有原来的52个村调整为20个村,行政村数量减少一半多,但村一级地域、人口规模均成倍扩大。村一级管理的范围扩大、管理的任务加重、管理的难度加大。这些难度突出表现在:一是村干部关系难协调。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村,两委会

15、干部之间矛盾分歧突出,两委会关系不协调,特别是个别村委干部,片面强调村民自治,不服从党支部的领导,这不仅难以给农村工作增加助力,反而对工作的开展增加人为的阻力。同时,对村民自治和两委会关系问题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认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别村委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任免由村民说了算,党支部管不着,只对村民负责,不对党支部负责,在工作中不配合,甚至与党支部闹对立,唱对台戏。而个别村支书在心理上,也认为村委会主任是大家选出来的,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家,说话底气不足,对村委会工作不敢管;二是个别村委干部认为村民自治就是一切由村委会说了算,公开向党支部要权,与党支部争印章、争财权。你开

16、你的支部会,我开我的村委会,单独研究事情,导致管理上的混乱。三是片面理解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支部包揽一切,不注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对村委会的工作干预过多,造成支部工作代替了村委工作,村支书的意见决定,代替了支部、村委的集体决定。“两委会”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疏远。去年上半年,我们在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后,原村干部的换岗和身份进行了转换,有些由一把手退到副职,有些则退出了村干部队伍,这些人中一部分心里有落差,多多少少影响了新村工作的开展。且原各村干部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思维习惯,各有各的关系网,个别村的村干部搞帮派,闹不团结,工作开展难以统一。因此,作为我们基层一级党委抓党建的工作重心、工作方法都面临着新的转变,如何发挥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理顺“两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