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808397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观点快递:学校的育人职能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汲取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立足新的实践,对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授业传道,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2、。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与此相应,学校的育人职能,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基于对课程教学、学校教育、人的德行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思想家对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课程教学担当育人职能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阐述殊多。在中国,古老的六艺之教,本质上亦即德行之教。在西方,柏拉图等古代先哲同样开启了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内在关系的思想传统。近代科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则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主张,宣称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明确指出:道德的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

3、切教学之中,并在一起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式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思想史上这些丰富的论述,尽管各有瑕疵,但其中于课程教学于知识传授中谋取人的德行发展的思想,则逐渐凝淀为教育学中不易的基则,也为我们当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反复的智慧资源。建国以来的实践形态建国以来,我们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加强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就高校思想政治

4、课程建设问题正式颁布了进40份专门文件,一些关于高等教育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教育文件中,也大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作出过明确论述。在关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不少的文献还从更开阔的视野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加强各门课程都有育人之责,所有教师都应该教书育人。1987年5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觉得,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指出:“要按照各个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解决好为谁服务是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课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去。自然学科课程的教

5、学要注意讲述本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把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同阐明本专业的理论、方法科学得结合起来,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统一起来。”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建设的同时,也特别指出:“要发挥个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在这些文献指导下生动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我们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积累了丰富

6、的实际经验。去年10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继承传统,总结经验,同时立足于新的实践,再次明确了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概括了各门课程在实现育人功能中的不同定位。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荣辱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这些论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

7、课程育人要求落实意见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应该自觉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性,牢固确立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观念,消除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应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等关系,坚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加强针对性、说服性和实效性。落实意见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还有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在强调

8、专业课程真正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不能落如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怪圈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历中,曾经由于对专业课教学要发挥育人功能的片面、机械理解,出现过物理教员讲“坏思想象磁场,是去不掉的”、地理教员讲“山川河流都是有阶级性的”、数学教员讲“数学题可以分成进步分子,中间分子;最难的题目就是顽固堡垒”等庸俗的、错误的联系方式,既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也损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上。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基础上对人的价值引导,离开真理的力量,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

9、可依托的载体,这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日本著名教育学者小原国芳曾将不了接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斥之为“一种虚伪的教学”(日小原国芳著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页),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在脱离了真理性的同时无法实现教学的价值性。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还应该牢牢建立在对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同意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决心设计。曾任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LBoyer)曾经“内涵的主修丰富的主修专业(theenriched-mayo

10、r)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博耶此论,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应当也是有所启迪的。落实要求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更要即使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智。其中,尤其应该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监视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此外,。还应该重视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老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