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喜花最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8099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纸喜花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剪纸喜花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剪纸喜花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剪纸喜花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剪纸喜花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纸喜花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纸喜花最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剪纸喜花学科美术上学时间9.25学时1学时上课班级5执教者李程教材分析剪纸喜花是浙美版第七册第十六课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掌握了剪纸的某些基本技法。对于可以动手操作的剪纸课拥有较高的爱好。本课的专家的不是单纯的一种剪纸技法课,而是让学生理解喜事风俗,理解喜花的特点、含义,掌握简朴地在双喜字字形上有变化和装饰的喜花纹样。教学目的、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氛围,理解老式婚礼庆典中的喜事风俗,理解喜花纹样的色彩造型、用途及含义。2、剪简朴的喜花纹样。3、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热爱祖国老式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喜事习俗,用折剪法剪一种好看的喜花纹样。难

2、点:理解喜花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色,剪出一种有特色、有含义的喜花纹样。教具准备(学生)红色手工纸、剪刀等。(教师)课件、喜花作品、剪刀、红色手工纸等。教 学 预 设点 评(一)情境导入1.教师播放土家族、苗族姑娘、小伙结婚喜庆场面的录像,并提问:场面热闹吗?不知人们注意到没有,每同样嫁妆上面都贴有什么字?2教师简介土家族、苗族结婚贴对联、贴“双喜”的习俗;婚嫁时贴“喜”字在土家族、苗族地区是必不可少且颇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一般贴“禧”字(课件展示“禧”),是表达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囍”字(课件展示“囍”),意思是喜上加喜。由于嫁妆是要运到男方家,因此上面一般也贴双喜字。

3、3.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剪剪喜花,揭示课题剪纸喜花。【设计意图:视频导入直观,创设学习情境,通过猜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二) 欣赏讨论1展示“囍”字剪品,分析其构造特点。()比较“喜”字与双喜字的异同。规定学生仔细观测,并提问:这个喜字与我们所学的这个“喜”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就是两个单喜字简朴地连在一起呢?(2)教师小结:这个“囍”字,是我们民间的老百姓集体发明的字,它不是简朴地将两个单喜字连在一起。它还根据剪纸作品讲求虚实对比恰当,图纹简洁且互相连接不断开的特点,把断开的笔画进行了连接,有些反复的笔画进行了简省。不仅如此,我们看,这个囍字在构造上还具有什

4、么特点?2.探究双喜字的剪制措施教师小结:“囍”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而这半个囍字,就是“喜”字也具有左右对称的特性。我们本来学过,像这种对称纹样,我们可以如何来剪?(将纸对折来剪)那这个字对折一次话,就只要剪多少喜字了?再对折一次的话,我们就只要剪多少喜字了?(半个喜字。)(三)技法指引教师告诉学生,虽说这双喜字笔画较多,但却有规律可循,发现了之后要剪出双喜字就易如反掌了。看谁眼力好,能发现。(教师点课件,略加提示:你们看,这半个喜字一共有几种缺口?左边几种,右边几种?先哪边,再哪边?)学生通过观测发现了诀窍。教师趁势把根据这个诀窍编成一首比较好记的儿歌用课件逐句显示:剪双喜,不用愁,核心剪好

5、七道口;先剪右边三道口,再剪左边一道口;绕回右边剪两口,左边一剪喜成功。师生再一起齐读儿歌。然后学生念口诀,教师示范剪一种“囍”。(学生边念,教师边剪边解说,同步提示:在剪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开口边,并尽量注意一下笔画的粗细、间距合适。)(四)学生实践1.课件展示作业环节。环节一:将纸对边折两次并抹平。环节二:念儿歌,剪双喜。(剪双喜,不用愁,核心剪好七道口先剪右边三道口。再剪左边一道口。绕回右边剪两口。左边一剪喜成功学生剪的同步,教师提示:先把纸对折两次,没有把握的同窗可以先勾画一下,记住了口诀的同窗可以念儿歌直接剪,千万要注意!不管你画不画,都一定要找准开口边,从开口边剪起。如果弄错了方向,剪

6、出来的就不是这个双喜字了。因此一定要记住开口向右。环节三:整顿展开,粘贴平整。.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引。.展示作品,并将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五)拓展1、教师表扬学生们的体现,并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同窗们真能干,一下子就学会了双喜字的折剪措施,剪出了这样多美丽的“囍”字,特别是对,居然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内剪出了X个成功的“囍”字,真了不起!还没剪完的也不用着急,我们尚有一种更好的体现机会。刚好今天,我有一种朋友带着喜糖来找我,说她打算下个星期结婚,买了许多家电,要我帮忙剪几种“囍”字。看人们“囍”字剪得那么好,教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人们,你们乐意帮这个忙吗?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进一步提出规定,

