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1412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及防控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以对桥墩以及梁体为施工对象时,在设计勘测、施工 以及运营阶段中,桥梁转体结构均存在多种多样的风险因素,因此,加强对铁路 桥梁转体结构的风险因素分析,并提出有效地防控策略,是铁路转体结构应用的 重点。标签: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防控策略在公路铁路等各项建设中经常遇到拟建项目必须采用桥梁结构上跨既有铁 路线路的情况。为避免长时间中断铁路运输,干扰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上跨桥 梁多采用转体结构,如转体连续梁、转体刚构、转体斜拉桥等,将上跨结构的大 部分梁体在铁路两侧完成浇筑施工,再通过转体、合拢,完成对铁路的上跨。缩 短了上跨结构在铁路线路正上方施工作业的时间,减少了因中断

2、铁路运输而带来 的经济损失,也有效降低了铁路运营的安全风险。一、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概况在桥梁转体结构施工对象中,主要包括桥墩和梁体两大类。在铁路桥梁的建 设上,通常以桥梁转体结构作为既可避免铁路运输中断,又可完成铁路两端的浇 筑施工作业的有效桥梁设计所选结构。通常,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主要有转体斜 拉桥、转体钢构以及转体连续梁等,通过转体及合拢来完成铁路上跨桥梁建设。 由于铁路运输对其自身运营安全要求性极高,使得铁路桥梁在建设方式以转体结 构式为主。同时,铁路部门在铁路桥梁建设时则会将转体结构的设计、施工以及 运营阶段予以全面详细风险评估,并据此拟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作为铁路桥梁建 筑应用转体结构

3、的重要理论依据。二、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评估标准及程序1、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评估步骤。在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评估标 准及程序中,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评估流程的具体评估步骤如下:对铁路桥 梁转体结构的初始风险予以识别,并形成全面清晰的风险源表格;在进行初始风 险评价的基础上,对铁路桥梁转体结构的各样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及后果等级予 以评价,并最终得出桥梁转体结构初始风险的等级;以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接受准 则作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依据,并按实施步骤贯彻;最后,对桥梁转体结构风险 予以再评估,并提出可靠性残留风险的等级。2、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事故发生的后果分级。在铁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 理暂行规定

4、中,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分级主要为五级:轻微型;较大型; 严重型;很严重型;灾难型,同时,其归属类型分别有:经济的损失;人员的伤 亡;工期延误;环境影响四大类。另外,在铁路桥梁转体结构风险因素的接受准 则中,主要分为低度的可忽略、中度的可接受、高度的不期望以及极高的不可接 受四项风险接受准则。因此,不同程度类型的风险因素,应从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措施处理。三、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防范策略1、严格复核铁路桥梁的勘察结果。在铁路桥梁转体结构的设计和勘测阶段, 应从铁路桥梁地质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拟定出相应的桥梁转体结构实施计划,其 应对的防控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桩基础的施工以及开挖前,必

5、须 对铁路桥梁所选地址的地质予以长期的实地勘测,同时,加强所勘测的地质资料 的验证工作。从而,进一步核实地质资料。若有发现所选铁路桥梁建设地质存在 问题或不符,则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在经现场确认,且做出适宜处理后,再按 照相关意见进行操作。第二,选择合理科学方法进行桥梁转体结构仿真计算分析, 并采用多样计算工具对相关数据予以精密计算。第三,在针对钻孔作业以及坑基 开挖过程中,所引起的塌陷及沉降,则可采取必要基坑防护举措,例如钻孔桩的 防护或钢板桩的防护。在这些防护举措实施之前,应将铁路情况、桥梁情况以及 基坑防护的方案有效结合后,予以详细计算,以此保障防护举措得当。同时,基 坑的开挖,则须从非

