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81500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保健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如何解决卫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卫生保健制度不足改革 一、我国卫生保健制度概述 (一)公费医疗制度 95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干部公费医疗制度,享受公费医疗制度的对象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费由各级政府预算内安排,按每年人均定额支付。公费医疗的特点是: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门诊、住院所需要的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或住院中经医师处方的药费,均可在国家的公费医疗经费中支付,经批准转诊治疗,疗养的就医路费,亦可在公费医疗

2、经费中报销;国家实行分级分工医疗,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一般须在指定的门诊部或医院就诊;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离退休后待遇不变。目前,享受公费医疗的人群大幅度减少,主要是军人、部分公务员及少数事业单位职工。由于原有的公费医疗制度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费用难以控制,目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增加个人负担比例,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算,费用包干等。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规定的筹资标准为职工工资的%左右,(单位6%,个人2%),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提供一定的补贴。单位缴费的60%左右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其余列入职工个人账户。职工医疗费用分三段支付,即账户段,自负段和共负段。

3、职工就医先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只时,由职工自负,全年自负费用超出职工年工资总额5%后,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随费用额度增加而增大。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农村福利性质的医疗保健制度,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费用,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受到农民的欢迎。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管理水平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举办合作医疗,合理制定享受医疗待遇的范围,标准和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形成适合农村经济状况的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引导,自愿参加,以收定支,保障适度,以

4、大病统筹保障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政府各级财政筹资为主,农民从中能得到实惠。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02X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享受对象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在城镇居住且拥有城镇户籍的正式工作者或低收入居民;二是大、中、小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来自中央及地方财政、参保人、居民自愿参加,筹资额度及保障水平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当前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不足与改革 (一)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基本上是由国家或集体以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形式来实现的。公费医疗适用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劳保医疗适用于全

5、民和部份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经费则由企业 自身根据行业性质分别按工资总额的5至7%提取。尽管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经费来源、管理体制及开支范围方面有所不同,但二者没有实质上的差别,都是通过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原则来对职工实行有效的医疗卫生保障。截至八十年代末,全国享有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职工人数已达一亿多,加上企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的人数,共约有一点五亿人左右享受公费或劳保医疗。然而,由于这种传统的免费医疗基本上是实报实销,医药费花多花少与个人利益无关,倒是药厂和某些医院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加上很多并不享有这种免费医疗的人想方设法、寻亲访友地在这个系统中沾光揩油,结果使这种免费医疗浪

6、费惊人。至此,医疗改革变得必然和迫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减少浪费,完善管理,让医疗费用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达到既减少开支又使职工享有医疗保障的目的。 (二)尽管我国卫生保健制度已由四大制度构成,但在卫生服务公平性上,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高,社会化程度低,公平性差。因此,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对于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全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应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7、;对于非基本医疗需求,通过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国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亦日益增长。然而,我国在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投入方面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在卫生保健制度改革中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一般来说,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但两者不是绝对矛盾的,也有相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是能够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d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的

8、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绩效十分显著。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保健制度改革中,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四)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我国卫生保健制度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既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也不能照搬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依靠政府的做法,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卫生事业的特点,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医疗卫生事业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一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

9、起制定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配置医疗资源、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等责任。其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政府承担医疗卫生责任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将部分医疗机构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弥补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投资不足。第二,在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退出让渡给市场,或者原有的政府投入的医疗机构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取得回报,以减轻政府的负担。第三,通过引入市场经济的管理手段,增强医疗机构的活力,使医疗机构之间、医院内部形

10、成 竞争,以提高效率。 三、总结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制度还有待完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正视这个事实,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下,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定能够重视并很好地解决卫生保健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够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玉荣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前沿22年第2期 第二篇:卫生保健制度卫生保健制度 一、幼儿一日作息制度 1.活动。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体育活动,每天户外

11、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 .进餐。幼儿活动量较大,能量需要较多,而咀嚼能力较弱,消化功能尚在发育中,因此餐点供应要及时并保证有足够的进餐时间,两餐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每餐进餐时间4分钟,午点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左右。 .上课。学龄前幼儿注意力发育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且稳定性差,其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每次集中上课时间小班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中班分钟以内,大班3分钟以内,课间要有1015分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 .睡眠。睡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睡眠的好坏会影响到幼儿生长发育的水平和情绪发展。日托幼儿午睡时间为夏季小时,冬季2小时左右,寄宿制幼儿夜间9点之前应就寝,夜

12、间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二、体格检查制度 1.幼儿园入园前必须在卫生院及妇幼保健所以上的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持健康检查表入园。 2.离园3个月以上又重新入园的幼儿必须重新进行体格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入园如有肝炎接触史的幼儿应检疫42天。在园期间患传染病的幼儿应隔离到传染病临床痊愈,并且隔离期满才能在入园。对患有寄生虫病及皮肤病的幼儿应治疗好转后在入园。 在园幼儿每年体检一次,体检时必须做血色素测定。每半年测身高、体重、视力一次,有条件的托幼机构做口腔保健一次。 三、晨检制度 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应坚持每天进行晨检,晨检的要求为:一摸、二看、三

13、问、四查。 1.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烧。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非常关键的步骤。 3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情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题可细问其有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 4.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常有短时间内幼儿入园人数很多的情况,没有办法仔细检查,经常有幼儿教师前来帮助晨检,保健医生应注意亲自把关,对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带药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登记并交

14、专人管理。应对参与晨检的教师进行培训,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请保健医生复检,不能把晨检当成单纯看看指甲是否有修剪工作。 四、全日观察制度 保健医生应对在园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处理在园幼儿的健康相关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对带药入园的患儿,应检查其服药情况、在园活动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以便离园时告知家长,并做好观察记录。 2对在园幼儿应观察其有无健康问题。 ()看幼儿精神状态、面容,必要时测量体温。 (2)观察幼儿的情绪、食欲、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异常情况。(3)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 (4)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园中如果发生摔、碰、划破皮肤等事故应及时处理,离园时必须告知家长,

15、并做记录。 3.离园时应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把并进行必要的卫生、安全宣传。 4.对全园观察中有发现问题的幼儿,或带药入园者,离园时保健医生应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中的表现、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建议。 五、隔离观察制度 1.隔离是为了患病的幼儿与正常幼儿隔离,一来避免疾病的传播,二来使患病幼儿得到更细心的照顾,所以发现体温超过38.5者、出现严重的呕吐或腹泻者、疑似患有传染病者应隔离治疗。 2.患儿隔离后应派专人陪护,使用隔离室内的用品,患儿用过的东西应清洁消毒后方可再用,对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其他污物应按消毒规范进行消毒,避免污染环境。 3.保健医生对患儿作简单的诊断及处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治疗,不可超出执业范围使用药物或进行超范围的医疗操作。 应及时通知家长带患儿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病情危重者应立即护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诊治。 5.患儿隔离后,其他与患儿有接触的幼儿应进行观察和检疫(各种传染病的检疫期见第六章),检疫期间所在班级不招收新生,不转班。 保健医生应与家长介绍病情和治疗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