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80694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新建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辉峰碳材料有限公司4、法人代表:*(董事长)5、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6、建设地点:*省*县工业园区7、建设规模:形成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能力规模工厂。8、建设周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9、主要建设内容:生产车间、仓库、化验室、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以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相关设备和其它水电等配套设施。10、项目申报单位:*碳材料有限公司1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150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350万元。12、资金筹

2、措:项目总投资额4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50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企业生产所需流动资金按设计生产能力和企业近年来经营水平测算需要投入1200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企业年生产能力可创销售收入5115万元,总成本3068.27万元,年总利润1596.7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9.02%,财务净现值NPV:4494.15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IRP:4.64年(含建设期),总投资收益率36.71%,资本金净收益率27.53%,国家收益分配比重19.52%,就业效果指标0.028人/万元,单位投资占地7.67m2/万元。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

3、制依据 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一词经常在媒体中出现。生产锂电池的企业不断涌现,更多的投资家正跃跃欲试。锂电池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材料学界、物理学界和化学界同时对石墨嵌入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锂等金属元素可以嵌入到石墨层间,形成石墨嵌入化合物。1990年,日本SONY公司研制出了锂电池并开始实现商品化,在二次电池的历史上实现了一次飞跃。目前我国已成为小功率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地,在锂电池相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也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已经或即将实现产业化。信息、能源和环保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关心的主要课题。二次电池对三个问题的解决都起着关键作用。

4、锂电池是最新型的二次电池,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全球锂电池的销售额已超过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电池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从信息产业(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到能源交通(电网调峰、电动车辆),从太空(卫星、飞船)到水下(潜艇、水下机器人),锂电池在本世纪作为主要的二次电池,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人类造福。锂电池必须用特种碳素石墨材料做负极,特种碳素石墨就是其最好的负极材料,而目前只有国外的极少数公司才能够生产,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负极材料-特种碳素石墨项目早在九十年代列为国家“863”研究示范化项目,其产业化项目已于1999年7月被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确认为“

5、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其生产技术已成熟。根据上述资料以及*辉峰碳材料有限公司现阶段生产水平和产品结构。项目单位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源,决定在*县工业园区新征工业用地50亩,新建一条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从而不断满足快速发展的锂电池市场需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政策依据与技术依据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以及*省、宜春市的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第三节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本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投资者具备了设计、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

6、理经验,并培养了一批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本项目建设投产后,依靠规模效应可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根据投资者原公司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本项目的产品销售前景广阔。综上所述,新建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已具备了较有利的条件,项目建设投产后能在较短时期内收回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较强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度高,有建设价值。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1.0名 称新建年产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2.0建设规模吨/年11002.1厂房面积200003.0年生

7、产时间天3124.0产品方案4.1锂电池负极材料吨/年11005.0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5.1供 水吨/年900005.2电 力万度/年19506.0劳动定员人1207.0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亩508.0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31509.0项目流动资金投入万元120010.0项目总投资万元435011.0年销售收入万元511512.0其它税金及附加万元449.9413.0年利润总额万元1596.7914.0财务评价指标14.1投资利润率%36.7114.2投资利税率%47.0514.3盈亏平衡点BEP%40.0014.4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9.0214.5财务净现值NPV万元4494.1514

8、.6投资回收期IRP年4.6414.7资本金净收益率%27.5314.8国家收益分配比重%19.5214.9就业效果指标人/万元0.0281410单位投资占地/万元7.67第二章 项目背景发展高科技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锂电池自1990年问世以来,因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锂电池以其它电池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许多领域,大家熟知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等,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该电池应用于军事用途。应用表明,锂电池是一种理想的小型绿色电源。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 LiCoO2

9、 ,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锂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通过碳中间项加工,高温提纯达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能量需求的增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太阳能转换成能量是必经之路。锂电池的用量越来越大,锂电池所需的碳材料将随着市场的增加而增加,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有色金属、航空航天环保、核工程的

10、高科技材料,是国防武器生产不可替代的材料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国防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明显增加。由于目前锂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及装备水平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决定利用已掌握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和装备以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建设计划。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 电力供应*县是首批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近二年*县电力公司对全县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并与南昌大电网连接,22万伏变电站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项目区内有专用电网体系,电力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按工程设计的要求,新增5000KVA的电力容量,可确保项目建设用电安全和稳定。第二节

11、其它建设条件一、*县地理位置及气候指数*县位于*省的西北部,地处于东经11445-11533,北纬2834-2852之间,属东八时区,全县辖区面积为16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米。*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多年平均气压:1009.6Hpa。2、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7.2,3、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累计最小相对湿度:12%。4、风速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历年实测最大风速成为19m/S,夏季主导风为南风,冬季主导风为北风及东北风。5、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6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55.3(20蒸发器)。

12、6、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0260天。7、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775.7小时,平均每天5小时左右。二、交通、通讯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县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距港口城市九江120公里,邻320国道、昌樟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县通讯发达,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发展迅速,先后有移动、联通、铁通、广电在*县设立机构,开办通讯、因特网宽带业务,为项目生产提供了信息支持。三、社会经济状况*县地阜物华,素以“贡米产地、优质米之乡”、“毛竹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而闻名。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集中”、“三个转变”的工作要求和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

13、方略,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心圈廊”战略部署,坚持 “强工业区、兴旅游县、造后花园”的发展思路,围绕实现“*在全省率先崛起站前列”的奋斗目标,大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埋头苦干,奋力争先,全县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10亿元,比2005年增长18.45%;财政总收入完成2.37亿元,比2005年增长26.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6.11%,实际利用外资4125万美元。 *县先后获得全省 “综合经济先进县”、“发展工业先进县”和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四、*县工业园区发

14、展状况工业园区经济在工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强力的支持作用。目前,园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10家,投产企业64家;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0.16亿元;2005年全年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占全县GDP近1/3,上交税收4508.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近1/4。鼎盛、恒昌二户企业纳税超千万元,另有11家企业税收超1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2.18万人。2005年全年用电量达1.139亿度,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81.36%,已经形成纺织服装、食品、机电、医药化工和以竹木、砂轮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开发区先后获得了*省十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崛起发展专项奖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省民营科技园等称号。五、项目建设与生产技术的保障条件*辉峰碳材料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客商李忠文和李辉峰先生(自然人)共同投资创建的,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专业化锂电池负极材料新企业。该公司技术力量主要依托*辉峰碳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有二十多年从事碳素生产的企业,完全可以独立承担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技术要求;新建11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充分利用当前新技术和公司现有技术人员的优势,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研发力量,密切跟踪国际上本行业产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