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80861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然选择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的必由之路杨 军“精一、强二、优三”是金州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第三产业是涉及众多行业的产业集群,如何优化,需要进行认真探讨。笔者认为,做强旅游产业是实现“优三”,建设国际旅游城的必然选择。一、做强旅游产业的必要性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旅游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当国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急骤爆发,促使资本向旅游行业流动,带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关机构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国民休闲时代即已到来,截至去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4300美元。近几年,国内自驾游、乡村游等众多旅游方式的出现和火爆程度,已经

2、验证了这一结论。旅游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综合性、牵动性是旅游行业的本质属性。对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保险乃至物流业的发展发挥着助推和粘合作用,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革命后的产业调整中纷纷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即所谓“国家休闲时代”的到来,使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杠杆。发展现代旅游业是国家倡导的主要产业之一。我国从战略上正在进行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鼓励发展旅游产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道路和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3、国家法定休闲假日的增多,国民休闲旅游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目前,国民年均出行的次数仅2次,距日、韩国民年均出行8次的频次,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按全国人口平均出行增加6次,每次平均消费1000元人民币,年消费总额的增加将达到7万亿以上,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我国正处在国民休闲时代已经到来,国家休闲时代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未达到40%,距欧美等发达国家的70%还有翻倍的增长空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酒店、餐饮、商业购物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又是我区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完善的自身需求,资本向旅游产业倾斜是必然趋势。尽管旅游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位条件、自然条

4、件及相关产业配套的依赖程度较高,真正把旅游产业做强还有待于对区域的综合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二、做强旅游产业的可行性金州新区是东北地区最具开放活力的经济先导区,发展旅游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从区位优势上看:我区是大连城市北拓的主城区之一,扼黄渤两海,是东北、内蒙古及环渤海地区的中心旅游目的地之一。亦是俄罗斯、日本、韩国目标群体关注的热点旅游区域,还是港、澳、台游客进入东北旅游市场的桥梁和跳板,客源市场巨大。陆、海、空交通十分发达,随着哈大高铁、丹大铁路,滨海大道的开通,时空距离相对缩小。新机场、邮轮母港,跨海大桥的建设,新区城市化的推进,与母体城市的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大

5、连大旅游格局的构建,我区必将成为大连城市旅游的核心功能区。从资源优势上看:我区拥有黄渤两海,岸线长达285公里,岛屿、岸滩、奇石、山岳、乡村等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古城、遗址、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底蕴丰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滨海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及国家5A、4A、3A级等国字号旅游景区。特别是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经过多年的打造,已经逐渐显现出产业的聚集效应,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滨海度假旅游休闲目的地。从产业基础上看:已经基本形成了滨海休闲度假型、山岳历史文化型和都市农业休闲型三大产业链条。目前,在建和新开工建设的旅游产业

6、项目的总投资已经接近千亿级水平。随着万达影城、世茂嘉年华、玉兔岛、莱茵海岸等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产业的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旅游目的地的丰富度、美誉度及知名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全区已有星级宾馆22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8家,二星级7家),旅行社12家,创建了6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特色旅游街道、14个旅游专业村、19户星级农家乐。2010年,新区获大连市(区、县)旅游工作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还获评全国首批32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了努力把金州新区打造成大连旅游名城的核心功能区,中国生态旅游的国家示范区,东北亚滨海休闲的重要承接地的发展思

7、路。实现旅游产业投入超千亿,年均接待游客超千万,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超百亿,在大连旅游产业发展中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本目标。做强旅游产业的综合优势虽然很明显,但也应该看到当下存在的不足。一是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滨海重、内陆轻,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滞后,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星级厕所、游览步道、标识体系明显不足,制约了相关项目的市场体系建立;三是产业结构存在缺陷,淡旺季明显、过夜游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旅游消费过低,下游产品不足。这些都是做强旅游产业过程中应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三、做强旅游业应把握的重点如何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产业优势,需要我们在把握重点上

8、下功夫。1、 政府主导,把握三大环节一是通过政策调控,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发展。强化主导产业的发展力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科学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在延续现有的旅游以奖代补激励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实施意见”,规范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通过项目前置审批或集体会商的办法,鼓励度假酒店集群、商业购物项目等先期发展,为过夜游、度假游提供设施保障,增加旅游消费含量,避免项目体系的畸型发展。还可通过政策引导,向“蓝色国土”要效益,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品,形成水路并进的产业格局。二是通过规划编制,确保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改变目前滨海重、

9、内陆轻的格局。通过产业规划的控制,使山岳景区、乡村景区快速发展。通过专项规划,使旅游景观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形成适应旅游市场体系建立的产业体系。三是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全区大配套建设过程中,兼顾旅游通道、给排水的考量。在农田水利建设和公共绿化过程中,兼顾休闲景观的形成。加大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标志标牌系统和区域旅游交通设备的财政投入,对事关全局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行资金支持。通过逐步打造,使区域旅游产业实现点、线、面连通。2、 突出重点,做强三大产业滨海休闲度假型、山岳历史文化型、都市农业休闲型三大旅游产业是我区依托资源优势,实现自然、历

10、史、人文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整合的主体产业,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优势和发展前景。滨海休闲度假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黄、渤两海的岸线资源优势,通过滨海旅游精品带的打造,形成滨海度假、水上娱乐旅游项目的高度聚合,在形成东北亚海滨休闲重要承接地的自身承载功能的同时,为开发区、金州区两个主城区及小窑湾、装备制造、临海工业、冷链物流、金渤海岸、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相毗邻功能园区提供商住、旅游的功能配套,形成旅游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互补,为做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支撑。山岳历史文化型产业的发展,应该以大黑山为突破口,实行 “以山带城”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大黑山是城中之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风

11、景名胜区,自身承载着金州古城丰富的文化要素,具备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在新区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上,将发挥“轴承”作用。通过对核心景区山门、游客集散中心、观景平台、游览步道等基础配套功能设施的完善,形成山水相依的“五大景群”,在拉动客源市场的同时,使宗教文化、遗址文化、古迹文化得到复苏,进而带动金州古城及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景点的客流量,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属于新型旅游产业,我区虽然具有发展的产业优势,但起点低、聚集效应差,缺乏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市场的拉动力不足。下一步,应该在全区大规划保留的农业区域内,通过片区式规划,特色核心项目牵动,与旅游农贸大集、旅游专业村

12、的改造相结合,着力打造乡村湿地、大地景观、农耕文化园、渔港餐饮购物相对聚集,功能相对完备,文化特色鲜明,农村风情浓郁,对旅游市场极具吸引力的都市农业休闲产业集群。3、借助科技,搭建三大网络平台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国家旅游局提出利用十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走在全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建设的前列。北京、杭州、无锡等城市率先响应,提出了各自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举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旅游方式。让旅游插上科技的翅膀,已经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局已与区科技局、市旅游局联合,率先在农村开展“无线乡村”的试点工作,迈开了“智慧旅游”的第一步。从建设国际旅游城的需要出发,当前,我们应该做好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网络服务、旅游网络管理三个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为大连争取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奠定基础,为全区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营销、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支撑。在进一步完善营销、管理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快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区域旅游网上查询、虚拟景区游览、票务、食宿预订和网上电子商务服务。通过网上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景区、商业、交通、金融、保险、物流等行业的综合服务效应,促进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的协调发展。(作者系金州新区旅游局副局长、负责人)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