7、这喜糖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我这个朋友她喜欢与众不同,像这个一般的“囍”字她不喜欢,她想要几种有特色的“囍”字。因此要请人们动点心思,剪出几种变化的“囍”字。、AI课件展示教师、民间艺术家和同窗们多种变化的“囍”字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并规定学生分析它们重要是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化、(教师的这几种“囍”重要是在口字和笔画的形状上进行了变化。如左边这个“囍”就把口变成爱心,表达心心相印:右边这个又是把口变成了两个可爱的娃娃。而民间艺术家的这几件剪纸作品,则是在“囍”字的周边加上了某些吉祥纹样,像象征百年好合的鸳鸯、莲花呀等等,表达对新人的一种美好祝愿。)2、教师分析“心形双喜”的折剪措施,并引导分析“

8、娃娃双喜”的变化措施。像教师和同窗们剪的这几种变化的“囍”字,在剪的时候同样根据儿歌先右边剪三道口,再左边一道口,又右边两道口,左边一道口。只是在剪左边的这道口时候,把它变化一下,例如说剪成一种心形或花形等等(教师边讲边演示),并且我们还可以就在我们本来的剪的双喜字上进行变化呢!像把这种规整的笔画稍加变化(演示剪圈一点的在笔画上挖剪爱心)看,这不是显得活泼多了?再看,把由于时间关系还没剪玩的双喜字,像这个多余部分还没剪掉,我们干脆再给它添剪上一片叶子或一条小鱼儿来进行装饰美化。你们看,是不是很有趣?、分小组竞赛完毕装饰任务。教师总结并鼓励:这其中的变化是无穷的,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大胆体现吧!教师

9、相信人们一定会变化出更美丽的双喜字来!哦,别急!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分工(展示冰箱等电器图片):红队的同窗负责给冰箱设计双喜字:黄队负责给电视机设计双喜字:蓝队负责电脑:绿队负责洗衣机。这一次我们不是比哪一队剪得多,而是比哪一队剪出的双喜有变化,有创意。人们可以互相商量、讨论、合伙,看根据家电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选用什么颜色的纸,怎么变化这个双喜字会比较好看。剪好后来请先把它帖到合适的底板上(拿出底板并发给各队),然后再贴上来。好!充足发挥你们的发明力吧,看哪一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杰出地完毕设计任务。(五)展示,评价1、将学生自己设计的作品戴在身上,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从体现措施,

10、色彩上说)、推荐自己的作品,说说都运用了哪些元素?3、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创作(六)小结,拓展孔雀羽毛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点线面来画画孔雀的羽毛,并将孔雀羽毛上的花纹变形、反复、聚散、大小、叠加等排列组合的变化进行装饰,装扮自己和周边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尚有诸多跟孔雀羽毛有关的艺术品,像教师手中的孔雀纹样的十字绣等,但愿同窗们回去后尝试用多种造型手段,像折纸、剪纸、泥塑等措施来体现孔雀的美丽!板书设计 美丽的孔雀多媒体 造型:变形、反复、聚散、大小、叠加 作业展示 总评美丽的孔雀教学反思美丽的孔雀是浙美版第五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体现的范畴。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学习了神奇的大公鸡、动物身

11、上的斑点、初步结识了多种线条及线形的变化。本课内容通过观测发现孔雀羽毛的美,用油画棒和水粉的形式体现花纹图案,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体现美、发明美,并尝试美化生活。学生通过观测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并根据孔雀羽毛的特性进行装饰,装扮自己和周边的事物。整节课我是通过感受、观测孔雀羽毛,寻找、探究孔雀羽毛,欣赏、感悟孔雀羽毛,想象、创作孔雀羽毛,展示、评价孔雀羽毛,到最后小结、拓展孔雀羽毛6个环节展开。在寻找、探究孔雀羽毛的环节,学生可以不久的说出孔雀羽毛有椭圆、圆、羊蹄形形状以及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褐色、紫色、蓝色等常用的颜色。学生在画孔雀羽毛的造型时,我采用的是直接用黑色油画棒的

12、方式画,也是为了之后的涂一涂水粉颜料-孔雀蓝而准备的,可问题就是学生在用油画棒画出孔雀羽毛上的“伪眼”之后,那一根根细细长长的羽毛很难用油画棒画出来,会浮现一根根羽毛重叠在一起,尚有个问题就是那细细长长的羽毛学生画不长,画不出那种柔美感,这个是我要思考的问题。而之后涂一涂孔雀羽毛的颜色,重要是让学生摸索孔雀身上的一种美丽且特殊的颜色孔雀蓝,这一点学生可以较好的操作,并能剪出自己画的孔雀羽毛,贴在我准备的孔雀身体上。而之后欣赏、感悟孔雀羽毛的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并通过课件播放根据孔雀羽毛设计的事物:孔雀羽毛扇子、孔雀羽毛项链、孔雀羽毛戒指、孔雀羽毛发夹等使学生明白将孔雀羽毛上的花纹变形、反复、聚散、大小、叠加等排列组合变成了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作,我为学生准备了发夹、发箍、皮筋、绳子、别针等材料,学生可以运用孔雀羽毛较好的把它们装饰起来。进一步对孔雀羽毛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案的装饰美感。但是还是有许多局限性之处,在活动最后“收尾”部分较潦草。过渡语句组织还不够完美。上学时点评不够到位。如:有个别学生还是画不到位。我没有及时指出。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借鉴好的教学措施,争取在后来的每一堂课上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