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80135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01T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01CCS B 314101郑州市地方标准DB4101T 532023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2023- 04-06 发布2023- 07-06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01T 53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25 栽培条件26 栽培茬口27 品种选择28 育苗29 定植310 田间管理311 病虫害防治412 采收513 包装运输514 生产档案5附录 A(资料性) 设施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用药6附录 B(资料性) 设施番茄主要虫害及其用药7附录 C(资料性) 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8附录 D(资料性)

2、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9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中牟县农业技术推广狼城 岗区域中心站、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军伟、黄文、张黎、张晓炎、黄晓燕、张雨田、段鹿梅、郭智广、董文会、 吴永涛、张丽霞、李自娟、张晓静、韩苏芹、李洪帅、方娜、周辉玲、吴鹏、马小蛇、周建华。II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番茄设施栽培技

3、术的产地环境、栽培条件、栽培茬口、品种选择、育苗、定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鲜食番茄设施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1107

4、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2119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NY/T231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NY/T3024日光温室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 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 生产。来源:DB41/T 13562016,3.1,有修改3.2鲜食番茄果实风味浓郁口感好,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5%以上,适合直接当水果生食的优质番茄。14 产地环境选

5、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的地块进行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5 栽培条件5.1 设施类型宜选用配有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塑料大棚和节能日光温室等设施。日光温室建设应符合NY/T 3024的规定。5.2 覆盖材料5.2.1 透明覆盖材料宜选用无毒、无害、防雾、流滴性能好、抗老化、保温、高透明度的多功能棚膜。棚膜质量应符合 GB/T 4455的规定。5.2.2 保温覆盖材料6 栽培茬口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鲜食番茄栽培茬口安排见表1。表 1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鲜食番茄栽培茬口安排7 品种选择应选择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的、符

6、合市场需求的鲜食番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规定。8 育 苗8.1 育苗方式生产上多采用工厂化育苗,宜选用72孔规格的穴盘进行育苗。2宜选用表面洁净光滑、保温性和柔软性好、防风防水、抗老化、重量轻,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的保温覆盖材料。序号设施类型具体茬口播种时间定植时间上市时间拉秧时间1日光温室冬春茬12月上中旬翌年1月中下旬4月中旬7月中下旬2秋冬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10月下旬翌年1月下旬3越冬茬8月上旬9月中旬12月上旬5月上中旬4塑料大棚春提前1月上中旬3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中下旬5秋延后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10月下旬12月中下旬8.2 穴盘消毒重复利用的旧穴盘,要

7、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穴盘30 min后, 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8.3 育苗基质病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为3:1:1的配比,基质pH值控制在6.57.0之间;宜使用商品基质。基 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8.4 育苗管理应符合NY/T 2119和NY/T 2312的规定。9 定植9.1 定植条件设施内10 cm土壤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最低气温稳定在8 以上,即可定植。9.2 棚室消毒定植前7 d进行棚室消毒,每亩采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 g300 g烟熏消毒。高温季节宜采用高温闷棚处理。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 kg5000 kg,生物菌肥50 kg100 kg,硫

8、酸钾型复合肥50 kg(N2O-P2O5-K2O=15-15-15),过磷酸钙50 kg。深耕35 cm,细耙后起垄,垄距约140 cm160 cm,垄高 30 cm35 cm,垄面宽60 cm80 cm。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9.4 定植技术一垄双行三角定植,小行距30 cm40 cm、株距35 cm38 cm,栽植深度以埋没基质坨为宜。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高垄栽培每垄铺设两条滴灌带,滴灌管流量约2 L/h,栽后滴透水。10 田间管理10.1 环境调控10.1.1 温度管理冬季棚室温度白天控制在25 30 ,夜间保持13 15 。生长环境的地温以20 22 为宜。棚室空气温度

9、管理见表2。表 2 温度管理10.1.2 湿度管理39.3 施肥整地序号生长阶段缓苗期()缓苗后结果期前()结果期()1时间段白天夜间白天夜间上午下午夜间2温度管理2530151820251416252820251315结果前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进入结果期相对湿度维持在45%55%。晴天上午浇水,及时 放风排湿。春季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时昼夜通风。10.1.3 光照管理夏季高温期进行遮光栽培。晴天10:0016:00进行遮阳,也可用微雾降温系统代替遮阳措施。低温 季节确保棚室棚膜清洁,在棚室内张挂反光幕、安装补光灯,及时补光增温。10.2 水肥管理10.2.1 滴灌追肥2

10、 52第一穗果膨大至拉秧,10 d20 d 滴灌追肥一次,每亩随水滴灌富含有腐殖酸(或氨基酸)和中微量元素的高氮高钾型水溶肥(N-P O -K O=20-10-30)10 kg20 kg。每次每亩滴水量5 m38 m3均衡灌水。水溶肥的使用应符合NY/T 1107的规定。10.2.2 叶面追肥结果期内每隔10 d15 d喷一次,叶面喷施富含中微量元素的高效叶面肥,晴天16:00后叶面喷施, 果实膨大期宜多次喷施0.5%0.75%磷酸二氢钾,不应使用隐含矮壮素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每10 d15 d叶面喷施钙肥一次,预防脐腐病。10.3 植株调整10.3.1 吊蔓当植株长到25 cm高第一穗花现

11、蕾开花时吊蔓。10.3.2 整 枝可采用单蔓整枝或双蔓整枝,除保留单蔓或双蔓以外的其余侧枝全部摘除。达到预留果穗后,在最 后一穗花上留2片3片叶打顶,保留植株下部功能叶片,及时去除病叶老叶。10.4 辅助授粉10.4.1 熊蜂授粉在第一穗花5%开放时,每亩蔬菜棚室放置一箱熊蜂,45 d60 d更换。蜂箱放置于棚室中部,离地面1.0 m1.5 m。10.4.2 振动授粉高温季节晴天8:0010:00或16:00以后,低温季节晴天9:0015:00进行振动授粉,将授粉器振动棒放在花穗柄上振动点到即可。夏秋季节隔天一次,冬春季3 d4 d一次。11 病虫害防治11.1 主要病虫害常见病害:晚疫病、早

12、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溃疡病、黄化曲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常见虫 害:潜叶蝇、蚜虫、烟粉虱、蓟马等。411.2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 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加强健康栽培管理措施和绿色防控技术运用。11.3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选择抗病品种,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合理稀植,及时整枝打杈 去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病残体及时带出深埋。11.4 物理防治吊挂黄色或蓝色诱虫板,吊挂频振式杀虫灯,覆盖银灰地膜驱蚜,夏季高温时段进行高温闷棚,冬 春季合理调控棚室内空气湿度。11.5 生物防治用哈茨木霉菌、多抗霉素、枯草

13、芽孢杆菌、嗜硫小红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灰霉病、病毒病、根结 线虫病等。释放天敌蚜茧蜂、瓢虫、食蚜蝇、蝽类,防治蚜虫、烟粉虱等虫害。11.6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防治适期进行防治。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做到农药科学轮换和混配。喷雾均匀周到, 不重喷不漏喷。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农药见附录A,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见附录B,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见附录C。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的规定。12 采 收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果皮转色面积达60%以上即可采摘,采收过程注意清洁卫生。13 包装运输采收后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包装运输器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严防暴晒、雨淋、高温、冷冻等情况发生。14 生产档案记录种子、肥料、农药等来源信息,保留播种、田间管理、肥药使用等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记录,并符合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