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87688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交底第一章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可参照执行。第二章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第1.6.2.1条。2.2 材料要求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第1.6.2.2条。2.3 机具设备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第1.6.2.3条。2.4 作业条件2.1.1 1. 墩台或盖梁经验收合格。2.1.2 2. 作业面已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2.1.3 3. 材料按需要已分批进场,并经检验合格,机械设备状况良好。第三章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

2、程1. 箱梁二次浇筑成型(见下页)2. 箱梁一次浇筑成型(见下页)3.2 操作工艺(二次浇筑成型)1. 测量放线,支架地基处理,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安装参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第1.6.3.2条14款。2. 底模安装(1) 底模安装程序及方法1) 复核支架顶标高。2) 安装主龙骨,主龙骨接头部位应增设立杆。3) 安装次龙骨,用铁钉、销钉或电焊等方式将次龙骨与主龙骨固定,主次龙骨交叉点有缝隙时,用木楔填塞密实。4) 若次龙骨采用方木,用手提电刨将次龙骨顶面刨平。5) 铺设及固定底模。(2) 底模安装要求1) 底模安装前根据结构设计尺寸编制箱梁整体模板拼装方案,底模安装时应严格按拼装方案进行

3、。2) 底模宜采用压缩多层板、竹编胶合板、定型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箱梁为曲线梁或底板有竖曲线时,采用压缩多层板或竹编胶合板为宜;采用定型钢模板时,钢模板应由专业生产厂家设计及生产,拼缝以企口为宜。3) 龙骨宜采用型钢、方木或其他符合支架设计要求的材料,主龙骨宜垂直桥梁轴线方向设置;底模采用木质模板时,次龙骨宜采用方木,以便固定模板;次龙骨宜顺桥梁轴线方向设置。4) 采用压缩多层板及竹编胶合板时,底模铺设前用手电钻在模板上打眼,然后依据底模安装方案用铁钉将模板固定在龙骨上,拼缝应夹弹性止浆材料;应避免长期暴晒及模板暴露时间过长使其表面挠曲和鼓包,施工时应加强模板保护。5) 采用钢模板时,安装时按

4、拼装方案要求的位置将首块模板就位,再用铁丝、铁钉、销钉或卡子等方式将其固定,然后粘贴弹性止浆材料并进行下一块模板安装。6) 全桥宜使用同一种材质、同一种类型的模板,确保混凝土外观色泽均匀一致。7)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拼缝应严密不漏浆。8) 采用钢模板时,箱梁外露面模板应涂刷色泽均匀的脱模剂,并保持全桥一致。9) 模板底部应设排渣口,以便于排出杂物。排渣口设在最低处,跨度大、钢筋密时应多设几处。10) 当设有连接器时,底模铺设至连接器外3m以上。3.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1) 支架预压1) 预压方法:预压时可用满铺沙袋的方法进行,施荷可用沙袋装土或砂等材料,

5、加载时使用汽车吊吊装人工配合堆放,堆放时注意沙袋不要将沉降观测点覆盖。2) 预压要求:预压应按设计进行,设计未规定时,预压荷载不小于结构自重与施工荷载之和的1.2倍,预压时间以沉降稳定为准,一般不宜少于48h,若48h后沉降仍未稳定,应对地基或支架进行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2) 沉降观测1)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应均匀且具有代表性,每跨每幅不宜少于三组共9点,其中跨中设一组,两端14跨处各设一组;跨度较大或桥梁较宽时应予以增加。2) 观测方法:用水准仪按下列程序进行:加载前测一次。加载完毕测一次,以后每12h测一次。48h后测一次,若沉降稳定则卸载。卸载后测一次。4. 预压卸载及底模标高调整

