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8086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向太空的航程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授课班级:高一(9)班授课时间:授课人:张怀新节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2、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3、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2、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2、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教学难点】1、掌握新闻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学习写作新闻。2、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1我国从古至今对飞天的梦总是抱有很深很浓厚的憧憬,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 几千年来, 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这个梦想终于在年月日得到了实现。 这一天可以说是全国上下万众瞩目的一天,也是我们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虽然不久前“神舟”六号也已经发射成功,但还是让我们重温一下年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二、作家作品贾永、

3、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解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语双关,既是对“神五”发射过程的记录,也是对中国航天发展史的叙述。三、写作背景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也只有到了今天, 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 科技水平的提高, 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 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 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 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四、课文分析、让学生展示图片、资料,谈论“飞天”。、师生互动,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

4、讨论:教师:新闻一般分为几部分?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教师: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那么,本文的导语是什么?告诉我们了什么?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即年月日“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5、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教师: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2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 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一些背景材料, 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州”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 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

6、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 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教师: 同学们, 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根据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文章的结构,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的事件?(提示:按照时间顺序。)参考答案: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年中

7、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教师: 和开头一样, 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 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 “一篇全在结局”之说。 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五、问题探究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明确:3用精确的时

8、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特点。如:年月日时分, “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时分许,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 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 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 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

9、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 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对于满足读者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 也使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3、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 本文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六、课堂小结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 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飞天第一人万户到年月“神舟”五号的成功升空, 中国的航天路不可谓不漫长,漫漫长路中困难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总算走过来了,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力会更强,未来蓝天上将会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有很多的飞机上都写着“ MADE IN CHINA”!这也需要同学们的努力!七、作业布置练习写一则新闻。八、板书设计4发射现场回顾航天历程发射现场九、教学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