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1389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热井单井施工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单井施工设计(一)井身结构深度 (m)长度 (m)220.0200.01520.01300.02100600.02400.0300.0剖面图备注()444.5mm()339.7mm一开:钻头尺寸:小444.5mm所钻井深:220m套管尺寸:小339.7 X9.65mm套管下深:200m 一()311mm *()244.5mm ()215.9mm177.8mm(f)152.mm二开:钻头尺寸: 所钻井深:, 套管尺寸:(|)311mm 1520m :小 244.5 X8.94mm套管下深:1500m水泥返高300m三开:钻头尺寸:小215.9mm所钻井深:2100m套管尺寸:小177.8 X

2、8.05mm水泥返高200m四开:钻头尺寸:小152.4mm所钻井深:2400m本段采用裸眼(二)钻井主要设备钻机:RPS3000型钻机钻井泵:泥浆泵型号: 3NB-1300D 功率: 132KW 最高压力: 10Mpa柴油机: 150KW 一台 电动机 : 110KW2 台(三)工艺流程一开:施工采用泥浆回转钻进,钻至220m 测井,然后下套管并进行固井作业;二开:施工采用泥浆回转钻进,钻至1520m进行测井工作,然后下套管并进行固井作业;三开:施工采用泥浆回转钻进,钻至2100m 进行测井工作,然后下套管并进行固井作业;四开钻至2400m,及时组织测井;洗井:采用压风机和水泵等联合洗井至水

3、清砂净。(四)成井技术要求及措施1、钻探要求本次勘探应查明热储的压力,水位、温度、流量和地热流体质量,勘探井穿透不同热储时应做好下套管固井工作,防止破坏热储的自然特征。勘察井应保持垂直,在100m 深度内其井斜不应大于 1,最终斜度满足规范要求,每钻进 100m 或终孔后校正孔深,孔深误差不大于2%。2、地质录井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按相应规范作好岩芯编录和成井工作。本井可间断采芯, 但必须配合岩屑录井和钻井液录井, 并满足划分地层, 确定破碎带,热储层岩性,厚度等要求。( 1)岩芯录井每钻进200m及变层部位各取芯一次,岩芯长度3-5 m,但不应少于3m,岩芯

4、取出后要用塑料布包装,以防止风干,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测试及化验。( 2)岩屑录井为掌握钻井地层岩性特征,要做好岩屑录井取样及岩性分层描述,钻进每 2m 捞取一次岩屑样。洗净晾干并进行描述,晾干后装袋,每袋重量不少于 500克,按先后顺序放入岩芯箱中,并填好岩芯牌。( 3)钻井液录井为保证钻探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含水层段不为泥浆护壁,钻探中不同井段采用不同稠度的泥浆作为冲洗液。上部封井段即 0-2100m 可采用泥浆的稠度50-60S 之间,而进入热储层后(即2100-2400m)应采取清水钻进,以免7?染储热层。每班各测2次泥浆性能,井口测泥浆温度2 次。3、钻进过程中的简易观测要求( 1)储热

5、层井段,必须经常对泥浆槽液面及泥浆池中的泥浆量变化进行观测,注意是否漏失,漏失量及速度,漏失前后的泥浆性能变化。( 2)详细记录钻进中的涌水、井喷、漏水、涌砂、逸气、掉块、塌孔、缩径等现象的起止时间,井深,层位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3)系统测定井口泥浆的温度变化,在钻入热储目的层段时应加密观测,并做好记录。( 4)钻进过程中对憋、跳钻、放空等情况应认真记录起止时间、井深、层位、憋、跳程度,钻时情况,做好地质方面的分析判断。4、水温测定及测井每次固井前及钻孔终孔后进行地球物探测井,以确定地层界线,并解释判断含水层,检查成井质量和固井效果,测试项目包括井斜、井温、梯度电阻率、视电阻率、自然伽玛、自

6、然电位、声波等。井温、井斜以点测方式连续进行。5、抽水试验及其资料整理( 1)洗井要求1)完钻后首先下钻将井内泥浆替换至清水,然后采用泥浆泵喷射洗井。2)如未达到地质要求,采用空压机洗井或空压机、泥浆泵联合洗井。3)如仍未达到地质设计要求,甲乙双方协商其他洗井方法(盐酸洗井等) 。( 2)抽水试验1) 采用稳定流三次降深抽水试验。 降深顺序由大到小, SMAX 、 2/3 SMAX 、 1/3SMAX稳定延续时间 24 小时。2)洗井工作结束后,检查井内沉淀情况,必要时捞取沉淀物,再进行抽水试验。3)抽水试验开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所需工具(堰箱、钢尺、万用表、温度计、厘米纸等) ,确保工具齐全

7、,以保证试验工作的连续性。4)抽水试验前须观测静止水位。5)抽水试验过程中的观测项目包括静水位、动水位、出水量、恢复水位以及水温、气温等。水温、气温在开始和结束前各观测一次,试验过程中宜每隔2 4 小时同步观测一次,必要时加密至1 小时。6)若自流时,进行放水试验,实测水头、水温与自流量,稳定8h。7)水位与涌水量观测时间在抽水开始后第1、 3、 5、 7、 10、 15、 20 、 30、 45、 60、75、 90min 各一次,以后每隔 30min 测一次,水位读数准确到“cm” ,三角堰读数准确到a“mm”。8)水温、气温同步观测,每隔1h 一次,读数准确到0.5,观测时间应与水位观测

8、相对应。9)抽水试验的稳定标准,应符合在抽水稳定延续时间内,抽水井出水量和动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且没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10)抽水试验时在现场随时进行实验资料的现场整理。绘制出水量、动水位与时间关系的过程曲线图(Q、S-t曲线图)和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图(Q=f (s)曲线图), 用以判断试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及调整试验程序,如发现数值和曲线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以纠正,或重新试验。( 3)水质化验抽水试验临近结束前,取水样送有资质单位进行水质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全分析、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总a、B、同位素分析等。微量元素包括锂、锹、铜、锌等,同位素分析一般测定稳定同位素和

9、放射性同位素。6、其余未叙要求按供水管井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和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及凿井操作规范(CJJ13-87)执行。(五)关键过程控制1、下管( 1)下管前先探井,确定井内沉砂情况,沉砂不超过0.5m;( 2)对井管进行丈量、通径、编号,检查丝扣;( 3)每根井管连接时要先刷丝扣、涂丝扣油,丝扣须上满。( 4)操作人员必须熟练,不能猛放,要平稳操作;( 5)下管后要及时组织固井;2、固井本井为三层套管四开井,表层套管固井,表层套管固井水泥返至地表,技术套管固井返高大于 200 米,泵室深度大于220 米。套管重复段用水泥封固严实,达到试压检查标准要求,严防出砂,套管重叠高度原则上要求大于 20 米(依井深情况而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