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0652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自己试一试》《亡羊补牢》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读懂这个故事,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多读,读中感悟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首先就要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才能理解故事。 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1自由读,圈出生字词,划出自然段。2小组合作读,纠正读音。3小组比赛读,互相评价。4师生配合读。5分角色读。6朗读与表情、动作结合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理解。在学生课文读得非常流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

2、么事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很好地培养学生朗读感悟的能力。二、亲身体验,突破难点。 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天无边无际.天很大,青蛙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天很小。让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生:草原、大海、宇宙、大地等难点的理解是青蛙的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先亲身体验,再谈看法。首先让学生两手握空心拳上下交叠在一起,变成一口井,抬头看教室的天花板,然后说说自己看法。通过亲身的体验,学生知道了:因为手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范围有线。然后再看看图,就会明白小鸟说天大是因为它在井外,视线开阔,而青蛙在井

3、底,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它一抬头,只能看见井口对着的这块天,其他开阔的天地都看不见,所以它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通过亲身体验,谈看法,使学生懂得:我们不要目光短浅,要放眼看更远的大千世界的道理。三、拓展练习,培养想象力。 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看看天有多大,世界有多美。我设计这样一个写话练习:以跳出井口的小青蛙为题目。展开创造性的、丰富的想象力,把青蛙跳出井口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兴趣甚浓。学生习作: 跳出井口的小青蛙 小鸟笑着说:“朋友,是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想跳出井口看个终究。于是,他用劲一跳,跳出了井口。哇!天真的大得看不到

4、边,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棉花似的白云,小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小河里的水清清的,小鸭子在水中嬉戏,小草绿茵茵的,花儿红艳艳的,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地唱歌,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青蛙快乐地说:“世界真美啊!我再也不想回到井里去了。从此,青蛙就幸福地生活在井外,它不断地繁殖他的孩子小蝌蚪,等孩子长大了,就天天带着孩子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呢!自己试一试教学反思2012-04-13 20:07:12|分类:教学点滴|字号订阅自己试一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盛满水的鱼缸里放进一颗石子儿,鱼缸里的水马上漫出来了,如果放进去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为什

5、么其他同学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答复的答案闹出了笑话。一个叫伊伦娜的孩子觉得科学家的话不对,在妈妈的提醒下自己做了试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文章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明白: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凡事要动脑动手,亲自试一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是学习和创造的主体,学生主体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创设相应的探究情景。首先,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诱发问题的过程,而且问题应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放一颗石子,然给学生仔细地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石子放进鱼缸里,水就漫出来了。“如果放进一条金鱼会怎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展开小组探讨

6、、合作交流学习,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再让一名学生亲自把一条金鱼放进鱼缸,把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在装满水的鱼缸里,放一条金鱼,水同样漫了出来。这样,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动手试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孩子,为什么你会认为科学家的话全都是正确的呢这两个反问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出示句子:“你不应该尊敬教师吗“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表达的就是:“你应该尊敬教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是肯定的意思。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妈妈话的意思就是:你既然不明白,就应该去试一试。在理解妈妈话意思的

7、基础上,也就不难理解科学家最后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科学家的话不全都是正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两句话。其次,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说反问句,学生改肯定句;同桌合作:一个人说反问句,一个人改肯定句,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将这两句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式。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主动学习空间,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亡羊补牢教学反思2012-04-14 21:53:19|分类:教学点滴|字号订阅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强,课文内容简单,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上困难不大,关键是要通过读懂故事来理解故事里所包含的意

8、思。那么,要怎样进展课堂教学才能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以课题为突破口,直奔重点。“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丧失和“牢羊圈这两个字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默读、齐读、小组合作读、师生配合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三、精读重点段,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读懂养羊人两次丢羊的经过1-4自然段,事理解课

9、文的关键,我采用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好1-4自然段,再在小组内讨论:“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他丢了第一只,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学生知道:养羊人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养叼走了。第一次丢羊,他满不在乎,不听邻居的劝告,认为:羊已经丢了,羊还修羊圈干什么这种看法很容易在学生中达成共识,错误已经犯了,还能怎么样但接下来的文章告诉我们第二天羊又丢了一只,因为羊圈有窟窿,那么第三天呢第四天呢接下来的日子又会怎么样羊假设一天天丢下去,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请同学们再次默读1-4自然段,学生读着课文,读着想着,“亡羊补牢的启示句牢牢地记在心上。 四、明理寓意,指导实际。 寓言是从简单的故事中提醒出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丧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让学生对养羊人作出评价,找出他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和养羊人一样的经历呢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自己亡羊补牢的经历,再以知错就改为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也曾经历的亡羊补牢的事。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