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9953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5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下列实例中,属于动物定向行为的是( )。A.雄蛾通过触角感受雌性的性外激素B.蚂蚁利用分泌物而觅食C.大麻哈鱼利用水的电波而洄游D.蝙蝠利用超声波而飞翔以避它参考答案:BCD2. 有关逆转录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B引物长度约10个核苷酸C逆转录有关逆转录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B引物长度约10个核苷酸C逆转录酶既催化cDNA的合成又催化模板RNA的水解D逆转录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msg:,data:,voicepath:3. 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区别是什么

2、?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区别是什么?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区别包括:从分布范围和机能上看,植物性神经仅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肌及腺体,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下,调节内脏的活动;而躯体神经仅支配骨骼肌的运动。从发出部位上看,植物性神经只从中脑、延脑、脊髓的胸段、腰段和荐段发出;而躯体神经自脊髓全长和脑发出。从中枢到效应器的径路上看,由脑或脊髓所发出的植物性神经不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而是先进入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转换神经元后再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因此,从中枢到外周效应器的植物性神经径路总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即第一个在脊髓或脑中,称节前神经元,其纤维称节前纤维;第二个在植物性神经节内,称节后神经

3、元,其发出的纤维称节后纤维。与此对比,支配骨骼肌的躯体神经,从中枢到外周效应器只由一个神经元组成,它的细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从纤维结构上看,植物性神经纤维比一般躯体神经细,节后纤维无髓鞘。从其双重支配上看,内脏器官一般多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相成的。4. ( )等生物小分子的形成,为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A.氨基酸B.核苷酸C.脂类D.糖类E.水、无机盐参考答案:AB5.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广义的细菌就是指原核生物。( )广义的细菌就是指原核生物。()正确7. 在豚鼠中,黑毛

4、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 )A.81%、18%、1%B.45%、40%、15%C.18%、81%、1%D.45%、45%、10%参考答案:A8. 有一寡聚核苷酸经3种RNA酶降解,其产物分别为: (a)2 pG,2 pA,pC,pU; (b)pGpCp,ApGpApU; (c有一寡聚核苷酸经3种RNA酶降解,其产物分别为: (a)2 pG,2 pA,pC,pU; (b)pGpCp,ApGpApU; (c)pGp,CpApGp,ApU试写出这种寡核苷酸的序列,并指出这3种酶的作用位点。正确答案:(a)是一种外切

5、核酸酶作用于3一0H端。(b)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作用于嘧啶核苷酸残基3磷酸基与其后残基5羟基之间如像RNase A。(c)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作用于鸟苷酸残基3磷酸与其后残基5羟基之间如像RNase T1。该寡核苷酸的顺序为:pGpCpApGpApU。(a)是一种外切核酸酶,作用于3一0H端。(b)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作用于嘧啶核苷酸残基3磷酸基与其后残基5羟基之间,如像RNaseA。(c)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作用于鸟苷酸残基3磷酸与其后残基5羟基之间,如像RNaseT1。该寡核苷酸的顺序为:pGpCpApGpApU。9. 低温可以导致DNA的变性。( )低温可以导致DNA的变性。()错误10. 解释什

6、么是“套索结构”,在内含子套素中的磷酸二酯键有什么特别之处?解释什么是“套索结构”,在内含子套素中的磷酸二酯键有什么特别之处?正确答案:当RNA分子的一端自身回折成环并与自身的核苷酸形成共价结合时便形成一个套索结构。在内含子的套索结构中磷酸二酯键很少见因为它是在核苷酸的5和2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而别的磷酸二酯键是在相邻两个核苷酸的5和3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当RNA分子的一端自身回折成环并与自身的核苷酸形成共价结合时,便形成一个套索结构。在内含子的套索结构中,磷酸二酯键很少见,因为它是在核苷酸的5和2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而别的磷酸二酯键是在相邻两个核苷酸的5和3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11.

7、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三个胚层基本上决定了它们的发育方向,如中胚层将要发育成表皮组织。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三个胚层基本上决定了它们的发育方向,如中胚层将要发育成表皮组织。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表皮组织由外胚层发育而来。12. 氨基酸活化需要_催化,同时需要_供能,使氨基酸的_与_之间以_氨基酸活化需要_催化,同时需要_供能,使氨基酸的_与_之间以_键相连,产物是_。正确答案:氨酰-tRNA合成酶;ATP;羧基;tRNA3端CCA-OH;酯键;氨酰-tRNA游离的氨基酸不能直接掺入到多肽链中,必须经过活化形成氨酰-tRNA之后才能掺入到多肽链,催化该步反应的酶为氨酰-tRNA合成酶。每一氨

