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1364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黑龙江哈尔滨(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2014哈尔滨)哈尔滨的太阳岛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欧式灯饰外框用的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锡B宽阔的柏油路面所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的产品C紫丁香树的种植可以提高公园内空气质量D大理石围栏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盐的用途;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锌进行解答;B、根据沥青是石油炼制的产品进行解答;C、根据紫丁香树的种植可以净化空气进行解答;D、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进行解答解答:解:A、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锌,故A错误;B、沥青是石油炼制的产品,故B正确;C、紫丁香树的种植可以净化空气,所以可以提高公园内空气质量,故C正确;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性质,较易解决2(2分)(2014哈尔滨)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篝火燃烧BH2O2溶液中加入MnO2C铁钉生锈D活性炭吸附毒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篝火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

3、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H2O2溶液中加入MnO2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2014哈尔滨)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是() 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进行解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都有两个电子层解答:解:根据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进行解答;第二周期元

4、素的原子都有两个电子层根据图示可知原子具有两个电子层的有,有2个电子层,但是表示离子;故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2014哈尔滨)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B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D倾 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B、蒸发

5、结晶的实验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预热使水分蒸干C、依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判断即可;D、根据倾倒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解:A、为防止过滤后仍浑浊,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故正确;B、蒸发结晶的实验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预热使水分蒸干,故错误C、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错误;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倒入,故错误故选A点评: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并能对错误操作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5(2分)(2014哈尔滨)下列应用的原理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 Fe2O3+3CO2Fe+3CO2 置换反应B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H2SO4+Ca(OH)2CaSO4+H2O 复分解反应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P+5O22P2O5 氧化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正确解答:

7、解:A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但是该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故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D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而不是燃烧,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2分)(2014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

8、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考点:碳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

9、成光亮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D、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2

10、分)(2014哈尔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pH6.5的雨水称为酸雨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C、根据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进行解答;D、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且热值高

11、,所以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A正确;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C、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故C错误;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2分)(2014哈尔滨)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食用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B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食品保鲜膜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D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12、常用盐的用途;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分析判断C、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B、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制成食品保鲜膜,故选项说法错误C、图书、档案等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等扑灭,否则容易受损,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故选

13、项说法正确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可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量元素的摄入方法、塑料的应用、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氯化钠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2014哈尔滨)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此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乙烷的化学式来分析;B根据乙烷分子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乙烷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D根据分子呈电中性来分析解答:解: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A乙烷是由乙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的,故错误;B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正确;C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意义的知识,难度不大10(2分)(2014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 实解 释A4毫升水和4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8毫升分子不断运动B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