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9962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略企业内部管理培训专用教材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章 哲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前言 应该说,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培训产品。 我是这样理解书和培训产品的区别的:书是学者们写的,培训产品是培训供应商研发出来的,书是作品,培训产品是商品。 我的理念很清楚,我不是学者,因为学者通常是给别人讲自己的研究成果,学者要讲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讲别人不懂的东西,因而讲者和听者是师生关系。大凡学者讲课都会站的比较高,别人尊称为“老师”。我是一位供应商,一位管理培训顾问,我讲的东西不是听者不懂的东西,而是听者所需要的东西。听者之所以花钱、花时间请我们去,是在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高明”的东西。我和他们之

2、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客户供应商关系。所以,我必须时时关注我的客户(听者)的需要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满足他们,如何才能达成预先设定的客户服务目标(培训目标)。 这套教材,就是根据这样的思路研发的。 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是不同的。企业培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特别是对管理层的培训来说,常常是时间比金钱更宝贵。通常,我们采用的培训方法是:将经理们集中起来,用2-3天做一次面对面的培训。一次,一位总裁给我说,你们的培训很新颖,也很实用,我们很需要。可是,我把公司里在天南海北工作的经理集中到一起,很不容易,一年能专门集中几次呢?其他时间他们如何学习这些实战的管理理念和技能呢?是啊,有一套内部管理培训专用教材就好

3、了。这套教材要体现的特征是:国际的、实际应用的、中外结合的。 为了保证教材体现国际通行管理理念和方式第一,由知名跨国企业管理背景的中高层经理参与教材研发;第二,按照国际企业管理培训的专用教材模式编制。所以,本教材设计了指导手册、阅读手册、测试手册和应用与行动手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第三,教材中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学习借鉴了许多跨国企业管理培训课程。 为了保证教材的应用价值 第一,所有内容均是在近2万人次的企业培训中调研和抽提出来的; 第二,作者和参与者均具有企业工作背景并且正在企业工作,对企业十分了解; 第三,从问题出发,研究实成,根据问题设计内容和表述方式; 第四,在设计上,应用与行动表

4、单系统是教材的核心;第五,注重中层经理执行能力的发展,将理论和概念留给其他工商管理教科书。 为了保证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中国的管理背景相融合 第一,设定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企业作为整个教材内容展开的组织背景、文化背景和管理背景; 第二,所有实例和问题均是中国企业中发生的或急需解决的。 一套教材的研发,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必说。欣慰的是,中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培训了,特别是,越来越懂得以企业培训的特有方式,而不是以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企业培训了。从6年前刚开始做管理培训被拒绝和企业惊呼“天价”,到现在管理培训成为许多企业的“常规工作”,有过这些经历的我,是十分欣慰的。没有比做了一件大

5、家需要你做,而你也想做的事情更让人愉快了。 借此机会,感谢以不同方式为本教材的研发做出贡献的朋友们。他们是:章义武先生、洪梅女士、赵杰辉女士、周万亮先主、张铖先生、陈伟先生、薛长生先生、李莉女士、姚卫民先生、颜庆宁女士、李嘉琮先生、张凤玲女士、柳青先生、宗翔东先生、刘桂芬女士、柯元达先生、魏富田先生、陆昌勤博士、李德先生、韩建红女士、梁正先生、谢巧玲小姐,正是由于他们在职业上的良好素养和杰出贡献,才成就了这套教材。衷心感谢他们! 我还要感谢为我提供许多支持和帮助的同事和朋友翁先定先生、李群先生、吴正喆先生、王淼先生、刘平先生、侯大昆先生、郑大年先生、韩金刚先生、朱勇国先生、童艳红女土、玄刚先生

6、、孙曙光女士、刘辉女士、丁红女土、刘会先生、张锁先生、李光远先生、李从和先生、谭政先生、李星宇先生、崔忠泽先生、李万良先生、沈晶晶小姐、成晓雄先生、李云鹏先生、黄晓健女士、王颖聪小姐、赖丽红小姐,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教材的完成也是不可想象的。本教材的排版工作是由李美丽小姐和张雪梅小姐完成的,由于她们出色的工作,才使得教材如此美观,谢谢她们。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对我的这项工作多年的、默默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妻子王蕊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家庭来说,这项工作是一场灾难。 章 哲二一年十月十日 于北京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 目 录特色1教材是如何发展而成的4经理人学习的7个准则7教材的8种

