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题型综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80555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句衔接题型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句衔接题型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句衔接题型综述华图教育 朱桂月语句衔接题是这样一种题型,出题者给你一段话,在这段话的某个部分抠出了一个句子, 然后再另外给你四个句子,要求根据上下文选择一个填进去衔接最紧密的句子。这种题型在 2013年之前的国考行测中出得很少,属于片段阅读中的一个小题型,每次大约是1 道题, 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2道。但是2013 年的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却出了3 道题之多, 可见出题者有重视小题型的倾向。对于这种题型很多学员觉得无从把握,觉得四个答案似乎都能说得过去,这就是这种题 型的难点所在,四个选项并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的句子,其他三个都是错误的句子,而是四个 并无语法毛病的句子,我们要做的是优中选优。

2、在这里我搜集了这种题型的考察点所在,做 一个综述,供广大学员参考。如果能把握每一个考察点,那么这种题型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对行测中涉及到的语句填空题型的搜集,可以归纳以下考点: 形式考点、话题一致、前后照应、逻辑关系、归纳结论1、形式考点所谓的形式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关联词语搭配,二是句式结构一致。关联词语搭配指 的是,如果横线前的句子涉及到一个关联词语,比如“虽然”,那么在选横线的这句话时当 然是有“但是”的句子衔接比较好。句式结构一致是说,如果涉及到并列句或排比句,选择 结构一致的最好,比如“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后面的“像”是三个句式一致 的句子,如果把“像花针”这句话抠掉,给你另

3、外的四个选项,我们当然选择“像”的 句子比较好。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感受一下对形式考点的考察:【例1】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 ,有些而且是从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填入上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比其他器官多得多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解析】这个题目横线后面的句子出现了关联词语“而且”,在四个答案选项中,意思都是一样的,只是出现关联引导词的不同,C选项中出现了经常与“而且”搭配的“不仅” 所以选 C 选项搭配最恰当。【例 2】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哲学上的多元

4、主义,就是,就是否认有什么事物第一原因和宇宙、人类的什么终极目的。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 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B.认为这个世界无须认识C.政治上权威主义的根据D.种绝对化的主张【解析】这个题目横线前后的两句话“就是就是”,是两句句式结构一致的话, 我们看后一句话是“就是否认”所以根据后一句话我们选择A,填入之后两句话都是“就是 否认就是否认”比其他选项更恰当。形式考点,随着国考题目难度的增加,这个考察点考得越来越少了。2、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指的是,我们选择的句子与文段的话题词要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更换话题。拿 下面这道例题来说吧。【例 3】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有个奇怪现象:几乎所有的高

5、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 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根 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 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从此,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 高尔夫球手不再喜欢使用旧球B. 高尔夫球运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 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D. 越来越多的厂家生产出带凹点的高尔夫球【解析】文段第一句引入话题“有划痕的球”接着第二句承接话题“有划痕的球更优秀”, 第三句仍然承接“设计出有凹点的球”下一句“有凹点的球好”,然后要大家填一个句子。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文段的主题词都围

6、绕“高尔夫球”在说,用箭头表示一下“有划痕的球 一有划痕的球更优秀一设计出有凹点的球一有凹点的球好”,那四个选项中C选项是紧接着 这个话题说的“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把这句话放进去,再用箭头表述 一遍有划痕的球f有划痕的球更优秀f设计出有凹点的球f有凹点的球好f有凹点的高尔 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3、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指的是语文上的前后呼应,文段的前部内容和后部内容的遥相对应。比如下面这道例题。【例 4】“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 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 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

7、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 用我国古语中的道理就能做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适当的一项是:( )A. “谦受益”与“满招损”B.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C. “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D. “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最后一句说破解这个悖论,用我们的古语哪句话就能做到,选项给了四句古语。 “这个悖论”指前面的学习悖论,所以要填后面的句子就要与前面的悖论相对应,前面的悖 论是“不知道学习内容和知道了学习内容又觉得没必要学”,对应四个选项,B选项可以破 解,不知道那就知道,对应知其然,觉得知道内容了学习没必要,不仅要知道学习内容还要 真正了解掌握学

8、习内容,对应知其所以然,所以选B。4、逻辑关系 近三年的国考和春秋两季的联考都更倾向于对逻辑关系的考察了,逻辑关系的考察涉及 这样四个考点:解释说明、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1)解释说明 有的时候横线的内容跟上文或跟下文形成一种解释说明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解释说明 的内容来选择横线处的句子该填哪个,举个例子吧:李雷对韩梅梅,韩梅梅让他往南他就不敢往北。这个句子后面的这句话直接解释横线处,横线处跟后面这句话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我 们就可以根据“韩梅梅让他往南他就不敢往北”这句话来选择选项。还是用真题来给大家讲 解吧。【例 5】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 这时我们应该相信: 。

