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放样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811997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放样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测量专项方案施工单位: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审 批 人: 审批日期: 整理为word格式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5三、测量组织和准备5四、测量工作基本要求6五、测量施工各环节方案8六、质量保证措施11七、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2整理为word格式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沙坑涌治理工程(一期)广从公路污水主管工程、 沙坑涌污水管工程(石湖村、夏良村、北村村段)、 和龙支流截污支管完善工程建设地点: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单位: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公司: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宁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属沙坑涌治理

2、工程(一期)-三个子项-广从公路污水主管工程、沙坑涌污水管工程(石湖村、夏良村、北村村段)、和龙支流截污主管完善工程。广从公路污水主干管工程位于沙坑涌中游石湖村西侧广从公路段,为龙归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光从公路主干管一部分,主要转输和龙支流、石湖村、米龙村等生活污水,服务面积为372.62公顷。本工程在广从公路重建416米污水管,其中W1W7管段为D1200污水管,采用带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管材为III级钢筋砼F管;W1-1、W3-1、W5-1、W7-1管段为D800污水管,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沿广从公路东侧应急车道由北向南敷设,起点承接现状d600污水管并预

3、留远期规划道路污水主干管接入井,终点接入白海面规划污水主干管。沙坑涌污水管工程(石湖村、夏良村、北村村段)位于沙坑涌中下游,服务范围内的污染源主要是石湖村、夏良村、高乔庄及南方村。服务面积为106.42公顷,区域大部分为农田。石湖村段新建W2W23管段、W36W42主管段为 D800、支管管段为D500的污水管,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其中W21-3W21段为D820*10污水管,采用围堰施工,管材为Q235焊接钢管;W24W35管段为D800污水管,采用带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管材采用III级钢筋砼管材。夏良村段新建W43W45、W46W60主管段为D800、

4、支管管段为D500的污水管,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W45W46管段为D820*10污水管,采用围堰施工,管材为Q235焊接钢管,W60W61管段为D219*6的压力管,采用明挖施工,管材为Q235焊接钢管。北村村段新建W62W76管段为D500的污水管(包括支管),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整理为word格式和龙支流截污工程位于沙坑涌支流和龙支流,和龙支流沿线主要污染源为和龙村、米龙村和下游货运场。服务面积为46.61公顷,区域大部分为农田。本工程在和龙支流段重建W1W103管段为D500D800及D820*10的污水管,其中W1W10、W13W21、W

5、39W40管段为D800管,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W11W12、W22W39、W83W38、W60W23、W100W61管段为D800污水管,采用带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管材采用III级钢筋砼管材;W41W59、W65W82、W94W100管段为D500管接现状合流管截污溢流井与拍门井,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管材采用II级钢筋砼管材;W22W23、W37W38管段为D820*10污水管,采用带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管材采用Q235B焊接钢管。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为深基坑,施工时必须要进行深基坑专项支护措施。根据设计图,本工程中,深基

6、坑施工段为:1、广从公路主干管管道工程W1W7,管道总长416米,管径为D800D1500,其中W1-W7为顶管施工390米,管径D1200,基坑深为8.288.88米;W1W1-1 W7W7-1为明挖施工26米,管径D800,基坑深为7.0047.19米。整理为word格式2、沙坑涌污水管工程(石湖村、夏良村、北村村段)W2W76,管道总长约4667米,管径为D200D800(其中D200为压力管段),其中W24W35为顶管施工527米,管径D800,基坑深为7.48.379米;W24-1W33-1为明挖施工77米,管径D500,基坑深为5.37.53米。3、和龙支流截污工程W1W103,管

7、道总长约2947米,管径为D500D800,其中W1W10、W13W21、W39W40段为明挖管道584米,管径为D800,此三段明挖管道中,W1、W39井基坑深为5.306米、5.586米;W11W12、W22W39、W83W38、W60W23、W100W61管段为顶管施工段1992米,管径为D800,其中W11W12段基坑深为7.704米、7.187米;W22W39段(除W25W26外)基坑深为5.1588.905米;W83W38段(除W87、W91、W93外)基坑深为5.8087.295米;W60W23段(除W61W63外)基坑深为5.488.905米;W100W61段(除W102W61

8、外)基坑深为6.0666.791米;W41W59、W65W82、W94W100井为D500管接现状合流管截污溢流井与拍门井,其中W45、W48、W70、W100基坑深为5.1876.791米。二、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2.批准实施的沙坑涌治理工程(一期)广从公路污水主管工程、沙坑涌污水管工程(石湖村、夏良村、北村村段)、和龙支流截污支管完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位移测量规程(JGJ/T8-97);5.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交付的施工图纸。整理为word格式三、测量组织和准备基于本工程工期紧,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

9、万无一失,专业测量队选派2名测量人员,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负责参加过多项工程的测量工作。平面控制仪器采用日本尼康2级全站仪;高程控制采用博飞自动安平DZS3-1精密水准仪。配备专用电脑一台。3.1项目人员配备专业测量队人员及技术员一览表序号姓 名职 务职 称备 注1*组 长测量员2*组 员测量员3*技术员助理工程师3.2使用仪器配备 仪器配备情况一览表仪器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型号测量精度检定日期拓普康全站仪1套GTS-102N2,2mm+2ppm2016年5月3日博飞自动安平水准仪1套DZS33mm2012年3月8日四、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

10、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整理为word格式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准备工作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构)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

11、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构)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放样控制点必须要布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必须保证不出现小角度施测轴线和桩位点误差。从现场实际情况看,设计院所交付的基线控制点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给我方提供了有利的施测地域和数据。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上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方面。整理为word格式3.放样成果 根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所给施工图(包括电子版),精

12、确算出所需放样数据。在每次的施测结束后及时整理成果并存入资料库。五、测量施工各环节方案5.1施工平面控制点测量复测设计院提供的地面平面控制点(具体数据及示意图见下图)。平面控制点SK15、SK14、SK18、SK21、SK20、SK25、SK24、SK26、SK27、SK28、SK29、SK31、SK36、SK35、SK34;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邻标段的衔接和贯通,导线测量所用的控制点必须要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控制点上。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复测地面平面控制点、地面高程控制点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平面精密导线点复测时以SK15 - SK20和SK25 - SK35为导线段,按附合导

13、线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角度观测按精密导线测量要求分别观测4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导线边长往返测距取平均值。平面控制点施测示意图整理为word格式 二级导线技术精度要求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3004.9121/150003620n1/1500015注:n为导线角度个数5.2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点复测时以SK15为起点途径SK18复核到SK20上及以SK25为起点途径SK29复核到SK35上,分别进行往返测量。各项观测数据均按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经复测各点

14、结果均符合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可以使用原数据及我方加设水准点所测数据。地面高程控制网是沿线路布设的,为四等水准网;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本标段水准测量采用精密二等水准测量的进行复测。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各项技术要求。整理为word格式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仪的型号DZS3-1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mm)3视线长度(m)60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mm)4前后视距差(m)1.0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mm)2前后视距累计差(m)3.0标尺类型铟瓦视线高度(m)视线长度20m以上0.5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视线长度20m以下0.3基铺分划读数差(mm)0.5附合或环线基铺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0.7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平坦地8L注: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