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子”的感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877480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谷子”的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打谷子”的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打谷子”的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打谷子”的感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打谷子”的感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谷子”的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谷子”的感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打谷子”的感受 8月12号回老家。今天终于上网,却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还是我来说说吧。 8月11日下午,雷声大雨点小,洒了几颗雨。从1号起除却11号那天外就没一滴雨从天上掉下来。回老家一看,只有个别农户在收谷子了。我家上午也开了斗,我是下午参加担谷子的。本来那两块田完成不了,我去担,妈妈去割,还比较轻松就完成了。出身汗还感觉全身爽透了。第二天去较远的一块田,早上到中午就担了5挑,好在是下坡路,中间只歇一下。肩上垫块毛巾,肩膀还没啥感觉,下午较热,只打了两挑。第三天早上才结束那是4挑田的面积。就第一天下午割了半小时吧,我就不参与割,只负责担,我担心自己

2、熬不下来,知道这活要干好几天的。13号下午也只打了一块田。15号阴了一下,那天收获大,我担了8挑哦。打回来还得晒,翻动一次,也要出一身汗,为了防暑,每天喝三碗“十滴水”。每天都是汗水泡着的,许我是爱出汗,一张毛巾半天下来就没什么干的。也怪这气温每天都 38、39度,老家房子又建在石头上的,加之没遮挡,晒的时间长,下午楼上就温暖得行,人根本就呆不住。一般我也没上楼。睡凉床,在凉床上都出汗水。后来将凉床给我母亲的侄女,我就睡吃饭的长凳子,差点把皮夹掉了。又改为睡木板上加竹席。 这次收稻谷,比以往印象都深,以前也回去收割,但常常都有亲友帮忙,两三天就结束了。我主要是挑谷子和弄饭菜。前年去湖南长沙学习

3、,躲过了一季,去年学校有工作加班,只回去干了两天。这次,天气那么热,许多人耍都难过,我却一干就是6天,挑谷子,晒谷子,弄饭菜。生活倒是“开起”了的,几乎餐餐有肉。还自己亲自出马做了回豆花,几年没弄了,算是温习。结果还不错,晚上的鸡抓豆花,还炒了个鱼香肉丝、冬瓜烧排骨,复习了一下,差点把手艺忘记了。我还在忙偷闲,拍了些收稻谷的相片,还有侄女吃东西的趣闻照。 晚饭后洗漱了。就去石坝子上看星星,前几天星星都很稀疏,远方有闪电。昨晚却是星光灿烂,出现了天河,这是牛郎织女雀桥相会的日子要到了,一想都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了,离七月七就七月天,想想人间,许有有情人分隔两地,能一年一相会也是幸事。还想起儿时我们

4、好几个伙伴在谷堆中间捉迷藏,听老人们讲那打柴娃如何孝敬父母、“熊尕婆”里那善良者却被狼吃等故事。每天披着早霞出门去,湿了半身的露水,担着一担谷子看晚霞西去,这场景还够得上几分美丽,几分凄婉迷人。 收割的日子也是寂寞的日子,每天无聊又睡不着,睡的时间可多,中午1点可睡到5点。晚上10点可睡到早上7点。我只好用手机听歌来打发时间。偶尔有朋友送来短信,问候一下都颇为感动。 今年庄稼也不好,早期多数遭遇了稻飞虱,加之雨水过多,叶子好稻穗却小而青黄不一。听说那专业打谷队,一张斗5人,每人一天要180元,确实农民请不起,都是单干,一个人、两个人、很少有三个、四个一张斗的。一个人,割、打、挑、晒全包了。那辛

5、苦繁琐,可想而知。我家里,也是我父亲打主力,妈妈饲弄好家里的牲口才去割,我就专职的担,总是比一个人要好。脑里时时响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乡下,六天不说上网,电视我都没看,实在不行,还是玩下手机。也就是听歌。看来离开电脑还是能活的,是不是减少辐射对人有好处,还是活动量大出汗多,感觉人的身体比耍着正常。就算没怎么睡好,精力也还可以。 今天上午的活结束我回城。还有两块田的谷子其实还在我心里,只是这边自己的事也要办,也有些不得以。说实话,离开田土,告别父母,真是有些不舍,欲走还留。在城里,吃了午饭,休息一下我就急着回了福宝。出行一周,就这样一个圆圈,又回到我这小屋里

