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80375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几点收获音乐是生命的旋律。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丰富、厚重;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美妙动人。费尔阿本德博士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一个“音乐人”。所谓“音乐人”应该是一个热爱音乐,以及能够在音乐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人。“音乐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的成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感触颇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适合的歌曲孩子乐唱幼儿音乐教育其实质是音乐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需要形象、直观,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同年龄段孩子应选取不同的音乐教材。例如:小班可选用游戏歌曲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

2、游戏中领悟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如丢手绢,老师和幼儿先围个大圆圈,老师可以先清唱,找幼儿当丢手绢人,游戏可以轮流玩,在每次游戏的开头老师都先清唱,最后幼儿会很快的在游戏中学会歌曲。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来完成游戏的过程。选取音乐教材,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在国外称为加上“糖衣”,这便于吸引幼儿。音乐取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歌词中,也表现在旋律中,应当说表现在词曲结合之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和求知欲的发展规律,可选一些谜语歌曲,幼儿边唱边猜想,增添了情趣。还可以选一些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如山羊踩痛小公鸡,让幼儿结

3、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体谅和谦让,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二、有效的教学方法孩子乐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方法不当,幼儿易对音乐失去兴趣,这会扼杀他们的求知欲望。反过来说,独特的教学手段,新鲜诱人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儿童音乐情趣的前提条件。主要做法有:1、以游戏引入,培养幼儿发声在开学初,我们进行摸底测试,能开口唱歌的幼儿占全班人数30%,不肯开口唱的占20%,由此可见,要求幼儿使用正确方法唱歌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为使每个幼儿都开口唱,我们就用游戏方法,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小班的懒惰虫我让孩子围成一个大圈老师用手指游戏导入,然后告诉幼儿手指变成

4、了懒惰虫,指着幼儿唱:“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的全身都是痛,你的眼睛痛,你的鼻子痛,你的一身都是痛。老师一边唱,一边用手指着小朋友的身体,眼睛,鼻子。接着让孩子们一一上来表演,告诉孩子我们还可以把肚子,嘴巴唱进去,例如:“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的全身都是痛,你的肚子痛,你的嘴巴痛,你的一身都是痛。”慢慢的孩子就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口了。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游戏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来不敢开口唱的幼儿都能在这样的“游戏歌”中开口唱歌了。2、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着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

5、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产生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例如:大班的狮王进行曲。先把故事告诉小朋友,森林里在举行舞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让幼儿带好头饰进入布置好的森林里,来到森林里,有许多乐器等着小动物去拿,要求小朋友根据自己小动物的身份去拿相应的乐器,对照图谱。利用乐器的声响让幼儿从中感受音乐、节奏的美妙。在活动室内,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个音乐角,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通过敲打节奏去体会音乐之间的差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觉。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让幼儿用大鼓和小

6、鼓做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两个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大而强,小鼓的声音小而弱,大鼓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通过有节奏的训练,练习大鼓小鼓的音色、强弱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并体验到音乐之中蕴藏着无限情趣。三、音乐活动与各活动的整合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和情绪的理解,提高歌唱的质量。如在教泡泡不见了这曲歌曲之前,我先问孩子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加上水能吹出泡泡来,并做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肥皂、洗衣粉、洗发水、洗涤液加上水,都能吹出泡泡来。然后让幼

7、儿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玩吹泡泡,在此基础上学习泡泡不见了,既拓宽了知识,感受到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又感受到唱泡泡不见了这首歌的欢乐情绪。当然,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语言和音乐也有相同之处,例如:我在上诗歌下雨歌和小雨伞时,我鼓励孩子尝试改编歌词,把这两首诗歌用两只老虎的曲调唱出来,如将下雨歌的歌词改编成:“淅沥淅沥,哗啦哗啦,下雨了!下雨了!我的妈妈拿着伞,接我了,接我了。”将小雨伞的歌词改编为:“小小雨伞,小小雨伞,真淘气,真淘气。爱和雨滴玩游戏,爱和雨滴玩游戏,真有趣,真有趣。”邀请幼儿唱一唱,在用录音机录下让幼儿从中感受到诗歌和音乐不同表现形式的相互交融,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交融

8、的热趣,让这既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又使幼儿多方受益。在教学时间中往往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一用到底,而是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又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一组幼儿朗诵: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另一组是根据前组的朗诵:拍手/拍腿拍/手/拍腿/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听觉能力、配合能力和控制力,又让幼儿在和谐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又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锻炼了他们的节奏感,也掌握了这首儿歌。教师应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音乐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这无形之中美化了幼儿的生活。长期的音乐熏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发展,并通过音乐来感受生活的美的旋律、美的真谛。音乐是上天赋予人类交往的媒介,好的音乐能让人有一个好的心态,培养一个好的孩子,不能像加工厂加工产品一样,把所有的孩子都包装成一个样子,没有所谓的最好,只有更好,只要孩子们尽力了,大家都是最好的,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从小喜欢音乐,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