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1142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风险识别培训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SE 风险识别培训资料第一章 HSE 风险识别范围、步骤、方法和标准HSE 风险识别范围 识别范围: 公司所覆盖的所有与 HSE 相关的业务过程、 所有 物品、所有人员。 业务过程:油管配送、油管清洗、边水调剖、物资发放、井 控试压、仪表检修、油气水化验、扶正器加工、厂区的清洁 绿化保卫、设备设施维修、吊装作业、氮气作业 物品:在用的设备设施车辆、办公用品、物质物料 人员:从公司负责人到基层操作工HSE 风险识别步骤 第一步,组织本科室、本单位全体员工进行学习 HSE 风险识别的相 关知识,学习后要使员工达到掌握风险识别的范围、识别标准、识别 方法的目的。第二步,各科室 /单位要成立由具有现

2、场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 流程的管理干部、 技术人员、 基层班组长和技师参加的风险识别与评 价小组。第三步,发动本科室、本单位所有员工运用学习的风险识别方法,结 合本职岗位内容, 根据风险识别标准进行风险识别并上交至风险识别 与评价小组。第四步,识别与评价小组汇总员工上交的风险识别材料, 全面的认真 分析核实风险的真实存在性, 运用风险识别方法结合风险识别标准重新划分风险等级。第五步,识别评价小组将总结出的风险根据油田公司提供的风险清单 逐条认真填写, 并根据风险等级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分别填报 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风险清单, 5 月 20 日前将整理好的清单(包括 电子版)上报安全科,本

3、科室 /单位留存一份备案,不定时根据工作 实际情况进行更新。HSE 风险识别方法和标准 在讲风险识别方法前先了解一下几个名词的概念: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结果的严重性。 风险的存在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 即操作人员不按规定作业, 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例如:人不带安全帽作业、人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人湿手开关电 源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 隐藏着人的不安

4、全行为或人失误。 物的 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 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 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 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 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 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 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例如:设备带病运转、高空 物品摆放不合理、车辆转向灯损坏等都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处于人和物之间的一种管理上的失误, 主要体现在管理制 度的不完善,管理上的不到位,非人的行为所能完全决定的,与我们 关系不大,不进行详细讲解。风险识别:也称风险评价, 是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

5、否在可接受范 围的全过程。即对确定出的一系列危害事件从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 程度两方面评价, 并与给定目标或准则对比, 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的 范围内。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分析:种方法是:从整体T局部T个体T特殊 (适用于基层单位)(1)单位所处的位置。(厂址)从所处位置的地形、 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 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功能分区(生产、办公、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序流 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运输线路:厂区道路、物品装卸

6、区。( 3 )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生产工序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 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作业设备、装置。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 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静电、 雷电。 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氧气(乙炔)瓶库、危险品库 等。( 6)粉尘、毒

7、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 部位。( 7)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 8)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另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是从风险产生的最基本三要素分析, 即: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机关科室和基层单位都适用)人的因素:安全意识、误操作、违规操作、情绪、身体状况、 文化水平、 不安全心理因素。 在安全工作中涉及人的因素问题时, 采 用的术语有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 作规程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不断开电源 就带电修理电气线路等而发生触电事故等。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 偏离了

8、预定的标准。 例如,合错了开关使检修中的线路带电; 误开阀 门使有害气体泄放等。 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 险源的控制, 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也可能造成物的因素 问题,进而导致事故。例如,超载起吊重物造成钢丝绳断裂,发生重 物坠落事故。物的因素:误运转、失效(本身质量问题) 、潜在风险。 物的因 素问题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 (或失效 )。物的不安全 状态是指机械设备、 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例如没有防 护装置的传动齿轮、 裸露的带电体等。 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实践中, 往 往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隐患。物的故障 (或失效 )是指机械设备、零 部

9、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物的故障 (或失效 )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 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 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 最终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例 如,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 使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上升, 最终导致 容器破裂。 物的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因素问题; 人的因素问题有 时会造成物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工作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 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 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

10、问题。例如, 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 工作场所强烈 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 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失误, 在办公室内有 吸烟者、 电脑的电磁辐射等也都属于环境因素。 企业的管理制度、 人 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 可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 误。第三种风险识别的方法也是目前我们单位 HSE 程序文件中和在 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即:a)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害因素;b)查阅资料:通过查阅的事件、事故、职业病记录和台帐,可从中发现其存在的危害因素;c)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

11、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害因素;d)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e)工作危害分析 :识别存在的作业活动,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 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HSE 风险识别的标准以上讲了风险识别的方法,方法只是识别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着哪些 危险,但是还不能确定哪些风险是 急需解决的,哪些风险是密切观察 的,哪些风险是平时注意的。那就需要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根据风险 的解决、观察、注意可对应的将非环境风险等级分为 重大、中度、一 般三级;对于环境因素,评价结果分为 一般环境因素

12、和重要环境因素两级。HSEM险识别的标准可分为两类标准:非环境因素识别标准和环境因素识别 标准。非环境因素识别标准就是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矩阵法识别标准表1识别后果的严重性(S)分数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对声誉的影响5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 10万元 30天引起国内公众的反应;持续不断的指责,国 家级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4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 5万元 5天引起整个区域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指责,当 地媒体大量的反面报道; 国内媒体负面报道, 当地或地区或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3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 住院 1万元 1天一些当地公众表示关注,受到一些指责;一 些媒体有报道和政

13、治上的重视2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小于1万元半天公众对事件有反应,但是没有表示关注1没有受伤无没有误时没有公众反应表1从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和对声誉的影响等四个方面, 对 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取值,取四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表2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 (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每天发生,经 常从来没有检 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 意训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 制措施4每月发生偶尔检查或 大检查有,但只是偶尔执行不够胜任防范、控制措施不宀 完善3每季度发生月检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 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

14、完全使 用(如个人防护用 品)2每年发生周检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岀差错有,偶尔失去作用 或岀差错1偶尔或一年以 上发生日检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 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 施。表2从发生偏差的频率、安全检查的频率、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的胜 任程度、现有防范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识别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取 五项中分值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 L值。表3风险识别表R严重性S 可能性L f、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确定了 S和L值后,依据表3进行风险分级,结果分为以下三种:一般风险R=L

15、*S=1-6;中度风险 R=L*S=8-12 ;重大风险 R=L*S=15-25o环境因素识别标准我们采用综合打分法识别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一个或多个评价因子上分别进行打分,计算方法为:M=L*S其中S取b,c,d,e中分值最高者,计算后 如S=5或M 16为重要环境因素,除此之外的为一般环境因素。表:评价因子及分值评价因素发生频率排放与法规标准值之比影响范围恢复能力公众关注程序等级划分Lbcde5连续发生偶而超标 或90%全球或区域性破坏不可恢复社会极度关注4每天至每周一次81% 90%局部地区破坏半年以上可恢复区域性极度关注3每周至每月一次51%80%局区以外小范围一周至半年可恢复地区性极度关注2每月至每年一次31% 50%局区以内一周内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