6、铁路的侧面向铁路侧面予以逐步的推进,在开挖基坑前,必 须确保灌注砼、钻孔、护壁孔桩等基础措施施工完毕,并在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 高后予以C20混凝土封底。2、加强桥梁转体结构施工的监管。通常,在铁路桥梁转体结构施工阶段,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行车中断以及经济损失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在施工期间, 应加强铁路桥梁转体结构施工的监管,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可对铁路或两侧 的施工场地予以刚性隔离,设置专人进行看守,则可有效的避免机具设备与施工 人员的侵入,使得施工期间的铁路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第二,在桥梁转体施工 时应检查各项施工器具和设备,可进行试转来保证转特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在转 体前搜集工期前后的天

7、气情况。同时,为了防止转体结构施工中出现线路故障或 是突然停电,在施工时应布置足够功率发电机,为桥梁转体结构的施工提供电力 的保障。另外,在铁路桥梁转体结构的施工期间,应从实际情况或对可发生事件 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多项紧急预案,交予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并使铁路运输部门 与其成立为突发事件指挥小组。最后,由于基坑的开挖同样也属于桥梁转体结构 的施工项目之一,在对基坑进行施工时,应加强对基础施工的观测。如,在铁路 的两侧2m及10m外的坡脚以及路肩设置多个观测桩,并进行水平式移位与沉降 观测,以此确保铁路路基的安全。在施工期间,若发现观测桩变形超出警戒值, 则应即刻停止施工,并及时回填基坑。3、科学

8、完善桥梁转体结构运营维护。桥梁转体结构在运营过程中,其多数 风险因素主要由自然环境因素、高空落物以及铁路桥面的排水造成。对此,可采 取以下四点措施:其一,可有效地将铁路运营期间的天窗时间予以利用,即在天 窗时间内完成转体结构的施工,以此最大限度减少行车中高空落物对人员以及途 径行车的经济及人员损害。又可将铁路两侧的防抛网及桥面的附属设施予以完整 安装,避免后续的桥面中高空落物对下方既有的铁路运营造成危害。其中,对于 防护网的设计则应以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依据。从铁路桥面整体以及桥 梁两侧等多方面对高空落物进行防控,以此,有效的使高架桥上的各种抛物落入 到既定的防护网范围内。其二,不在桥梁的桥

9、面上设置排水管道,而是采取集中 排水的方法,顺着桥墩将水排放到地面的排水系统,使铁路桥梁上雨水落入电气 化的铁路范围内,以达到电气化的铁路防电要求。其三,在铁路运营阶段,桥梁 应设置具有综合性能的接地系统装置,避免雷击给桥梁转体结构带来的破坏。其 四,在桥梁两侧多个位置设置检测设备和监控单元,并将其接入铁路防灾监控的 数据处理中心。有效的确保铁路桥梁转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并进一步的为桥梁 上或者桥梁下的铁路运营提供有效的安全性保障。4、针对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铁路路基沉降、塌陷的防控措施。采取必要的基 坑防护措施,如钢板桩防护、钻孔桩防护等,并在实施之前结合既有铁路情况对 基坑防护方案进行详细计算

10、,确保防护措施得当;基坑开挖必须从非铁路侧向靠 近铁路侧逐步推进,基坑开挖前,必须施工完毕护壁钻孔桩及桥墩基础(包括钻 孔、灌注砼等),待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用C20混凝土进行封底,并尽快 施做承台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时应加强观测,在既有铁路两侧路肩、坡脚外 2m和10m处设置观测桩,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确保既有铁路路基安全, 若发现变形超警戒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回填基坑,待稳定以后再施工。5、针对转体施工可能发生的故障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在转体施工前应仔细 检查各项施工设备和器具,并进行试转以确保转体设备的整体可靠性;转体前搜 集天气预报情况,避开3级以上大风及雨雾天气;为防止动力线路出现故障造成 突然停电,在现场应配备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为转体施工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查,与铁路运输主管部门联合成立应急指挥机 构。结语总之,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可有效的减少铁路桥梁转体结构的风险概率, 提高铁路运营效率以及减少铁路桥梁建设成本。且很大程度上,为我国铁路桥梁 建设提供了科学的防控依据。参考文献:1谭秋.桥梁转体结构上跨既有铁路的风险评估与防控J.中国水运,2013侯有权.桥梁转体结构安装及精度控制探讨J.交通世界,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