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81124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5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第五单元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单 元序 号教 学 目 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了解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初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比较各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的差异,说出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通过学习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会人地协调关系,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单元对中国区域差异进行了宏观的介绍,包括“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三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计划分的依据,秦

2、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介绍了在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下而形成的南北地区生活文化的差异。西北地区紧紧抓住“干旱”这一主要自然特征,从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环境、人文地理表象。青藏地区通过介绍“世界屋脊”,突出“高寒”的特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既要理解各地区环境差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而且要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的特点的方法,进而能够比较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并且归纳综合出各区域的特征。重点与难点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别; 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青藏地区因高寒所形成的特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难点:西北

3、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的特点的方法,进而能够比较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并且归纳综合出各区域的特征。课 时分 配 共2课时,授 课时 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四大地理区域教案序号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范围及划分的依据。2、运用图片说出四大区域地理景观的差异。3、熟悉秦岭、淮河位置,并说明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能力目标: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爱国热情重点四大区域的范围及划分依据难点结合图片说出四大区域的景观差异: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具准备图片、答题卡多媒体课件学

4、法提示分组合作探究板书设计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交流观察与发现学习借鉴比较与探究比较与探究多媒体情境导入: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地理景观也就有所不同。你能说出这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地理景观的分布及差异吗?教师点拨:P2课本上四幅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请同学们对照P3地图,在四幅景观图片上填写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新授:(板书)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多媒体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将根据各

5、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将我国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诊断提问: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2.我们的家乡枣庄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枣庄市属于北方地区)学法指导: 同学们简单的画个“十字” 型或手写体“X”型,在空白处写上. ,用来记忆四大地理区域。在两条线上标注A.B.C作为区域分界线,在线上填写出主要的山脉并分析各自的划分依据。启发式讲述:同学们刚才描绘的界线A就是季

6、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北段,这里是什么山?(大兴安岭)其实这条界线是由五个山脉组成的,你还能记得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五个山脉是夏季风所能影响的最远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A的确定依据是?(夏季风能否影响)启发式讲述:界线B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B的确定依据是?(气温和降水,也就是气候。)启发式讲述: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几阶梯?(第一阶梯),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这些山脉也是我国哪两个阶梯的分界线

7、?(第一和第二阶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界线C的确定依据是?(地势)教师强调:由此我们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学生观看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图片。 第一幅景观是沙漠,分布在我国的西北。 第二幅景观是林海雪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第三幅景观是高寒牧场,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第四幅景观是水田,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学生在P2课本填写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学生观看地图,在课本上标注A B C三条界线并描画一遍,观察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学生活动:1.界线A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山脉(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8、也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因素。2.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山脉 河流(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我国一月 等温线,也是年等降水量 毫米线穿过的地方。所以界线B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和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4.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学生活动)利用空白纸按照老师的要求描画,标出主要的分界线和区域名称。学生观看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学生得出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学生观看我国冬季气温和降水量图学生得出界线B

9、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学生观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学生得出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通过观看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进行区域划分的必要。通过图片观看和区域名称的填写,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区域地理位置的落实。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实际描画,进一步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圈、点勾、画的学习习惯。结合简单绘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对比,运用头脑分析,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衔接与过渡在学习

10、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比较与探究分析与归纳新授:(板书)二、秦岭淮河一线多媒体展示图片秦岭印象教师讲述: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而绵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中部,冬季阻挡减弱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北上,使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南北橘树的差异橘生淮北则为枳 教师点拨: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还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在它的南北两侧,地形、水文、农业生产

11、、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学生观看图片并注意比较秦岭南北两侧的差异。学生:秦岭是高大而雄伟的山脉,其南北两侧景观差异明显。北侧树木落叶种植苹果,南侧树木常绿可以种植茶叶。学生思考:说说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依据!秦岭淮河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线 带与 带 地区与 地区 流域与 流域河流有无 界线等温线 阔叶林与 阔叶林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秦岭淮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用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归纳,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扩展思维。衔接与过渡同学

12、们,我们知道依据气候和地形差异,划分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每一个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特征,其内部就具有相似性,我们就可以运用综合法来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而不同的区域则能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就可以运用比较法来对比、分析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分析与综合思考与比较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多媒体展示山东省位置图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综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经济、文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并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比较法:是通过对不同区域各地理要素的对比、分析,了解区域间的差异。教师强调:有差别才能进行比较,并且一定要放在同一尺度内进行比较,不同的尺度不具有可比性。一山一水一圣人好客山东欢迎您我家在山东(学生看图活动) 【教师引导和点拨】1.我的家乡在哪里?明确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山东省位于渤海和黄海之滨2.我的家乡有什么?了解主要的地理事物。 有泰山、有黄河、有京杭运河、有文化名人3.为什么?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4.会怎样?发展前景展望。山东省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有广阔的海域,再造“海上山东”,山东的明天会更好!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比较 地形区项目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范围气候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