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0608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共8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序能力指数(CPK)一)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 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 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 质量也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的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 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 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 呢?通常,都用6 (即时)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2、为=6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6 (其中的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之标准偏差)。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说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 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 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扌支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当分布中心与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公差中心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工序能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 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二)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 Cp值可以划

3、分为5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 理上可作以下判断和处理,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理对于 CPK也同样运用。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变侧公差范围(T)处置Cp 1.67特级能力过高T 10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 4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1 .6 7 三 Cp 1.33一级能力充分T =81 0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 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1.33三 C p 1.0二级能力尚可T= 6-8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1可隔3)Cp1.0时,

4、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况1.0三 Cp 0. 6 7三级能力不足T =4-6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米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取终质里和装配工作,可考 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 Cp四级能力严重 不足T4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三)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1、在介绍工序能力指数计算以前,先介绍一下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计平均值的数学表达式:标准偏差的数学表达式:在实际过程中,因为所取的数据一般较多(10 0个左右),这样用数学表达式来计算标准偏差十分麻烦,所以,在生产现场常得用作直方图过程中的 频数表,采用两种简化的办法来求解平均值和标

5、准偏差,这里不一一作介绍。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a)当实际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表示公差范围; Tu表示公差上限;TL表示公差下限;表示总体标准偏差S表示子样标准偏b)当实际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应由下式计算:式中:CPK表示修下正后的工序能力指数;K表示平均值与公差中心的相对偏离程度( X M )C)只有单侧公差的测算在对产品质量特性只规定了公差上限时,工序能力指数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在对产品质量特性只规定了公差下限时,工序能力指数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四)工序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下 x TL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3 当分布中心

6、X与公差中心M重 合时,即K=0,则一定的Cp值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P)相对应。比如:当K=0 ; Cp= 1时由正态分布可知,此时的不合格品率为P= 0 .27%。当分布中心X与公差中心M不重合时,一定的CPK值与一定的不合格 品率(P )也是相对应的。此时,可根据C p与K求不合格品率P,其对应 关系数量表现,可参见下表。(见下页)根据工序能力指数C p和偏离系数K求不合格品率 P(%)的数值表Cp 0.000.040. 080. 1 20. 160.200. 240. 280. 3 20. 3 60.4 00.440.5013. 3613.4313.6413.991 4 .1 5 .11

7、 5.8616.7 51 7. 718.9220. 12 1 .50.607 .917 .267. 487 .854 809 . 8 510. 81713. 18980. 703 . 53 .643 . 84 . 18.379.0 35.9 96.891 1.929 .161 4.5916. 50.8071.6364. 635.243.554 .317 . 96.281 0.5511. 6491.8 92 . 0 92. 42.9447.5 312.1065.128.9 80 .900.690.730.8 31. 001.2 51. 602. 0 52.6 22.3 44.215.2 76.5

8、31 . 00.2 70.290.350 .450.610 .841.141.5 52 .072 . 7 53.594 . 600.100.1 10 . 1 40 .200. 290. 420. 6 10.881.241.742 . 3 951. 1 00.030.040.050.080 .10. 200.310.480 .721.061 .543. 2 31. 2032. 1 91.300.010 .00.0 20.030 . 00.060. 1 50. 250 .4 00.630.961.451.400 .0010.0 10 .0150.040. 070.130.220.360.590.9

9、31.500.0 00. 0 00 . 0 00.0 20 .020.030.060.110.200. 350 .591 . 60.0 10. 0 10. 010.0 30. 060 .1 10. 200.3600.001 . 70. 000.010.010 .030.0 60.1 10.2200 . 00.010. 010. 030. 0 60.131.8000 . 00.0 10 . 0 10 . 0 30.01.9000.000. 0 10 .0272 .000.042. 100.000. 010.022 .200. 0 00. 0 12. 3 00.012.40.0002.502.60

10、2. 702 . 80相对偏离程度K值的影响可参见下表K值的影响工序能力指数Cp偏离度K值对平均值X的处置1 . 3 3 C p0. 0 0 v K w 0.2 5不必要0.2 5 K w 0. 50 M 11?、,、A、要汪意1.00CpW1 . 3 30.00VKW 0.25 M 11?、,、A、要汪意0.2 5VKW 0.5 0要采取措施五)工序能力的调查调查和分析工序能力的目的(1 )用于预防:以了解和掌握工序的质量状况,能否满足产品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具体要求;(2) 用于分析:以研究和找出工序不能符合质量标准的具体原因;(3 )提供依据:为设计、工艺、检验部门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设计工

11、夹具、进行工序设计、编制工艺规程、制订作业指导书、设立管理点、 决定产品批的检验方式等方面提供资料和依据。工序能力调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明确调查目的;(2) 选择调查的对象:根据调查目的来选取被调查的工序和项目;(3) 确定调查方法:包括决定调查的范围、调查期限、抽样方式、子样大小等;(4) 工序的标准化:即对被调查工序的操作者、机器设备、使用的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以及工作地布置等制定各项指标;(5) 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进行作业 ;6) 收集数据;7) 画直方图或分析用控制图或工序能力图等 ;8) 判断工序是否处于控制状态;(9)计算工序能力指 Cp值和CPK值;(10 )处置: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工序能力,进行P DCA循环,注意将工作 成果,正反面的经验纳入标准,实行标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