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81416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

2、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

3、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愿,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知道感恩,总惹他们生气,伤心,太不应该了。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2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

4、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

5、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

6、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

7、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人何必那么骄傲呢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8、!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311月29日,著名的于丹的教授来到烟台讲课。我也慕名而去,听了她那大约2个小时的演讲。虽然她讲的还是有点深奥,但是我还说从中获益不少。于丹在这场名为儒道兼济构筑人格两岸的演讲中把论语和庄子这两个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作解析的淋漓尽致,让人倾倒。于丹教授归纳说:“儒家叫人进取,用守信的态度去认同社会规则,力争人格在社会上完成自我实现;而道家是在自我实现之后的自我超越,让生命进入一种自然状态。两者融合便是儒道兼济。”在演讲中

9、,她多次引用两部著作中的名句,并加以诠释,显示出了这位国学大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她又提出了论语中的要求要做到“勿臆、勿必、勿固、勿我”和“恭、宽、信、敏、惠”以及庄子中的“想成为大鹏,必须要有君子之德。”虽然这些对我来说有些艰涩难懂,但是它其中的精髓和主旨我还是可以领会得到的,而且感觉的确很有道理。别看这两部书是上千年前的作品,它们对现代生活的帮助可真不小,发人深省。如果一个人真能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必定十分优秀。在演讲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更体现出了于丹的机智与随即应变能力。演讲刚开始不久讲台照明灯光突然熄灭。“这个灯是我讲灭的吗?”于丹妙语一出,立刻化解了现场尴尬的气氛,博来了大家的一片掌声。她由

10、此引出了中国古人有关光明的一些事迹。最后讲台上恢复光明,她说:“这光又被我讲出来了。”观众们彻底被于丹的机智所折服。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4于丹,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也是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她又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讲座中,于丹教授指出,这两年“幸福”是中国的主题词,而我刚来到资阳,就确确实实感受到资阳人要打造幸福资阳是有自己的底气的,因为我从大家脸上看到了对幸福的确认,这能激发大家内心向上飞扬

11、的力量,这能让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近。于丹教授还围绕“感悟中国智慧”这个话题,联系当下解读国学经典,她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再到“恭者不侮,宽者得众,信者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者足以使人”,用多年前先贤的至理名言解答现代人心中的困惑。两个小时的讲演中,于丹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以丰富的国学知识给听众以极大的精神享受。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5“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不管各种思潮的涌入和融合,都改变不了它在每个中华儿女思想深处的基础地位,它将世世代代伴随着和指导着我们生活、成长、奋斗。于丹老师深入、细致、认真的阐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12、并对家长如何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应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教育孩子该怎样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正确的做人意识,加之努力的文化学习,孩子才能成为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正如于丹老师所说:孩子的德育教育要从每位家长和老师自身做起,家长和老师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是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导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励行、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将面临各方面对高学历的要求,要面对各类竞争激烈的应试,这又迫使学生不得不以应试的方式完成学业,这是我国无法从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改革为素质教育体制的关键所在。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体制和用人体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取得真正进步。总之,教育立国、教育树人,这是中华民族历来的根本,我们应努力教育好每个孩子,做一个对社会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