7、学习模式14总目录23关于著作者31关于世纪天略33 附件34特色高绩效的中层管理的六个特色特色一:定位于中层管理特色二:按照国际企业的管理培训方式设计而成特色三:由有企业实战经验的人士撰写特色四:关注执行能力特色五:关注改变行为特色六:将国际通行的理念和方法与中国企业的管理背景相融合 中层管理 高层管理 执行能力 决策能力 解决个别问题 制订制度 操作层面 战略层面 侧重维护 侧重变革 关注销售额、费用筹 关注利润、市场占有率、 短期指标 投资回报率等长期指标 特色一:定位于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与高层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请看右表中的比较。在提升中层经理能力的问题上,有两种误区。误区一是注重中层

8、经理的业务能力,而不注重中层经理的管理能力,结果导致由基层上来的中层经理,业务能力越来越强,但就是不懂管理,不懂得发挥整个部门的力量和作用;误区二是在培养能力时,不注意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的区别,用培训高层经理、企业家的方法和内容培训中层经理,结果学非所用。例如,MBA教育定位于培训一代企业家、总经理,这些MBA课程偏重综合性、战略决策和公司层面运作的案例,很少涉及部门层面操作的案例,因此与中层经理的能力培训仍育相当的距离。特色二;按照国际企业的管理培训方式设计而成 在国际上,专业化的管理培训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四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培训体系。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严格按照这种专业化的教材

9、模式设计而成。指导部分:由一册组成: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指导手册)阅读部分: 由三册组成:高绩效的中层管理()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 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测试部分:由一册组成:高绩效的中层管理(测试手册)应用与行动部分:由一册组成:高绩效的中层管理(应用与行动手册)特色三:由有企业实战经验的人士撰写本教材完全由具有企业管理工作经历的人士执笔和参与研发。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具有知名跨国企业背景,他们来自爱立信、麦当劳、拜耳、通用电气、摩托罗拉、中美史克、诺华制药、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均具有外企销售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培训总监、职业发展经理、内部培训师、培训研究员等资历。特色四:关注执行能力 中层管理者

10、的核心能力,既不是知识和理论,也不是经营决策能力,而是对于决策的执行能力。没有一支具有很强执行能力的中层管理队伍,一个公司的所谓使命、战略都不可能实现。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管理上有三个层面的差距:一是观念,二是制度,三是执行能力。近些年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视观念的更新,也重视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但是,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引进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忽视相应的执行能力,特别是中层管理队伍的执行能力的提升,结果“想到了,制度也有了,就是动作做不出来”,许多好的观念、先进的管理制度难以在企业中生根开花。执行能力不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许多企业的中层经理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技能培训,缺少基

11、本的管理技能。例如“第二像限工作法”、 “SMART原则”、“BEST反馈法”等等。这些管理技能是数十年来全世界的经理人管理实践的结晶,是每一位职业经理必备的技能(我们的许多经理都陷入的误区是:学了一大堆管理知识和理论,但不会最急需的基本管理技能);二是高绩效的管理技能没有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这一点十分重要。中国的企业中,不是没有好的管理,而是好的管理经验表现在一时一事或个别人的行为上,没有成为整个管理层的一种行为习惯。这就导致执行能力的不稳定,有时可能做的很好,有时可能又做的很糟。经营企业,执行能力的不稳定是一大忌,会导致许多战略决策和经营计划“失真”和落空;三是不关注细节。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

12、相比,差距经常体现在管理细节上。正是由于不注重管理的细节,例如“如何处理下属的三种怀疑”、“如何使用待办单”、“如何发问”等等,造成了中国企业的粗放管理,造成了执行的不力和低生产力。特色五:关注改变行为国际上通行的企业培训的原则是:不能改变行为的培训是毫无意义的,不能改变行为,就不能提升绩效,这样的培训对企业来说,当然毫无意义。本教材不是让中层经理学习的,而是让中层经理改变的。在教材设计上,让中层经理运用测试手册测试现在的管理状态,运用应用与行动手册帮助应用和强化行为,运用指导手册指导采用多种学习模式,以便达成改变管理行为进而提高绩效的目标。特色六:将国际通行的理念和方法与中国企业的管理背景相融合 本教材所介绍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均学习和借鉴了跨国公司管理培训课程,同时,又以中国企业作为管理背景,案例、组织架构、管理关系、面临的问题等等,都是中国企业的中层经理们所熟悉的。本教材将这些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在中国企业的管理背景相融合,解决中国企业的中层管理如何运用和操作的问题。教材是如何发展而成的在近上千次企业培训课和数万人次经理人培训的是础上发展而成参加本教材研发人员为中外企业进行内部培训的次数合计超过1000次,接受培训的经理人超过数万人。本教材就是在这些企业培训的实战中发展而来。这些培训课程是:出色的部门经理() 时间管理出色的部门经理() 有效沟通出色的部门经理() 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