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1263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杂剧繁荣的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的繁荣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宋金元城 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城市经济的繁荣 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第二,农村戏剧演出的兴盛。到了元代,农村的戏剧演出也出现 了固定的场所,这种舞台也可说是“神庙剧场”,在这种戏台演出的 是专业戏班,戏剧演出朱必如城市勾栏中那样经常,一般当是在庙会、 节日才会有演出活动,也就是与祭冲活动相互结合,即娱神也娱人。第三,上层社会的提倡。元朝统治者中多数人的汉语文化修养不 足以欣赏高雅的诗词,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难以对这种纯粹的书面文艺 发生兴趣,

2、所以歌舞伎乐为他们所特别嗜好。元代的教坊乐部规模非 常庞大。在中国历史上是颇为突出的,元代宫廷中,也经常由教坊司 搬演各种歌舞和杂剧。第四,众多知识分子参与。使得元杂剧发展成熟、繁荣兴旺的一 个关键因素,是专业作家群的形成。元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 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 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地位低下,当时有所谓“九 儒十丐”之说。因此,他们和民众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 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 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 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既能够粉墨登 场,懂得表演艺术,又有杰出的写作才能,而且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 与民众生活。第五,著名演员的作用。元人夏庭芝的青楼集曾记载很多杂 剧著名演员,他们不仅各务行当,各有专长,而且一些著名演员具有 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如珠帘秀能与当时的著名文人作曲唱和。此外,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 系密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 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