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81072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3应用物理组 员:方毅、罗烈升学号:201310250120; 201310250121指导老师:孙良良(博士)时 间:2016年5月28日目录PEMFC 的结构3 PEMCD 的工作原理3 质子交换膜4PEMC 的优点4PEMFC 的应用前景5PEMFC 的发展概况6PEMFC 的结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英文简称PEMFC)是一种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 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 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 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

2、极都含有加速电极电化 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工作 时相当于一直流电源,其阳极即电源负极,阴极 为电源正极。如图 1PEMFC 的工作原理图1 燃料电池本质是水电解的“逆”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 电解质,如图2。其阳极为氢电极,阴极为氧电极。通常,阳 极和阴极上都含有一定量的催化剂,用来加速电极上发生的 电化学反应。两极之间是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下:1 ) 氢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阳极 。2)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 1个氢分子解离为2个氢 质子,并释放出2 个电子,阳极反应为:2H-4e-=4H+ E0 = 0. 000 V。23)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

3、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分子和氢离子与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 的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O +4H+4e-=2H O E0 = 1. 234 V 22总的化学反应为:图 21/2 O+ H=HO E0= 1. 234 V222cell电子在外电路形成直流电。因此,只要源源不断地向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供 给氢气和氧气,就可以向外电路的负载连续地输出电能。质子交换膜(PEM)在燃料电池内部,质子交换膜为质子的迁移和输送提供通道,使得质子经过膜从阳极到 达阴极,与外电路的电子转移构成回路,向外界提供电流,因此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对燃料电 池的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

4、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迄今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PEM)仍然是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质子交换膜,具有质 子电导率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PEMFC大多采用Nafion等全氟磺酸膜,国内装配PEMFC 所用的PEM主要依靠进口。但Nafion质子交换类膜仍存在下述缺点:(1)制作困难、成本高, 全氟物质的合成和磺化都非常困难,而且在成膜过程中的水解、磺化容易使聚合物变性、降 解,使得成膜困难,导致成本较高;(2)对温度和含水量要求高, Nafion 系列膜的最佳工作 温度为7090C,超过此温度会使其含水量急剧降低,导电性迅速下降,阻碍了通过适当 提高工作温度来提高电极反应速度和克服催化剂中毒的难

5、题;(3)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醇 等,渗透率较高,不适合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的质子交换膜。Nafion膜的价格在600美元每平方米左右,相当于120美元每千瓦(单位电池电压为 0.65V)。在燃料电池系统中,膜的成本几乎占总成本的20%30%。为尽早实现燃料电池的商 业化应用,降低质子交换膜的价格迫在眉睫。PEMFC 的优点(1)能量转化效率高。通过氢氧化合作用,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 通过热机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2)可实现零排放。其唯一的排放物是纯净水(及水蒸气),没有污染物排 放,是环保型能源。(3)运行噪声低,可靠性高。PEMFC电池组无机械运动部件,工作时仅有

6、 气体和水的流动。(4)维护方便。PEMFC内部构造简单,电池模块呈现自然的“积木化”结构,使得电池组的组装和维护都非常方便;也很容易实现“免维护”设计。(5)发电效率受负荷变化影响很小,非常适合于用作分散型发电装置(作 为主机组),也适于用作电网的“调峰”发电机组(作为辅机组)。(6)氢是世界上最多的元素,氢气来源极其广泛,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 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可通过石油、天然气、甲醇、甲烷等进行重整制氢; 也可通过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生物制氢等方法获取氢气。(7)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技术目前均已非常成熟、安全、可靠。PEMFC 的应用前景一是用作便携电源、小型移动电源

7、、车载电源、备用电源、不间断电源等, 适用于军事、通讯、计算机、地质、微波站、气象观测站、金融市场、医院及娱 乐场所等领域,以满足野外供电、应急供电以及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供电的需要。PEMFC电源的功率最小的只有几瓦,如手机电池。据报道,PEMFC手机电池 的连续待机时间可达 1000 小时,一次填充燃料的通话时间可达 100 小时(摩托 罗拉)。适用于便携计算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的PEMFC电源的功率范围大致在数十 瓦至数百瓦(东芝)。军用背负式通讯电源的功率大约为数百瓦级。卫星通讯车 用的车载PEMFC电源的功率一般为数千瓦级。二是可用作助动车、摩托车、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动力,以满足环

