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802693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相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一、设计说明相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学问。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相识钟表的生活阅历,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阅历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由于时间和时刻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备形象性、直观性,再加上一年级学生留意力的分散和监督实力较差,所以对时针、分针的整体相识有些不习惯,视察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常常忽视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因此相识半时往往会出现问题,12时半他们可能会看成6时,同时由于对钟表的旋转依次不清,他们又常常产生困惑,比如1时半究竟是1时半,还是

2、2时半等等。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使学生相识钟面,会认整时和半时;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操作实力;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习惯。其中重点是使学生会认整时和半时,难点是相识半时。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获得学问,将学生已有的常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视察、学会思索、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实力、情感看法、信念和意志力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刘老师相识一个小男孩,叫小刚。这里有他的几张照片,想

3、不想看请你们看着这些照片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听。问:你们觉得小刚的表现怎么样你们哪些地方和他不一样呢怎样帮助小刚,让他和你们一样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刚一起相识钟表。引导探究相识钟面师:要相识钟表,就得知道钟面上有什么,谁能不看表就说出钟面上有什么谁来读出其中一个钟面上的数字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提问:这是几时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演示钟面从7时到7时半,并画出转动的弧线,让学生说一说你视察到了什么用手势一起跟着时针和分针转动,明确时针和分针的转动方向。引导学生探讨:现在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相识黑板上的两个半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出时针刚刚走过数字几,还没走到数字几。让

4、学生用钟表模型拨出一个几时半。展示,提问:谁能读出这个时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相机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相识12时半和6时半,并用多媒体演示,分别闪动这两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分针正好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相识电子表师:其实生活中除了这样的钟面外,还常常见到这样的电子钟面。出示显示着7时和8时的电子表钟面,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表示形式分别是几时小组探讨:10时半、7时半在电子表上怎样显示,为什么师:我们相识了钟表,有时还须要把时间写下来,写的形式和电子表的表示一样,只不过两点要点在靠下半部的地方。让学生试写出7时、8时、7时半、10

5、时半。师:小刚今日和大家一起相识了钟表,知道了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他很想改正以前的坏习惯,于是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作息时辰表。出示: o900 睡 觉q 700 起 床有一个小挚友看了很纳闷:900的时候,我都上其次节课了,他怎么还在睡觉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假如加上晚上900睡觉,早上700起床就清晰了。这下小刚就和大家一样是珍惜时间,按时起居的好孩子了。巩固迁移请每个人拨一个自己喜爱的时间,并说一说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嬉戏:同桌两人一人写车票,一人拨时间,看能否搭上同桌的火车。小结升华评析:一、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设计假如以

6、老师或教材为本,最多想到学生学习教材有什么“难点”而已。事实上是把学生看成没有活力的容器,老师把教材扯得粉碎,然后一小块一小块往里塞,那样的学习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学问和技能,但对于“作为人的生命发展形态的人格建树和才智生成”,却收效甚微。而相识钟表一课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的敬重,留给了学生很多自由活动、创建数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创建数学中”得到发展。如课始让学生看照片讲故事,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学习整时的时刻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自主学习等都充分说明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起点,扩大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权。对于学生来说,展示自己已有的学问,尤其是尚未学习的学问,对他们来说是激烈人心的,他是

7、在享受,享受学习带来的傲慢。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支配学生自主操作、小组探讨、自由辩论,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过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二、设计着力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化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亲密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相识钟表的设计着力体现了这一理念。如视察小刚的作息时辰表,拨一个自己喜爱的时刻,并说出这个时刻自己在干什么等均在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最终的嬉戏性练习,既好玩味性,又很好地巩固了所学学问,同时还使数学有了鲜活的生活味。在这样设计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刘老师心中装的是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供应均等的机会。三、留意将一般的常识系统化数学的根源是常识,为了真正的数学与其进步,一般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化。认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都有看表的阅历,即已成为一般的常识。这节课上老师充分利用这些阅历,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一般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实力、总结概括实力、合作沟通实力得到了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