6、。在2021年有初秋,秋高气爽的酷暑里,一次回乡下收稻谷的经历,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获者,他们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表情。 种一季庄稼,又能赚几文钱呢。也许好的能有几个力气汗水钱,弄不好,汗水钱都不知道在哪里。当然我去担了近40挑谷子,也是不能算钱的,汗水流吧,流吧,只要不是泪水就好。 第二篇。收谷子稻谷成熟,是一个节日,一个金灿灿的节日。 住在城里或者在城里打工的乡下人,再忙都得赶回去。 在稻熟季节,回到乡下老家去,去探亲,去尽孝,去分担劳累,去分享沉甸甸的喜悦。 稻谷有金子般的色彩,却并不金贵。 但它一旦从故乡的田野中长出来,因为沾有泥土的气息和亲人的汗滴,就与游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去

7、 金色稻浪间打捞,去看炊烟与晚霞共舞,去听蛙鼓与风车合唱,去故乡的河流里夜浴,去月光下纳凉,去坐在高高的谷堆旁,回忆古老的故事 回到乡下收谷子,有时只是形式,一种享受农家乐的借口。 稻谷熟了,回到乡下去吧如果那里还有你的亲人,还有属于你的或者你的亲人的一亩三分地。 回到乡下去吧,去尝尝父亲母亲为你亲手种出的新米饭。 第三篇:谷子纪事谷子纪事 作者:董华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1日14版)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品专版】 谷子古称稷或粟,原产本土,若干年驯化,是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江山社稷”,粟与国土、宗庙并列,俱为国之要素。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时期,漫漶于周,即有了周天子分封诸侯千盅粟食

8、邑一节,有了郦食其“宁死不食周粟”故事。粟的稃壳,有红、黄、白、黑、橙、紫多种颜色,习尊“粟有五彩”。各种粮食和粮食作物,以粟引领,统称“五谷”。粟去壳,叫为“小米”。从出土实物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如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出土的粟粒,表明粟的大本营在黄河中上游及以北区域,距今已有六七千年。“陈谷子,烂芝麻”,俗语也在说明谷子经得起存放,天下粮仓储藏它最多。 古代中国人自称“粒食者”,粟、稻都是粒食,但中原粟文化是正统。最早的纯农定居以周部落为代表,周本纪说其先祖“务农耕”“在戎狄之间”,经营农业与游牧民族形成区别。黄土地孕育的谷子,打上了黄皮肤中国人烙印。它的生发,它的气度,它的

9、品质,与中国人精神基因,同出一脉。 依我看来,南方的稻子,北方的谷子,最受中国人拥戴,今后人口无论再演变多少茬,稻子、谷子,不会让人忘怀。 从小到大,从种到收,谷子忒追随北方人性情。北方人顺生,它有;北方人诚实,它有;甚至连北方人的乐善好施,它也有。 种谷子哪讲究忒好的地呀。如同“贫养儿,富养女”,好地块尽留给了麦子。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民谚以谷子带节令。在梨花、杏花盛开的山坡,在杨柳新绿的沟谷,牛犊儿哞哞叫,羊儿啃青草,一派生机中,种谷子了。种谷人时隐时现,耧铃声像雨点儿,“嘎嘚儿,嘎嘚儿”绿荫里响,叫人好奇。 “六月六,看谷秀。”农事里这句话,进了戏词,节候为公历七月。此一时,农人心里

10、美,谷子形态美。谷穗子拧成了疙瘩绳,弯弯垂下来,像壮小伙子虎实,像大姑娘眉宇秀气。农人上地做别的劳动,一天比一天心气高。 “处暑找黍,白露割谷”,“谷黍上场,核桃满瓤”,这个节令的物事宣张。谷穗逐渐转变为金黄。人此时看穗子展露的气象,越来越像自己慈眉善目的老爷爷、老奶奶。 绝不敢轻易动手。“麦割伤镰吃白面,谷割伤镰一包糠。”要沉得住气,给谷子足够的照晒时间。 白露风儿刮,白露节气爽,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好一个割谷时节。 九月初的谷子地,谷叶基本干了,谷穗更黄。上手一掂,沉甸甸的。如同奉请亲人回家,农人心里滚着炽热,滚着敬爱。 长足实了的谷子,没腰,割谷人匍着身。别以为只是劳动姿势,内中含有深深

