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87733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签:标题篇一: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领导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成立苏联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BCD 2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现农业集体化 C“斯大林模式”形成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右图是 A奥运标志 B不结盟标志 C欧盟旗帜 D苏联标

2、志 4.“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极强 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A B C D 6.“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D.法西斯专政 71939年8月31

3、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英、法、俄“军事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10.“这一战,不但是苏德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战”是指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役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莫斯科保卫战 德国突袭波兰 诺曼底登陆 攻克柏林战役 A. B

4、. C. D. 12.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A德国闪击波兰B珍珠港事件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13决定成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4.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 A.低通胀、低失业率 B.政府加大了投资C.财政赤字减少 D.进入新经济时代15下面是一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徽章。其中代表欧洲联盟的是 ABC D 16.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

5、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东欧巨变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17.“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它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81948年,一些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 19.1995年,

6、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B蒸汽机的改良C电的发明D航天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21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6分)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

7、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材料二 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三 如右图所示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四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4分)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4分) (3)请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4分)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4分) 22阅读下列

8、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6分) (2)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二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6分) 23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9、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表一 两次世界大战简表材料二 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请回答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一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4分)篇二:世界现代史课后练习题 世界现代史 第一章 一简述20世纪初欧

10、洲对世界的支配地位 (一)、欧洲列强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亚非拉三大洲大部分地区被欧洲国家所控制 (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银行家。英、法、德是向国外投资的主要国家。伦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同时,欧洲也是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64%,英、法、德三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国家。 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也占优势。 (三)、欧洲强大的军事力量 俄、法、德、英是当时世界上的头等军事大国。到1914年,俄、法、德、英的陆海军人数分别为135万、91万、83万和53万。而新兴的日本和美国,它们到1914年才增至30.6万人和16.4万人。 欧洲强国拥有当时

11、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四)、欧洲的社会生活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开始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政治上,以内阁制和总统制为基础的行政国家体制比较普遍在欧洲实行,并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3)军备竞赛是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必然表现 4)巴尔干问题是大战的火药桶 大战前,巴尔干问题主要是由于巴尔干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奥斯曼、奥匈、俄罗斯三个王朝的干涉造成的。后来欧洲几个大国也纷纷加入,酝成为: A、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 B、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 C、第二次巴尔干战

12、争(1913年) 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但是,德国的政治地位远不如英法。地理位置也不好,被英法俄三大国夹在中间。由于德国起步较晚,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所以,德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挑战英法的统治地位,建立新的秩序。 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分别因为与沙俄和法国的矛盾,被德国拉进了同盟国集团。三国同盟的形成,使英法俄三国赶到恐惧,所以成立了三国协约,对抗同盟国集团。 四、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一) 战争爆发 (1)、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

13、亚首府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芡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军事演习后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大战的爆发:7月28日,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初,德国先后向俄法宣战。不久,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大战全面爆发。1915年4月,英法俄以牺牲奥地利、土耳其的领土,换取了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参战。 (二)双方的实力和战略计划 1、德国作战计划:先发制人,先西后东,各个击破的速决战(“施里芬计划”) 2、协约国计划:俄、法同时进攻德军,使德军两线分兵作战;英国发动海上作战,封锁德国。五、简析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一战爆发后,美

14、国宣布中立,并借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之机大肆渔利。随着美国对协约国出口的增加、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实謦“无限制潜艇战”,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还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从根本上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想攫取世界霸权,这是其参战的根本原因。 (2)影响:使许多中立国如中国等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从而扩大了协约国阵营,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美国在军事上直接援助协约国集团,有利于协约国集团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种答案:原因: 1.密电事件 ?1917年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这

15、份密电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转交美国,内容是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宣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密电公布后,美国舆论大哗,反德情绪骤然升温。 ? 2.经济利益 ?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l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区区116万美元,几近于无。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特别是俄国已发生二月革命,一旦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