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08078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全卷满分为100分,时间为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0分)1.请将下面的成语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读下面的语段,完毕(1)(2)(3)小题。 (3分)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离壶口瀑布足足尚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了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贱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仿佛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憾天动地,包容万千。()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2、1分)弥 屏(2)找出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分) 改 改 (3)根据语境回答语段中“弥漫”这个词语的含义。(1分)在横线上仿写前面的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语意连贯。(2分)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她,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失意日子里的一把雨伞,无私地为你阻挡生命的风雨;朋友是 ,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1)秋天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2)通过全班同窗热心的协助,使她不久适应了新的环境。“近日,有新闻报道,韩国学者称中文是韩国人发明的,并且欲把中文申请为世界韩国文化遗产。”看了这则报道,你的心情如何?你会对韩国学者说些

3、什么?(2分).名著阅读。(2分)“墙角的花, ,天地便小了。 ”上述诗句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在横线上补全诗句,并分析诗所涉及的哲理。7文言诗文默写(7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夏蚊成雷, 。(4)李白把明月人格化,体现对友人王昌龄不幸遭贬得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5)“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旷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的“ , ”则体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怀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

4、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4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

5、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值:适逢,碰上。胡:国内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败:毁弃。既:已经。汝:你。遂:于是,就。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并:都,全。8解释加点字的词。(2分)下车引之不忍委之9.翻译下列句子。(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吾今死矣,子可去。10元方从哪些方面去辩驳她爸爸的友人的?(分)11.本文体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觉得她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见解。(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一定会记住直到8岁,每个周日我都和奶

6、奶一起在花园中度过。南瓜蔓是我的最爱,由于它细小的卷须伸展开来,缠绕着棚架,就像紧紧握住棚架的纤细手指,看起来那么无助。我感觉它们需要我的协助,因此常常坐在地上照顾它们。奶奶也会坐在凳子上,像我同样仔细地照看她的番茄。“奶奶,”有一天我问,“我该把这些小黄花都摘下来吗?” “为什么你想摘下它们?”她轻声问道。 “我觉得花儿会招来害虫,虫子会吃掉它们。” “不会的,亲爱的,”她微微一笑,“不久这些花儿就会变成南瓜。” “真的?” “等着瞧吧。不久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就会变得非常神奇。记住我的话。” “小东西也会变得神奇?”我反复道。 每个周日,我都到花园里查看南瓜蔓,每一次都看到长出的南瓜又多了。

7、 “南瓜长出那么多,是由于我照顾得好吗?”我问。 “是的,”奶奶说,“只要悉心哺育,美好的事物就会成长。记住我的话。” “只要悉心哺育,美好的事物就会成长。”我反复道。 从此我对南瓜的照顾越发周到,随时摘除枯叶,有的瓜蔓偏离棚架, 我就把它挪近些奶奶就是这样侍弄番茄的。后来有一种周日,我看到她拿着大剪刀,把一条番茄枝整个地剪了下来。 “奶奶!”我惊骇地捂住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株番茄不够强健,支撑不了两条长满果实的大枝,”她说,“必须剪掉一枝,才干让另一枝长得更好。” “将来有一天,你也许要做同样的选择。”她说。 “什么意思?我也要把什么东西剪掉吗?” “不,亲爱的,”她笑出声来,“

8、你也许需要做出决定,由于有时你必须放弃什么。” “我一定会记住。”我说。一连几种月,每个周日我都去看南瓜长势如何,每一次都欣喜地看到南瓜又变多了。直到有一天,不再有新的南瓜长出,然后再过几星期,南瓜全都不见了它们被摘走了。“奶奶,我的南瓜怎么了?”我含泪问她,“它们怎么不长了?它们去哪里了?” “就该这样,亲爱的。万物有生必有死,没有什么能永生不死。” “可是我把它们照顾得那样好。”“没错,”她说,“但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也该记住这个吗?”“是的,”奶奶说,“季节会变化,但是一切消失的事物,都会被新的事物取代。” “我一定会记住。”我说。我开始照顾其她的植物,但是有一天我终于对奶奶承认:

9、“我真的想念南瓜。”我接着说:“奶奶,我们让爸爸建一种温室怎么样?那样一年到头都可以种南瓜了。”“我不懂得,”她说,“也许我们应当等待种南瓜的季节来了再种。”“为什么不试试呢?我去找爸爸好吗?求你了奶奶。”“我想可以试试。”她答道。爸爸批准了。下周我来到花园,发现温室已经建好。最妙的是,温室里搭好了棚架。 我们把南瓜种在一侧,番茄种在另一侧。时间一种星期一种星期地过去了,南瓜的长势越来越好,番茄也很棒。后来,南瓜开始成果了。 “奶奶你看,”我说,“我有了一种小南瓜,尚有几百朵花,收成肯定比此前更好。”“你的主意真棒。”奶奶说着,握了握我的手。 “奶奶,”我说,“我想你应当记住。”“什么?” “

10、如果你真想做什么,总会找到措施。” 奶奶转过头看着我,在她眼中看得到星星点点的泪花,一时间我觉得她要哭了,但是她笑起来,我从没见她笑得这样灿烂。她轻轻地摇摇头,再次紧握我的手。“谢谢你,亲爱的,”她说,“我一定会记住。”1.结合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标题中“会记住”的内容,并说一说这些内容有什么共同点。(3分)1文章重要采用哪种人物描写措施?有什么作用?(3分)4文中两个划线句都是“我”反复奶奶的话,删去好不好?为什么?(分)15奶奶为什么会含着泪笑着说“谢谢你,亲爱的,我一定会记住?”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描绘奶奶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16.文中的“奶奶”是如何一种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11、(2分)17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那些启示?(2分)(三)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分)兰草小时候,常常遇到某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爸爸。爸爸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爱慕,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但愿她们像兰草同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爸爸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待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

12、归校,我们急于理解学校的受灾状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洁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目前展目前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仍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芜,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也许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

13、中竟尚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种圆形的大花台,周边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但是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某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服的花园中,兰草遵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路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n)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但愿。18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体现了兰草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体现了作者在不同步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