6、(1) 卸载时用汽车吊吊装人工配合,从先加载的一端开始,卸载时应注意沙袋要垂直起落,不得在模板上拖拉。(2) 按观测结果进行底标高调整及纵横向施工预拱度预留。先对观测点处标高进行调整,每一点调高的高度为该点的非弹性变形值与弹性变形值之和,然后对观测点之间模板标高进行调整,经调整后的底模应平整、线形流畅。5. 侧模及翼板模板安装(1) 侧模安装:宜采用压缩多层板或竹编胶合板。1) 先按拼装方案要求尺寸将模板切割好,然后在次龙骨固定位置用手提电钻打眼。2) 将次龙骨与模板紧贴的一面用电刨刨平,用铁钉将次龙骨固定在模板上。3) 在侧模与底模拼缝处粘贴弹性止浆材料。4) 人工搬运将模板就位,然后将其与

7、翼板支架固定,避免其向内侧倾倒。5) 在拼缝处粘贴弹性止浆材料,然后将相邻模板就位。6) 进行主龙骨安装,可用铁钉或铁丝等将主次龙骨固定。7) 钢管支撑与翼板支架固定联结,并用可调顶托将其顶牢。(2) 翼板底模安装:参照2款施工。(3) 翼板底模及侧模安装要求1) 侧模采用钢模板时,应与底模配套。2) 模板安装时,先安装侧模,然后安装翼板底模,翼板底模应压于侧模上方;翼板底模安装前,首先依据设计方案复核支架顶标高,合格后进行下步施工。3) 龙骨间距应通过受力计算确定。4) 宜采用侧模包底模的施工方法,梁高较小时,外露面模板不宜设拉杆,以免影响美观。6. 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及绑扎(1) 钢筋加工

8、参照“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的相关规定。(2) 钢筋绑扎程序及方法1) 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出底板下层纵横向钢筋准确位置。2) 人工搬运钢筋逐根就位,并对所有交叉点进行绑扎。3) 安装底板保护层垫块。4) 横隔梁及腹板钢筋就位并与底板钢筋绑扎,安装侧模保护层垫块。5) 摆放底板上层钢筋支撑马镫(如果需要设置),用粉笔在马镫及模板上放出底板上层纵横向钢筋准确位置。6) 将底板上层钢筋逐根就位并对所有交叉点进行绑扎,并将其与横隔梁及腹板钢筋绑扎。7) 埂斜筋、腹板腰筋及底板架立筋等就位绑扎。(3) 钢筋绑扎要求1) 当箱梁为曲线梁时,放样时要特别注意图示钢筋间距的标注位置是其设计线还是横断面对称线。2)

9、 底板下层钢筋形成整体后,应及时安装保护层垫块,以免到后期骨架重量增加而使其安装困难,用撬棍安装时撬棍下应垫以小木板以免损伤模板。3) 当底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未设计架立筋或架立筋不足以支撑施工荷载及上层钢筋自重时,上下层钢筋之间应设马镫或增加架立筋。4) 靠模板一侧所有绑丝扣应朝向箱梁混凝土内侧。5) 保护层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使用混凝土预制垫块时,必须严格控制其配合比,配合比及组成材料应与梁体一致,保证垫块强度及色泽与梁体相同;腹板宜使用塑料垫块;垫块设置宜按照梅花形均匀布置,间距不宜大于750mm。6) 绑扎过程中要注意预应力孔道的预留,以免钢筋成型后孔道预留难度增大。7) 钢筋绑

10、扎的其他要求参照“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的相关规定。7. 底板、腹板预应力体系安装定位及穿底板、腹板预应力筋参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施工”第1.6.3.2条7款、8款。8. 内侧模安装(1) 内侧模安装前安装保护层垫块。(2) 内侧模支撑宜采用钢管加可调顶托。(3) 内侧模制作及安装其他要求参照5款要求施工。9. 底板、腹板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及准备工作1) 使用压缩空气对模内进行彻底清理。2) 对模板、钢筋、预应力体系及预埋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将预应力孔道及预埋件设置明显标记,以免浇筑时损坏。3) 测量放线,标明底板及腹板浇筑高度。(2)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要求1) 混凝土搅拌、运