8、 保对车辆船舶排放的要求。PEMFC的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较快,功率密度较高 (体积较小)因此,很适于用作新一代交通工具动力。这是一项潜力十分巨大的 应用。由于汽车是造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大汽车集 团竞相投入巨资,研究开发电动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从目前发展情况看, PEMFC 是技术最成熟的电动车动力源,PEMFC电动车被业内公认为是电动车的未来发展 方向。燃料电池将会成为继蒸汽机和内燃机之后的第三代动力系统。PEMFC可以 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其输出功率密度比目前的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密度高得多, 可达1.4KW/公斤或1.6KW/升。用作电动自行车、助动车和摩托车动力

9、的PEMFC 系统,其功率范围分别是300-500W、500W-2KW、2-10KW。游览车、城市工程车、 小轿车等轻型车辆用的PEMFC动力系统的功率一般为10-60KW。公交车的功率则 需要100-175KW。PEMFC用作潜艇动力源时,与斯特林发动机及闭式循环柴油机 相比,具有效率高、噪声低和低红外辐射等优点,对提高潜艇隐蔽性、灵活性和 作战能力有重要意义。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海军都已经装备了以 PEMFC 为动力的潜艇,这种潜艇可在水下连续潜行一个月之久。三是可用作分散型电站。PEMFC电站可以与电网供电系统共用,主要用于调 峰;也可作为分散型主供电源,独立供电,适于用作海

10、岛、山区、边远地区或新 开发地区电站。与集中供电方式相比,分散供电方式有较多的优点:(1)可省去 电网线路及配电调度控制系统;(2)有利于热电联供(由于PEMFC电站无噪声, 可以就近安装, PEMFC 发电所产生的热可以进入供热系统),可使燃料总利用率 高达 80以上;(3)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的影响比较小;(4)通过天然气、煤 气重整制氢,使得可利用现有天然气、煤气供气系统等基础设施为PEMFC提供燃 料,通过生物制氢、太阳能电解制氢方法则可形成循环利用系统(这种循环系统 特别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使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 PEMFC 电站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均很好

11、。国际上普遍认为,随着燃料电池的 推广应用,发展分散型电站将是一个趋势。PEMFC 的发展概况PEMFC 研究开发领域的权威机构是加拿大的 Ballard 能源系统公司。 1989 年,该公司在加拿大国防部资助下,从美国国防部购买了燃料电池技术。经过十 多年的研究开发,成功地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PEMFC。1994年以来,Ballard公 司先后与奔驰、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著名汽车公司合作,开发出多 种 PEMFC 汽车。从1997年起,Ballard公司与奔驰、福特等公司共同投资建立了 PEMFC发 动机公司,在温哥华和多伦多,年产20万台电动车发动机的两个生产企业已在 建设之中,计

12、划2003年把PEMFC电动车正式推向市场。Ballard公司还与美国、 法国的大型供电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合资企业,生产 250KW 级分散型 PEMFC 电站 设备。这些公司的建立标志着 PEMFC 氢能源系统已走出实验室,进入了加速产业 化的阶段。在美国,Plug-Power、H-Power等公司生产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5 10KW PEMFC 小型电站已经投放市场,这种电站适用作家庭电站、应急电源、不 间断电源。除美国、加拿大外,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以及一些著名 跨国企业也加入了研制PEMFC系统和PEMFC电动车的行列。自2000年下半年石 油价格问题引起各国严重关注以来

13、,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都大大加强了对燃 料电池技术商业化的投入,仅美国能源部的研究经费预算就超过 1 亿美元,大大 超出前一年度的预算;而且,研究重点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导向,如:相关材料部 件,应用开发,行业标准,环境配套,发展战略,市场策略等。在我国,PEMFC和电动车被列入“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氢能的规模制 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也已入选200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 目”。 PEMFC 电动车还被列为面向产业化的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攻关专 项和上海市“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0 年,山东东岳集团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氯碱用全氟离子膜、燃料电 池膜实现国产化。历经8年科研攻关,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 与此同时,“东岳”完成的用于制造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磺酸树脂离子膜的年产500 吨的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解决了氢燃料电池生产的重大瓶颈,我国由此成为 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