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03550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1)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 天中之地 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 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00多年,一朝惊现的 天子驾六 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 王城、王陵、王器 的精美展览,

2、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天子驾六 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 驾六 遗存. 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体位置.洛阳是

3、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 五都会洛 .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 亞 (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 亚 字型墓.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 亚 字型墓.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 王作宝尊彝 的字样.这个 王作 就是专门为天子所做的器物. 根据所出土的器物知道这个墓葬修建于东周初年.那个时候,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在位41年,近半个世纪.所以推测这个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的墓葬.一般象这样的大墓,在下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陪葬坑.下面呢,我们就来

4、看看洛阳发现的最大一座陪葬坑. 根据周礼的规定,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天子用九个鼎.我们常说的 一言九鼎 就是从这来的.天子用九鼎,诸侯七个,士大夫五个,依次下推. 这两个铜马是东周时的手工艺品. 中间的是铜带钩-中国古代的皮带扣;左边的是铜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正面被打磨光以后可以照出人的容貌. 刚才看到的是玉璧和玉环及玉龙.古人非常的喜欢美玉,所以呢,古人就将美玉制作成装饰品带在身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货币.因为把柄是空心的,所以又叫空首布.因为样子和铲子有点像,所以又叫铲币.这就是东周时的钱. 这些是中国古代的车器:左边的是车上的装饰品-铜铃.中间长的是毂,旁边的是车軎(

5、卫).他们放在一起使用,保护车轴不至于脱落.右边的是马车上的连接器.因为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结构,所以这些都是用在马车的关键部分. 这最后一个展柜里放的都是彩绘的陶器.陶壶,陶鼎和陶豆.分别用来盛酒,盛肉,盛主食的.他们都是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再绘上颜色的.这样的彩绘陶器一般来说是不易保存的,但他们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后,至今依然色彩鲜艳. 这第一个展厅呢,展示的都是东周时期的器物.下面呢,我们到第二个展厅,看看著名的车马坑. 2002年的时候市政府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工作者就来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墓葬坑,于是就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在这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小马坑

6、,南北宽3.2米,东西长3.6米,在这里一共清理出完整的马骨骼两具.马头朝南,马尾朝北,整齐的摆放着.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养的起马,并且用马来陪葬的,只有贵族了.所以专家推测:这个马坑要么是诸侯的陪葬坑,要么是士大夫的陪葬坑. 后面这个大马坑呢,有车有马,两个马坑距离很近,但两个马坑高低位置大小都不同,由此可见,这两个马坑应该不是在同一个时期下葬的墓葬.这个大马坑呢,全长42.6米,宽7.4米,当时共清理出70匹马,26辆车,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 下面让我们首先看看中国马车的构造 前面横着的是车横,纵着的是车辕,中间的是车厢,这个是车轴,两边的是车轮.中国古代的车呢,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包括车轮

7、和车轴.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这些木头就会慢慢的朽化.在朽化的过程中紧压在木头上的泥土就会慢慢的渗透进去.所以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实际上是木头和土结合在一起的遗迹了.而这些马摆放的十分整齐,专家们就推测,这些马有可能是被麻醉后,或者是用鹅卵石砸死后在按照事先的计划,整齐的摆放在这的.相对与马的整齐有序,在整个马坑内还发现了7只狗的骨骼,但他们都是被紧压在车厢下了,十分的凌乱.所以就推测,这些狗是被活埋的.填土时这些小狗为了躲土就都躲到车厢下了结果全被埋在车厢下了. 在着呢,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只小狗的骨骼.当时,这只小狗为了逃生,就奋力逃离马坑,再有一步之遥就可以重生了. 但可惜的是还是被人发现

8、,当即用一个大的鹅卵石把它砸死在坑中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狗的骨骼就成这样了 . 在我们正前方呢,有两个这样的方坑,这是两个另外的东周墓葬.因为墓葬下葬的时候比较的晚,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马坑,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对下面的车马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两个墓葬没有发掘,现在都还埋在地下八米深的地方. 西周的时候,人殉的制度还像以前一样很常见.但到了东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啊,就开始反对人殉了.所以在中国东周以后的墓葬中很少有人殉了.而这么大的一个车马坑也就只发现了一具人的骨骼.有人猜是车夫,忠实的奴仆,或者就是一个奴隶,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证实他的身份. 我们在这发现的这个圆形车

9、子,他的车厢呢,是圆形的.周围用的是一些软性材料编织的.因此,有专家就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为女性修造的. 这座陪葬坑里的马车是主人当年最显赫的交通工具,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在当时呢,制作一件器物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造车了.由于当时的车型单一,车与车的外观区别不大,那么古人是如何来区别身份的高低呢?在古代的文献中呀,就记载着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 ,.那所谓的士驾二呢,就是一般的贵族乘坐两马驾的车,诸侯要乘坐四马驾的车,只有天下的尊主-周天子才可以乘坐六马驾的车. 在2002年的时候呢,我们在东周王城陵区发现了这个车马陪葬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共

