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鸭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9947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的鸭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端午节的鸭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端午节的鸭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端午节的鸭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鸭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鸭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的鸭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粽子(zng) 门槛(kn) 门楣(mi)硝药(xio) 苋菜(xin) 腌蛋(yn)络子(lo) 车胤(yn) 囊萤映雪(nng)(2)形似字区别(3)多音字辨析(4)解词门楣:门框上的横木。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络子:依照所装的物件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肃然起敬:十分恭敬。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脱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重点句子分析】(1)文章的思路全文的思路虽不明显,却也隐隐贯穿全

2、文。第1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文题为“端午的鸭蛋”,文章就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第2、3段,说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第4段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三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2)文章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有意义吗?这就涉及文章主旨方面了。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

3、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3)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如“吱”。【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2)文学常识使用句子要注意的问题成分搭配要合理。在一个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意义

4、的搭配。句子成分的意义搭配,既要符合事理,又要符合语言习惯,否则就会造成搭配不当,如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动词和宾语不搭配等。句子结构要完整。一个正确的句子,在结构上必须是完整的。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应有的成分不能欠缺或残缺,否则会影响意思的表达。语序要合理。语序就是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语序不合理常常表现在并列词语、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上。【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第二部分(23段),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第三部分(46段),写端午的“鸭蛋络子”。(2)中心意思通过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以及家乡的“端午的鸭蛋”,表现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

5、故乡的热爱。(3)写作特点娓娓道来,口语色彩浓厚,亲切而自然。【课文写作特色】1作者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2文笔生动,语言平实有味。【课本习题提示】一、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白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二、1“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6、。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3“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三、这是发散思维的问题,只有讨论言之成理,就达到练习的目的了。【同步达纲练习】(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腌( ) 门楣( ) 苋菜( )lo( )子 车yn( ) 练nng( )(2)

7、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曾经沧海难为水:_造句:_肃然起敬:_造句:_(3)下列短语中没有多音字的一项是( )A酒和的雄黄 B鸭蛋络子C装在蛋壳里 D淡淡的咸味(4)为句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_(A轻轻 B淡淡 C少少)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_是不行的。(A大概 B也许 C肯定)不过高邮的咸鸭蛋,_(A也许 B大概 C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5)“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其中“吱”能去掉吗?去掉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_(6)文中引用了袁枚的一段文章,对其作用分

8、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袁枚的文章,仅说明作者知识丰富,底蕴很深。B引用袁枚的文章,只是为了说明“腌蛋”这个菜怎么做,让大家可以照学。C引用袁枚的文章,是为了说明高邮咸鸭蛋的质量好。D无作用,纯属多余。(7)你的家乡在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或者家乡的某些特产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写一段话(一百字左右)介绍给大家吧!_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yn mi xin 络 胤 囊 (2)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造句略 十分恭敬。造句略。(3)D (4)B A C (5)不能去掉。“吱”是个拟声词,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筷子头扎进鸭蛋里,红油冒出来的情景,去掉后,效果就显得平淡了。 (6)C (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