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0108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2月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写在答题卷上。 3、第卷的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第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内的指定处,写在它处及问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第卷(共2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炮烙(po) 朱拓(tu) 难以启齿 飞扬拔扈B. 埋怨 (mn) 畏葸 (x) 予人口实 驽马十驾C. 模具 (m) 果脯 (f) 锲而不舍 揭杆为旗D.

2、 土坯 (pi) 惊蜇 磨牙吮血 少不更事(g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法院审理此案的法官一致认为,药家鑫虽然有自首的成分,但其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B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都自发唱起了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C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D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3、的一项是 ( )A南北特食品公司是一家老字号食品加工厂,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比较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B“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旅游值得人人期待,今年暑假,我一定要说服我的父母和你一起去黄山。C随着冷空气快速移走,三湘大地天气回暖,昨日湖南全省的日平均最高气温突破了10以上,预计在最近一周内,我们将告别阴霾,可以自由享受冬日的阳光。D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制造”受到较大冲击,然而,大部分有品牌的实体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抗跌性”,品牌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砝码。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

4、”。 , , , ,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名誉。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芋老人传 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

5、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

6、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某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7、确的一项是 ( )A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就:参加B辍箸叹曰 辍:停止,中止C相国遽惊谢曰 谢:感谢D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芋视乃友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以污贿不饬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 蚓无爪牙之利,筯骨之强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来源:A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B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

8、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C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D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B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C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轻视学习,沉迷幻想。由家庭、朋

9、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比较大。来源:D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第II卷(共126分) 9翻译(共10分,4+3+310分)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译文: (2)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译文: (3)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译文: 三、诗歌鉴赏与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

10、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11.默写(共5分,每空1分)1、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2、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四、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2分,选择题6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谈隐逸 郁土顾准文集中写道,在古希腊,“学问不是货与帝王家换口饭吃的

11、玩意,而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活动,这才能够产生或者放眼宇宙,或者注视自己内心世界的思想家。专制政治不可能设想这种知识的出路,知识无非求禄”。他还写道“君天也,天不可逃也就算是注定了。知识分子不满意这一套,只好像贾宝玉那样当和尚去在西方,政治权威不是至上的权威,思想家出在和尚中的不少,不过那种和尚是研究科学、写哲学著作的和尚。入了空门,精研几何、逻辑、天文,皇帝老子也管你不着。中国,除了伦常礼教,没有学问,专心知识探究宇宙秘密不是出路,要逃避王权,只好走老庄禅佛一路”。阅读至此,感慨不已。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约可分两类:一类是做官的,一类是不做官的。而在不做官的当中,又有做不了官和不想做官的。后者少之又少,史书上将其归为“隐逸”“逸士”。今日得闲,就把二十五史精华中的“隐逸”部分通读一遍。再参照顾准对古希腊知识分子命运的分析,不禁对中国古代这部分知识分子的命运感慨不已。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