10、驾的车子,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 士驾二 了. 这个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边两马,四马共驾一辆的车子,这是诸侯驾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子驾六的车子,整个马坑倒数第二辆马车.它以车辕为中心,一边三匹马,六马共驾一辆车,清晰可辨,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 天子驾六 了. 这一切呢,都是为了显示天子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而且这座车马陪葬坑的发现,在史学界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论证了古代文献中 天子驾六 学说的正确性,并且为当时的乘驿制度提供的实物资料.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车厢要比其它车厢两边宽出二十公分. 在后面几个车厢里,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小的骨骼,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小狗的骨骼了.这些狗当时都是作为狩

11、猎和战争时使用的.而马车呢,是主人生前使用的交通工具,主人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墓室里就是希望这些车和狗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陪伴他们.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壮烈的场面就是主人生活出行的队伍了.我们在最后面这个车厢里看到的这个狗的骨骼非常清晰. 在这呢,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整个车马坑的全貌了,非常壮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原址陈列的博物馆,象这样子两列队伍整齐摆放的形式在全国发现的车马坑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两千多年前的遗迹呢,如今已经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它们都是寂了无语的,如果我们瞬间赋予这些车和马生命的话,我们眼前将是周天子出游的时候,威武显赫的车队了.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2002年发现的,2003年10

12、月1日开的馆,它可以说是洛阳市众多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座.当初开馆之后呢,就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有专家观看后,就称之为 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 这以上呢,就是我们博物馆两个展厅的介绍了.我的讲解部分到此就结束了.两边的墙上还有一些图片,大家随便看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2)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产生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佛经,五代后唐时期作品.线条细腻流畅,文字清晰,图案规整,梵文佛经呈放射状圆形围绕在中心佛像周围.如此成熟的印刷作品,证明当时印刷术发展已臻于成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两宋时期的制瓷工艺和瓷窑体系较唐代有了较大进步,其中以皇室用瓷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更是一改

13、唐代浓重华丽之风,而以淳朴自然的单色釉取胜.唐宋时期河南地区的瓷窑遍地开花、分布广泛,宋代五大名窑河南独占其三,即北宋官窑、汝窑和钧窑.河南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宋代瓷器,展柜中央的瓷碗就是鼎鼎大名的汝窑. 根据南宋学者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 以定州白瓷器有芒而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然汝州为魁. 是说宋代统治者认为定窑白瓷不好用,于是命令汝州烧造青瓷供奉内廷,再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而道家主张 清净遁世,返璞归真 ,所以青瓷在宋代盛极一时. 北宋汝窑存在时间只有短短20年,产品存世量极为稀少,由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造,因此器物釉面光洁如洗、温润如玉、浑厚

14、天成,历代都奉为至宝,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曾经评价说: 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我们面前的这件汝瓷碗,虽然经过修复,但釉色饱满、苍翠,制作精美绝伦,也是汝窑的上乘之作. 展柜左侧是两件钧瓷碗,钧窑同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同样创烧于徽宗年间,它典型的特征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利用无法控制的窑变使瓷器呈现出独一无二、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 瓷器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瓷器的种类涉及生活的多个领域,这组展柜中展出的是宋代不同造型和窑系的瓷枕,有定窑、磁州窑和宋三彩等等.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和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中: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玉枕指的就是瓷枕

15、,瓷枕可用作寝具、脉枕,也可以用作随葬,这件牡丹诗词瓷枕以牡丹花纹为主,配上清丽淡雅的诗文,书法流畅飘逸,随意中有章法,平淡中有灵气. 这一组保存完整的宋代瓷象棋,分别以黑瓷和白瓷棋子作为区分,字迹清晰,与现代象棋已无较大区别.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 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宋代时期墓葬大多趋于简葬,能够发现一整组完整的象棋棋子,可见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嗜好象棋,才将一整组棋子放入墓中随葬. 唐代灭亡后,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仍以洛阳为都,北宋也以洛阳为陪都 西京 ,金代洛阳为 中都 ,但随着经济中心的迁移,洛阳逐渐失

16、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相比商周、汉唐不可同日而语.这座象征着帝王理想的王者之里,曾经辉煌无比的丰都大邑像一座座高耸的封土一样,成为了过去的记忆. 一路走来,她承载着商周的定鼎中原、汉魏的文脉风流、隋唐的开放包容,一路走来,她饱经风霜,历尽了兴衰荣辱、城垣更迭. 今天看来,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回眸,而洛阳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将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3)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