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81222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教科版五年级上、人教版六年级上)朗读提示月光曲是一篇关于贝多芬的传说故事。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生于1770年,卒于1827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个歌手,母亲做佣人。贝多芬童年时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他岁开始学提琴、钢琴等,岁就开始了舞台生涯。他一生谱写了很多著名的乐曲,以其充满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代表了当时进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传达出诗画般的意境。后人以一个动人的故事,赞美贝多芬这首钢琴奏鸣曲的高超艺术,同时也赞美他的高尚人格。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述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是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的好材料。开头要读得平稳,“月光曲”加重,以点题。“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读出启下的语气。“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构成了有静又有动的优美意境,语调要轻,停顿稍长。在这样幽静的夜晚,“贝多芬走近茅屋”的脚步自然是轻盈的,他唯恐惊扰了弹琴人,朗读的音调也要很轻,才能体现出这种气氛。“茅屋”后虽是逗号,但停顿可略长些,然后音调稍提升读“琴声忽然停了”略带点惊疑语气。盲姑娘的一段话很长,要注意语气感情的变化。“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应表达出对自己弹不好的叹息。“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流露出对听贝多芬亲自弹琴的渴望。

3、“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应体现劝慰语气。贝多芬“轻轻地走了进去”,对屋里环境的描述,如“蜡烛”“烛光”“旧钢琴”等,仍应突出“静”的气氛。以带点赞美又有点惋惜的语气描述盲姑娘的形象。“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语气是恭敬而有礼貌的询问。“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音调略低,和幽静的环境相协调,语气亲切而诚恳。盲姑娘从悠扬的琴声里辨认出了贝多芬,她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啊!“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音调升高,“纯熟”“深”加重,表达出赞叹的语气。盲姑娘激动得有些口吃了,“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流露出惊喜和感激之情。贝多芬再次弹一段,首先应把环境、气氛描述好。“

4、清幽”的环境是激起贝多芬创作灵感的外部条件,应以轻柔的音调突出那些表现“清幽”的语句,如“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银纱”“格外清幽”“清幽的月光”等。课文中没有写贝多芬的琴声如何动听,而是从兄妹俩的幻景中突现琴声巨大的感染力。前一半月亮从海面升起时宁静怡人的景色,应读得轻而慢,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感觉。到“微云”安排个较长的停顿,容听者继续想象。后一半描写波澜壮阔的景色,音调略升高,节奏稍快,停顿缩短,“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中间的逗号如能连起来读,则显得更有气魄。“涌过来”后再作较长的停顿,容听者去感受。“她仿佛也看到了”一段话是哥哥的联想,也是妹妹的感受,音调稍提升,表现出激动心情。结尾一段语调平稳,与开头一段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