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四首学习单(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81163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古诗四首学习单(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古诗四首学习单(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古诗四首学习单(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古诗四首学习单(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4古诗四首学习单(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古诗四首学习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古诗四首学习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归纳巩固提升教师抽查评价小组长评价2020年9月 日 班 小组_ 姓名_ 累计课时6古诗四首课堂学习单主备人: 蒋婵 审核人:谭晓斌 第 一 课 时 一、 【创作背景】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而作此诗抒发感情,寄以慰藉。二、 【自学导航】(自评: )问题一:试分析观沧海一诗,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表

2、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自评: )问题二:请找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自评: )问题三: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三、本节课我还有以下疑惑 四、【当堂检测】(自评: )练习一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 D.杨花落尽子规啼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峙”同义,为“耸立”的意思。C.本诗结尾两句,

3、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作者面对汹涌的洪波,幻化出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B.次北固山下抒写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初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通过九个细节构成了一幅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天涯游

4、子之悲。(自评: )练习二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五、 拓展迁移1.什么是意象?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意,即诗中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象: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即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即诗中的人、物、景、事等。用图表示如下:意象=“意”(情思)(抽象)“象”(物象)(具体)。2.什么是意境?意境:“境”指境界,是诗人在诗中创造的一个画面,这幅画面里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用图表示为:“意境”=图景情思。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意象是一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

5、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2020年9月 日 班 小组_ 姓名_ 累计课时: 7教师抽查评价小组长评价古诗四首课堂学习单 主备人: 蒋婵 审核人:谭晓斌 第 二 课 时 一、【创作背景】王湾是洛阳人,712年中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诗人一路行来,当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二、【自学导航】(自评: )问题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从炼字、修辞、内容、情感等任选

6、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自评: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三、本节课我还有以下疑惑 四、【当堂检测】(自评: )练习一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自评: )练习二2、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五、【拓展迁移】常见意象的含义(举例)冰雪:比喻

7、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月亮:成了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夕阳(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柳树:古人以折柳表惜别。诗中表示依依惜别,思人怀远。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永雨霖铃,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王维送元

8、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也以鸿雁来指代书信。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另外: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在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

9、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还被用来比喻困难、挫折或其它消极的事物。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20年9月 日 班 小组_ 姓名_ 累计课时: 8教师抽查评价小组长评价古诗四首 课堂学习单 主备人: 蒋婵 审核人: 谭晓斌 第 三 课 时 一、【资料链接】马致远这首小令,短短28个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更被王国维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