11、的敬畏。这是对天地、对和自己一样命运的庄稼,由衷的礼拜。你以为跪拜皇帝、跪拜权贵,是世代农人心甘情愿的吗。 驴儿驮着,马车装着,筐上背着,仿佛一支旌飘伞盖的仪仗队,威威武武、风风光光,平安护送谷子进场院。 正气高昂的谷子,是连同秸秆一起回收的。因为接续下来农活,还有玉米要掰,高粱要砍,豆子要摘所以整捆谷子进了场,不立即掐穗,不立即脱粒,将它们先码成一人多高谷垛。 找准了空闲,男男女女投奔场院,一起掐谷子。掐谷工具比较独特,村里人叫它“钐镰”。一尺多长,木头把儿,刀形带弯儿,有点像小型“倭刀”。刀刃也不太锋利。因为谷穗干了,一折就断,人抱着谷个儿,谷穗冲下,钐镰朝外一抡,谷穗就带出去老远。谷场上

12、专有给掐谷穗的抱谷个儿的人,一趟趟往返搬运,真需要有力气的人。 掐一回谷穗,轧一回场,不积攒。临近“秋分”,也容易碰上雨天,轧一回,心里踏实一回。其余掐不完的,将谷个儿码成“苫子”,上面浮摆的一层倾斜向下,谷穗朝外,避免下部分着雨。连日雨,盖不严,谷粒子受潮,也会出现发芽。 谷子主产区,轧谷穗是大骡子大马,大场,大沉碌碡。拾掇谷粒,工具是抢叉、撞板儿、大眼筛、扇车。 边远山区,受场地限制,沿袭老祖宗早先发明的器械:连枷。在窄小地头,或者院儿里敲打。如同武术兵器两截棍,山民运用娴熟。杨万里有诗,道是:“一夜连枷响到明。” 谷子进仓入囤,农事未了。雪花飘飘了,又一项有关谷子身影的事列入年表“打苫子

13、”。过去,没有塑料布时代,苫子是覆盖粮食和杂项的遮挡物。在打谷场上打苫子,远距离的两端各楔俩橛子,绷直两条细绳,沿着两条细绳,把抽取的好谷秸秆儿,一根一根地用“麻筋儿”勒绑。遮盖、拦挡的物什有多大,就加工多长。掰下来的老玉米那么多,就用它遮风挡雨做“棒子拘帘儿”。 除了打苫子,谷秸还是喂大牲畜的好饲料。给骡马大牲口的饲草,数它是“细粮”。只有在最需要牲口出大力,耕种、沉重运输,才喂。“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指的也是这谷草。再掺了麸子,料豆,牲口更来劲头儿。谷糠也是好东西,是猪就爱吃。稀汤寡水,只要撒一把糠,你看吧,猪脑袋伸进猪槽,不抬头,“锵锵”吃得欢。 中国人的一生,不可能对于“国粮”没

14、有记忆。小米营养好,煮粥有一层油儿,润肠。蒸饭,“拿时候”,顶饿。过去地主使唤长工,紧要关头上聪明者不会吝啬,预备小米干饭、豆面鱼儿汤,让你撑饱了吃。乡下人生小孩,产妇在“月子”里的饮食,就搁了红糖的小米粥。老太太询问孕妇,不问她怀孩子了吗,问:想喝粥儿了吧。 农家人,由生至死,小米儿一程陪护。“月窠”时,喂米汤;“老了”的“倒头饭”,灵前一碗小米饭。小米是农人本命食,在世时,以它度命;人没了,魂灵还想端一碗小米饭走。那食谷而生系下的感情有多深重。 为新中国打江山的人,终生不忘小米之恩,疗伤,有那么多的“沂蒙红嫂”,舍得小米粥给他们调养。开国将军甚至慷慨地说:是农民对子弟兵的支援,用小推车和小

15、米帮助,打胜了战役,打下了江山。我读过贺敬之的回延安,那一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我想象,写入这一句时,他眼里一定是噙着泪水。 (作者:董华) 第四篇。鬼谷子的局摘抄什么叫道。道乃天地玄机,万物终极之源,先圣称之为无。道虽是无,却能生有。万物皆由道生,此所谓先圣所言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万物皆由道生,道亦在万物之中。万物无处不在,道亦无处不在,我们若要悟道,就要从感悟万物开始。即从自己最乐于做的事情开始。鬼谷子的局经典 世间万物皆由道生。既为道生,内即有道,因而万事万物之理,亦为道之理。所谓悟道,就是修炼一双慧眼,经由此事之理,再由此道之理,见出彼道之理,层层上推,终至见道。修炼越深,慧眼越锐,穿透力越强,距道亦越近。悟道可有四重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鬼谷子的局经典 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