8、酰-tRNA合成酶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位点认出氨基酸,另一位点能与相应的tRNA分子结合,也就是说每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能识别一种氨基酸和一种相应的tRNA。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tRNA3端CCA-OH反应,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氨基酸+ATP+tRNA氨酰-tRNA+AMP+PPi,其中氨基酸与核糖之间以酯键相连。13. 阐述一种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从接受信号到调控基因表达)阐述一种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从接受信号到调控基因表达)经Ras蛋白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属于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ited protein kinas

9、e,MAPK)家族是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物质,可由多种方式激活。EGF、PDGF等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并引起TPK激活后,细胞内含SH2区的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Grb2与受体结合,将胞浆中具有鸟苷酸交换因子活性的Sos吸引至细胞膜,SOS促进无活性Ras所结合的GDP为GTP所置换,导致Ras活化。激活的Ras活化Raf。(又称MAPK kinase kinase,MAPKKK),进而激活MEK(又称MAPK kinase,MAPKK),最终导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l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激活(如下图)

10、。 激活的ERK可促进胞浆靶蛋白磷酸化或调节其他蛋白激酶的活性,如激活磷脂酶A2;激活调节蛋白质翻译的激酶等。激活的ERK进入核内,促进多种转录因子磷酸化,如:ERK促进血清反应因子(serumresponse factor,SRF)磷酸化,使其与含有血清反应元件(serum response element,SRE)的靶基因启动子相结合,增强转录活性。考点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分子的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能诱导受体蛋白构象变化,使胞外信号顺利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或使受体发生寡聚化而被激活。一般情况下,受体分子活化细胞功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受体本身或受体结合蛋白具有内源酪氨酸激酶

11、活性,胞内信号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得到传递;二是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介导的效应系统产生介导,活化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激酶,从而传递信号。近年来,数条跨膜信号转导途径已经被逐步阐明(见下表)。在这些已知的上游途径中,又以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及受体耦联的G蛋白途径较为引人注目。 表7.2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体 系 作用方式 蛋白激酶受体 配体受体结合激活受体细胞南内蛋白酪氨酸激酶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受体藕联的G蛋白 配体结合后激活特定的G蛋白,活化其a亚单位,并调节特定靶分子,如腺苷 酸环化酶、磷脂酶、cGMP磷酸二酯酶和离子通道的活性 离子通道 配体结合可关闭或开启特定的离子通道 心

12、钠素(ANF)受体 配体结合活化鸟苷酸环化酶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抑制或激活核基因表达 类固醇激素基因家庭的核受体 与配体结合后诱导或抑制靶基因表达 其中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又包括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和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此主要是对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进行介绍。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是由50多种跨膜受体组成的超家族,其共同特征是受体胞质区含有TPK,配体则以生长因子为代表。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与受体胞外区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并催化胞质区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进而活化TPK。磷酸化的酪氨酸可被一类含有SH2区(Sr

13、c homology 2 domain)的蛋白质识别,通过级联反应向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 14. 试论转座子的类别、结构和转座机制及在基因表达与分子进化中的作用。试论转座子的类别、结构和转座机制及在基因表达与分子进化中的作用。(1)转座子分为简单转座子和复合式转座子。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任何宿主基因而被称为插入序列,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复合式转座子是带有某些抗性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插入序列。 (2)转座可以分为复制性转座和非复制性转座。复制转座中,转座因子在转座期间先复制一份拷贝,而后拷贝转座到新的位置,在原先的位置上仍然保留原来的转座因子。复制转座

14、有转座酶(transposase)和解离酶(resolvase)的参与。转座酶作用于原来的转座因子的末端,解离酶则作用于复制的拷贝。TnA是复制转座的例子。非复制转座中,转座因子直接从原来位置上转座插入新的位置,并留在插入位置上,这种转座只需转座酶的作用。非复制转座的结果是在原来的位置上丢失了转座因子,而在插入位置上增加了转座因子。这可造成表型的变化。 (3)由于转座,使得一些原来在染色体上相距甚远的基因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操纵子或表达单元,有可能产生一些具有新的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和新的蛋白分子。如果转座子上带有抗药性基因,一方面造成靶DNA序列上的插入突变,同时使该新位点具有抗药性。 15. 以下哪项是质粒的特性( ) A在不同DNA分子之间转移 B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C能自主复制 D不相容性 E以下哪项是质粒的特性()A在不同DNA分子之间转移B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C能自主复制D不相容性E在细菌细胞间转移CDE16.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作为光源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作为光源的显微镜。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7.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分子,两条单链长度不一样。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分子,两条单链长度不一样。正确考点乙肝病毒的基因组。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