9、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 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心盯着成 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A. 好事多磨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解析】这个文段,第一句“我们应该相彳 ”相信什么呢,往下读我们发现横线 处与下文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那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内容选择答案。下面的内容是“要想 成功就要付诸努力 ,要踏踏实实地工作,而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就会一无所获”简单概括 “要成功就要去踏实做,要不

10、做就无收获”。强调付出才有收获,对应的选项是 B。(2)转折关系 上下文如果形成转折关系,通常前后的意思是相对相反的,我们可以根据转折前来判断 转折后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转折后来判断转折前的意思。比如下面这道题。【例6】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这话没错。但 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是:( )A. 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B. 好人读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C. 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D. 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解析】这个文段“但”转折前后,

11、转折前表达书籍对人的影响大,转折后的意思是“不 必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后面这句话也应该表示不夸大的意思。四个选 项只有D是表述这个意思,因此它最合适。(3)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在国考和联考中出得较多,我们要引以重视,如果是出题者给出原因让我们填 结果,那我们就选择这个原因能直接推出的结果 ,如果出题者给出结果让填原因,那我们 要选择最能支持这个结果的原因,符合优中选优的原则。【例 7】经济学家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股市就像一杯啤酒,如果没有一点泡沫,说 明它不新鲜(没有活力);可如果泡沫太多,啤酒就少了。事实也是如此,一个繁荣的市场 自然交易活跃,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投

12、机现象,但是如果投机盛行,成为市场的 “规律”,那么这个市场一定要出问题。因为说到底,。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啤酒的总量是有限的B.理性抑制了泡沫的产生C.泡沫是由执着的投机者造成的D.支撑市场的是“啤酒”而非“泡沫【解析】文段最后一句“因为说到底,”,显然是填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要 支持前面的结果,我们先看前面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投机盛行,成为市场的规律,那么 这个市场一定要出问题”,通过阅读可以知道“投机”指的是上文中的“泡沫”,那这个结果 我们可以换成 “泡沫盛行,市场一定要出问题”,要选一个最能支持这个结果的原因,我们 发现是D选项。(4)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的两句话或三句话通

13、常属于围绕同一主题从相同角度互相补充说明主体的同等 地位的句子,并列关系的句子意思比较接近。语句填空题,出题者有时候给出并列关系中的 一个句子让考生填另一个句子,碰到并列关系的考点,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跟给出的这个句子 意思最相接近的选项。来看下面这道例题。【例 8】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类所观察到的癌症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分 析这种趋势的时候,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现代食物的品质越来越差,于是时不时有人发出“某 某食物致癌”的言论,总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指出这种“致癌的食物”跟现代技术有关,0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那就更容易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B. 那就应该分析其关联性到底

14、有多大C. 那也不能作为反对现代技术的理由D. 那么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往往只是初步的【解析】文段“于是”后两句话形成并列关系,在“总能吸引一堆眼球”后面有一个提 示符号“分号”,两句话都是围绕食物品质这个话题互相补充说明的并列句,我们选择横线 上的句子时,选择跟前面这个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个句子,才能完成对食物品质话题的完整 陈述0跟横线处并列的句子是“总能吸引一堆眼球”,通俗的意思是说总能引起普遍的观注, 跟这个意思最接近的答案就是Ao5、归纳结论归纳结论类,就是文段的前面给你一些现象,由这些现象归纳出一个结论,出题者通常 想让你填一个适当的结论,这种情况的考题通常横线多见于文段尾句0这种考点类

15、似于主旨的概括,我们要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概括出一个结论,所以对于这种 考点,我们要全面适当不可偏颇0请看下面这道例题:【例 9】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融洽;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更加 努力地工作;欣赏你的爱人,爱情会更加甘甜;欣赏你的学生,学生会更加可爱0 0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 用欣赏的眼光打量周围,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更加和谐B. 用欣赏的眼光打量他人,你会觉得他人都对你友好C. 世界并不缺乏美好,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好的眼光D. 自己的心情美好,世界就美好【解析】文段用四个并列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四个句子涉及“同事、下属、爱人、 学生”,可以看出作者是由这四个不同方面告诉我们“欣赏”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因而我 们要得出一个宏观的结论,提到“欣赏”的只有AB选项,而A选项是一个宏观的结论,B 选项过于狭隘,自然A更合适。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五个考点并不是单独毫不相关的,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型中,可能 涉及对多个考点的交叉考察,我们需要结合两个或三个考点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答案。【例10】繁荣与自由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两个具有终极导向的一体化目标。这一目标能够 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自在,正因为如此,人类不会因为自由的存在而放弃对 繁荣的追求,也不会为了秩序化的安排而传诵对自由的理想。,人类的这种追求必将在不断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