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8119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社会工作现状报告5篇 书目 第1篇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第2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第3篇卫生工作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第4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第5篇关于卫生工作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根据州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调研的有关要求,我局刚好抽调人员对全州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深化调研。现就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城市低保 xx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xx99号)和省政府关于

2、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发xx1号)精神,从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根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赐予了全额补助。 (二)农村低保 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万人,全年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832万元,人月均补差45元,其中,一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8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50元,三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30元。xx年初,省民政厅批准我州再增加农村低保5万人,达到了20万人。目前我州农

3、村低保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根据“一卡通”的形式干脆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三)五保供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州民政部门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探究农村五保集中供给“_模式”,不断加强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院办经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保对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给“_模式”受到了省民政厅和民政部的表彰,中国社会报、新华社等先后作了宣扬报道。目前,全州共建立了农村福利院110所,五保对象13441人,集中供给9800人,集中供给率为73%,xx年共下拨资金1386万元。依据省厅文件规定,从xx年起,集中、分散供给五保对象以及分散供给孤儿的供给标准将各提高

4、300元,分别达到1800元/年、1300元/年、1500元/年。 (四)大病医疗救助 我州于xx年起先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几年来,全州累计救助20多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患大病的医治困难。xx年,我州根据“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规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医疗救助的改革发展。在救助范围、起付线、救助金额等方面重新规定。同时,对住院治疗的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视察费、住院床位费实惠50%,手术费、协助检查费实惠30%,常规性药品实惠10%。 (五)临时救助 为刚好缓解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家庭突发性、临

5、时性生活困难,我州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800元,农村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400元。对未满18周岁、父母双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另一方因其他缘由死亡的患艾滋病和结核病孤儿,根据人月均200元(生活费150元、抚养服务费50元)赐予生活救助。xx年,全州临时救助人数5000多人。另外,从xx年3月1日起,对六十年头精简退职职工,享受40%救济的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不符合40%条件的其他救济对象(含国民党宽释人员)每人每月提高2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救助对象致贫缘由多样 一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致贫

6、。救助对象因患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偏高等问题加重了负担。二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部分贫困户因年老或残疾没有劳动力,无经济收入,生活贫困。三是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由于多种缘由,很多人因贫困而失学,文化水平低。在发展家庭经济时缺安排、缺技术、缺管理实力,外出打工收入少,缺乏脱贫致富实力。四是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外界因素等造成的贫困。五是自然灾难大量存在。我州因地理位置的特别性,雪灾、雨灾、冰雹灾难时常发生。 (二)救助水平比较低 从总体上看,我州社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阶段。一是生存保障

7、实力有限。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高,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不能缓解根本问题。二是家庭发展需求得不到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对子女在教化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子女辍学多;因文化、年龄、身体等多方面缘由,困难群众创业、就业难度大,收入来源非常有限,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三是救助范围还比较窄。截止到xx年底,我州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136.6万人,其中,肯定贫困人口51.97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4.58万人,而目前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只有20万人。 (三)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机制支撑作用不强 _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贫困地区,所属的8个县市

8、财政均为国定贫困县。县市地方财政力气薄弱,可用于社会救助的经费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于上级拨付的资金予以保障。且因为多方缘由,社会救助的工作经费也较少。 (四)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收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家庭收入核算比较困难。二是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连接不够。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化救助、司法救助、住房就业救济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制度还没有特地的条例,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三是基层救助网络平台薄弱。我州救助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干脆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目前,全州仅有低保工作人员22名,88个乡镇办低保工作

9、人员159人,其中75人为兼职。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少、待遇偏低,部分县市没有核定编制,没有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三、对策和建议 (一)以中心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加大地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生命线。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需首先制定保障救助资金供应的基本制度。各级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财政投入是社会救助资金牢靠、稳定的来源,必需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结合我州实际,要建立以中心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各级财政实行足额列支和按时拨付的机制,将社会救助各类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支配城市低保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1.5%)

10、、农村低保资金(人年均40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等预算,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预算自然增长机制,逐年加大投入,并重点向农村倾斜;支配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保证。一是各级政府应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统一政策,协调步伐,全面管理与监督社会救助工作。二是应建立部门联动、社会参加的多边救助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及其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定期沟通信息,协商救助行动,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协调运作的长效工

11、作机制,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救助资源,形成强大的整体推动合力。在乡镇办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服务工作平台,并依托这一中心搞好社会救助的受理、审查、申报、资金发放等工作,避开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实现救助项目互补和救助效能最大化。着力推动救助信息化,建立救助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动员党政、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力气,通过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发展。 (三)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各项制度间的连接配套 社会救助体系内容丰富,要素较多,头绪困难,涉及面广,必需统筹考虑,整体设计,侧重提升制度的整体效能,应重点在两个层次上做好连接配套:一

12、是对各单项救助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二是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就业再就业、扶贫开发等制度间的连接配套。要进一步搞好与就业、扶贫、住房、医疗等政策的连接。民政、劳动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协作,民政部门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分类管理,强化动态管理;劳动部门要仔细落实关于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以新增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激励困难群体就业。扶贫部门在工作中重点汲取享受低保待遇的特困家庭中有劳动实力的家庭成员参与项目带动和就业,并供应免费技

13、术培训,加强与其他惠农政策的连接,通过扶持,帮助救助对象摆脱贫困,走上生活独立之路。民政、劳动、卫生部门要在定点医院设立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三办合一”窗口,全部实行集中垫付补偿金、救助金,事后统一结算,既削减各部门工作量,又便利困难群众。 (四)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快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确保社会救助在基层刚好有效落实。根据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的通知(鄂民政规xx1号)要求,成立“州社会救助办公室”,为隶属州民政局管理的副县级行政单位,并核定3-5名人员编制;各县市要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特地机构(最低

14、生活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公室或社会救助局、社会救助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地城乡低保以及相关社会救助审批管理工作,并根据“每3000名对象配备不少于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落实工作人员;乡镇办要设立低保工作站,专职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人;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或其它社会组织受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托付,可以担当部分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可通过民间组织建立社区义工制,逐步将社区志愿者纳入社区救助网络。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政法综治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热门课题,社会管理工作能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刚好有效地进行调整加强与创新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与

15、“赶超进位、跨更加展”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由于社会管理是个困难的系统工程,包紧万象,涉及面广,现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择其重点开展调研,并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阅历做法及其成效 2、无缝对接,分类帮教,刑释解教人员顺当融入社会重新做人 3、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治安重点地 区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 4、压缩整合,强化管理,网吧监督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网络嬉戏沉迷等问题始终是广阔群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石城县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以压缩整合城区网吧为突破口,领先在全市范围内压减网吧数量,规范二、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流淌人口管理服务方面。流淌人口管理是当前社会治安管理的难点问题,服务措施也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流淌人口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业、旅店、消遣场所和居民出租房屋,流淌性强、改变快,底数难以驾驭。二是大部乡镇和部门单位及接纳流入人口的企业、场所和个人对流淌人口管理支持不够,协作不力,造成清查困难,信息变换不刚好。三是流淌人口正在日益成为的高发群体,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