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87846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 ( )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2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2、(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条件 选民的经济水平 选民的意愿A B C D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引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这是推行村民自治以来第一份全面规范村民委员直接选举工作的重要文件,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政策性依据。回答45题。4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制度是 ( )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B广大农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形式C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 D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5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从委任到选举制,从直接选举到间接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转变过程,实现了

3、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这反映出 ( )我国的基层民主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我国的基层民主逐步走向规范化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程度很高 A B C D6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发展,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有 ( ) 专家咨询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网上评议政府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A B C D7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主要前提是( ) A召开信息发布会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D决策机关自律活动8重庆市月出台的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是重庆市落实

4、问责制度的一次突破性的探索。重庆市还配套出台了11类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20类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问责制能真正落到实处。这说明 ( )A政府没有决策实权 B人民群众有决策实权C所有的政府公务都必须公开,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听证D公民通过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机关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问责制的落实9上题材料还说明 ( ) A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决策 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C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D通过专家咨询能使决策更科学10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

5、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_ ( )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回答11题11下列对农村村民委员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村民委员会是村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C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D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12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全体村民讨论制定或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按照被形象地称为“小宪法”的自治章程

6、,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这属于村民自治的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13_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A民主决策 B民主监督 C自己选举当家人 D民主评议村干部14下列不属于城市居民委员会管理的是 ( )A调节居民纠纷 B办理本地居民的户口业务 C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D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15某国有企业职工王某发现本单位领导有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于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当地检察院反映情况,后由检查机关查实,最终牵出了以该企业领导为首的“窝案”,这是公民通过的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A舆论监督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C监督听证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7、16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依法享有 ( )A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揭发和举报的权利 C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D指控和告发的权利17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车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 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A B C D18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目前大庆市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

8、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 ( )A表现了我国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B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利 C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D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35岁的市民刘家海今年参与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的活动,他提出的关于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公开执法条例的建议被采纳,作为广西2003年至2007年立法规划中的一个法规项目,即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上述实例说明( ) A人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人民直接参与国

9、家事务的管理C人民具有立法权 D人民具有监督权20我国的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民主决策的转变,从不透明决策向透明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发型决策转变。实质上就是要 ( ) A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民主法制化 B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D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21. 生活中,当你遇到下列事件时候,你认为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 ) 某市市中心道路严重塌陷 某企业引资和投资决策迟迟不能做出某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引起持股股民不满 某制药有限公司制售假“亮菌甲素注射液”A B C D2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

10、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确定听证会主题听证会主持人总结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 BC D23.作为中学生,如果你准备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 ) A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C通过电话、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D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24.2012年是我国的换届年,有多个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一般采用的是差额选举。村民参加选举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这表明( ) A在多年的民主实践中,农民的民主素质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B这种选举也是间接选举 C这种选举

11、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D这选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2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对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四权”)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的政策措施,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措施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 )A B C D26.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

12、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业主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居民委员会 D乡人民政府27.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充分的权利。今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总理”、“我向总理献一策”等栏目,上百万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言多达数万条。网络民意表达是公民依法使监督权的体现 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 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A B C D28. 直接选举是我国公民当前行使政治权利的一种重要选举方式,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A. B. C. D. 29. 某市政府开通热线电话,广泛听取市民对公交路线优化方案的意见。这体现了公民( )A参加了民主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