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0008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导则(报批稿)编制说明(一)背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自2012年以来承担内蒙古自治 区重大科技项目“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范”等关于引黄灌区膜下滴灌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 科学研究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滴灌生产现状和生产实际需求,在生产 实践的基础上,连续开展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和大田对照示范,取得大 量数据和第一手生产资料。为更好的引导黄河水滴灌工程设计、施工 与管理,增强该技术对实践的指导,经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推荐,根 据内蒙古质监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 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内质监标函2015161号),开始

2、黄河水 滴灌工程技术导则的起草工作。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 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巴彦淖尔市水务局:于健、史吉刚、张瑞 喜、徐冰、屈忠义、马鑫、李波、宋日权、田德龙、刘永河、步丰湖 共11人起草,其中正高2人;高工3人;工程师6人。(二)制定本标准的意义随着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引黄灌区发展滴灌 高效节水灌溉势在必行。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缺乏有关引黄滴灌的工 程设计导则、规范、标准等。现有节水灌溉规范和工程设计导则主要涉及微灌工程规划、微灌技术参数、微灌系统水力设计、工程设施配套与设备选择等,宏观 的规定了微灌设计内容,但针对引黄灌区直接采用黄河水进

3、行滴灌, 除了需要考虑滴灌工程本身的设计、运行外,还需要考虑高效低成本 过滤器的选用,田间滴灌系统的优化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自2012年以来,依托内蒙古自治 区水利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开始在河套灌区大田应用直接引黄河水 做为水源进行滴灌进行试验研究与一定规模的示范,获得了直接引黄 河水膜下滴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引黄河水膜下滴灌工程技术 的应用具有节水、增效等多项效果,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和认可。直接 引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的应用,为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应及 滴灌技术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直接引黄河水滴灌工程技术的面 积在逐步增加。为此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在多年研究的基

4、础 上,结合引黄灌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特点,编制提出黄河水滴灌 工程技术导则,为引黄灌区滴灌工程建设规划等提供技术依据,促 进引黄灌区直接引用黄河水滴灌滴灌的推广应用。(三)主要起草过程2012年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水利部牧 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巴 彦淖尔市水务局及地方水利部门参加,开展黄河水滴灌技术试验,经 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2015年1月起对成果进行了汇总与分析,9月 编制形成了 “导则”草案。2015年1011月初步在行业内对“导则” 进行了初次征求意见,并召集部分专家对“导则”进行了研讨,对初稿进行修改与完善。2015年12

5、月,对“规程”进行了最后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上报。(四)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1、黄河水滴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分析规定主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来源于20122015年在内蒙古磴口 县、临河、五原、杭锦后旗等地进行的相关试验。依托遥感解译、实 地调查等条件试验研究等,确定了黄河水滴灌工程水土资源开发利用 条件分析确定程序及所需要资料等。2、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的规定直接引黄河水水资源可供水量、作物设计灌溉定额及可利用耕 地面积,依据GBT 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GB/T 30600高 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技术规定执行。3、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依据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048

6、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GBT 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技 术规定执行。(五)主要条款说明本导则共包括10个章节。第一章规定了本导则的适用 范围;第二章说明了本导则采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对本 导则采用的关键术语进行了解释;第四章说明了黄河水滴灌工程 建设规划所需要资料;第五章对黄河水滴灌工程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条 件分析进行了规定;第六章对建设规模确定与总体布局进行了说明。 第七章对工程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进行了说明。第八章对工程设计进行 了说明。第九章对工程施工与验收进行了规定。第十章对工程管理与 监测进行了说明。(六)重大意见分歧及处理结果导则起草过程中,充分征求了水利主管部门、设计单位、 大专院校等有关专家的意见,未出现重大分歧。(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理由本标准充分参考了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节水 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 236),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多年的研究成果,充 分考虑了引黄灌区地域特点,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等地得到一定的示 范检验,具备了指导生产实践的条件。(八)贯彻标准的建议1、扩大标准的宣传力度,向农牧民普及标准知识。2、加强地方水利、农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测和反馈,以便及时修正。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2015年1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