11、输、浇筑的一般要求参见“桥梁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规定。混凝土浇筑方法应水平分层纵向压茬赶进,阶梯向前推进,高低不平时应由低向高逐渐推进。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垂直插入,快插慢拔、边提边振,至混凝土不再下沉和出现气泡为宜。浇筑完毕后将混凝土顶面整平,并用木抹子拍实、压平。2) 多跨连续箱梁因整联长度过长,需分段张拉,或混凝土浇筑量过大,不能整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时,可分段浇筑,分段位置如设计无规定宜留在梁跨14部位处。3) 多跨连续箱梁宜整联浇筑;必须分段浇筑时,应自一端跨逐段向另一端跨推进,每段浇筑跨数,可依设计或施工需要而定。4) 多跨连续箱梁分段浇筑(含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脱架)不宜由两端跨

12、开始,到中间跨合龙。如果必须从两端跨开始,在中间跨合龙时,合龙段应作合龙设计,按合龙要求处理。5) 简支箱梁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加快浇筑速度,连续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可从跨中向两端墩台方向浇筑,也可以从一端开始浇筑。6) 底板混凝土一般不宜分层连续浇筑,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腹板混凝土,底板与腹板交界埂斜处混凝土应饱满密实。7) 浇筑时底板内多余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严格控制底板厚度,底板顶面要拍实、压平。8) 支点横梁两侧预应力束上弯部位不宜两次成型,应全断面一次浇筑。9) 浇筑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因锚区钢筋较密,浇筑时应人工配合机械振捣。10) 采用后穿束时,混凝土浇筑前宜在波纹管内穿入铅丝

13、棉球做拉通准备,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由两端往复拉通;采用先穿束时,混凝土浇筑时可用卷扬机由两端往复拉动预应力筋,防止渗入水泥浆凝块堵孔,直至混凝土初凝后停止。11) 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波纹管、锚垫板、预埋件等,出现位移、松动时,及时纠正修复。12) 除按“2.3桥梁混凝土施工”要求制作标准条件养护试块外,还应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以确定张拉时间。13) 与顶板接缝宜留在腹板上埂斜腋下50mm处。10. 底板、腹板混凝土养生底板及腹板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洒水养生,养生至预应力张拉且不少于7d,也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梁体湿润。

14、11. 拆除内侧模及施工缝处理(1) 拆除内侧模1) 内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终凝且棱角不易被损坏时进行。2) 首先松开模板支撑,然后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所拆模板及翼板模板。3) 模板及支撑应码放整齐,将箱内清理干净。(2) 施工缝处理1) 施工缝凿毛、钢筋除污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2) 应人工进行凿毛,凿毛时不得损坏预应力孔道。3) 凿毛程度应满足“2.3桥梁混凝土施工”关于施工缝处理的规定。4) 凿毛后应进行彻底清理并不得将垃圾清理到箱内。12. 顶板模板安装(1) 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位置留置人孔,设计未规定时应留在14跨附近。(2) 其他做法及要求参照2款施工。13. 顶板

15、钢筋加工及绑扎:参照6款施工。14. 顶板预应力体系安装定位及穿顶板预应力筋:参照7款施工。15. 顶板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及准备工作1) 使用压缩空气对模内进行彻底清理。2) 对模板、钢筋、预应力体系及预埋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将预应力孔道及预埋件设置明显标记,以免浇筑时损坏。3) 布设2m2m高程控制方格网。(2)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要求1) 应使用与底板腹板混凝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生产厂家、同批生产的水泥。2) 浇筑宜整联一次完成,必须分段浇筑时,应自一端跨逐段向另一端跨推进,分段位置如设计无规定宜留在梁跨14部位处,但不得与腹板的竖向施工缝贯通,接缝处理满足“2.3桥梁混凝土施工”关于施工缝处理的规定。3) 浇筑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因锚区钢筋较密,浇筑时用人工配合机械振捣。4) 为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顶面整平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搓压遍数不宜少于3遍,每遍间隔时间应视天气状况、混凝土凝结速度等因素确定,最后一遍应在混凝土可重塑前完成。5) 拉毛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未规定时按垂直桥梁轴线方向进行拉毛处理。6) 为满足拆模及预应力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