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0722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1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07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天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典例在线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这一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B悠扬的琴声是由共鸣箱的振动产生的C不能听到真空罩中的手机铃声,说明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参考答案】B【知识补给】声音的产生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式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

2、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跟踪练习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人说话或唱歌是靠人的_振动,进而引起周围的_振动,直至传到我们的耳中,引起鼓膜_,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引起听觉。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某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在吊着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

3、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填序号);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是 (填序号)。试题推荐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能传播声音,固体不能传播声音B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声源、传播声音的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中遇到墙壁的阻挡就停止传播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呼叫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的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交谈如图所示,完全

4、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_响,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方式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

5、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参考答案跟踪练习声带 空气 振动 听觉神经【解析】人说话或唱歌时声带振动产生声音,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 【解析】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和光的相同点是声音和光都具有能量;不同点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试题推荐B【解析】解决

6、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B符合题意。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说明物体振动而发声,C不符合题意。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

7、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D不符合题意。 会 空气 不会 不会 介质【解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不会达到相同的结果,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由题干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1)固体能传声 (2)金属更容易传声 (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或手阻碍了线的振动) (4)不能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