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装备管理概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97789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装备管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装备管理概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装备管理概论主要内容 1、消防装备历史沿革 2、消防装备的概念 3、消防装备管理的概念、实质、任务和过程 4、消防装备的分类 5、消防装备管理方法 6、消防装备维护体系一、消防装备历史沿革 消防装备伴随着消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原始阶段(清朝以前)。望火楼、水缸、木桶、水铳、(水铳为洋务运动时期从国外引进仿制,救火时可将水喷到三楼的高度和20多米远的距离,克服了以前水桶救火达不到房屋高处和远处的难题。但由于造价昂贵,目前在民间已十分罕见。)唧筒。(与太平缸配套作用的消防器材还有救火唧筒,又称“水龙”。 射程可达20多米)2、萌芽阶段(晚清至民国)。灭火器材、消防车、火钩、

2、长梯。3、发展阶段(49年至80年)。各类消防车、防护装备。4、发达阶段(80年后)。各类大功率的消防车和智能化的消防装备,逐渐形成体系并不断完善。二、消防装备概念消防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用于保障灭火救援战斗任务完成的各类车辆、器械、器材、装具和灭火药剂的统称。八大类,(消防车辆、消防船艇、机动泵浦、通讯设备、防毒面具、灭火器材、灭火药剂、战斗服装)、200多个品种。三、消防装备管理的概念、实质、任务、过程 概念是:对消防器材设备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 实质是:对防火灭火及救援设备的全程服务。 基本任务是:通过规章制度、技术、经济等手段,对消防装备的灭火和训练的设施、器材、设备的规划、购置、

3、维护、使用、维修、更新及改造的等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管理过程:规划、调研、筹资、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改造、更新、退役或报废等环节。四、消防装备的分类 按其担负任务不同分为:1、消防监督装备2、灭火装备3、抢险救援装备(一)消防监督装备 是指用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以及消防宣传业务的技术装备的总称。 消防监督装备包括:办公、通信和信息处理类装备;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类装备;消防安全检测类装备;火灾现场勘查类装备;消防宣传教育类装备等。(二)灭火装备 是指火场战斗使用的车辆、器材和战斗员防护装备以及灭火药剂的总称。 包括各种灭火器具与车辆、设备、消防员保护器具

4、和各种灭火药剂等。消防车辆1、按照消防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标准将消防车分为30个品种。如:水罐、泡沫、供水、供液、A类泡沫、机场、供气、泵浦、干粉、干粉泡沫联用、干粉水联用、二氧化碳、后援、抢险救援、排烟照明、高倍泡沫、水带敷设、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化学洗消、登高平台、云梯、举高喷射、器材、勘察、通讯指挥、宣传消防车。2、机动车辆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将消防车辆分为罐类消防车、举高消防车和特种消防车。(三)抢险救援装备 是指随着公安消防部队功能扩展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以及新的消防法要求三年内每个中队必须配备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用于抢险救援任务的新型装备。 包括个人防护、侦检、警戒、救生

5、、堵漏、破拆、输转、洗消、照明、排烟等装备消防装备管理方法 装备管理基础理论。 1、装备寿命理论 2、装备可靠性与可维修理论。 3、装备磨损与补偿理论。五、消防装备管理的手段 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装备管理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手段有:1、装备状态监测2、诊断技术3、电子计算机辅助装备管理等。六、消防装备管理的方法 是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成果在器材装备管理上的具体应用,常用方法有:1、目标管理2、前期管理3、故障管理4、维修管理5、“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6、点检管理7、重点管理8、班组管理七、消防装备维护体系 消防装备日益向精密化、复杂化、自动化和电子化

6、方向发展,建立消防装备维护体系,确保消防装备发挥最大效能,直接关系着灭火装备发挥最大效能。(一)建立消防装备技术保障体系1、健全领导机构2、培养选拔技术人才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的总要求1、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保养工作,必须列入部队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消防器材装备是部队进行灭火战斗的重要武器,不得用于非消防方面。3、对消防器材装备必须统一登记,逐级负责,专人保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4、对于新购领的消防器材装备,应根据国家或企业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或入库备用。5、对于正在执勤和备用的消防车辆和随车器材应进行定期检验。 6、对重要的或技术性强

7、的消防器材、装备、设备应固定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和使用。 7、对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必须严格实行责任制。 8、定期对消防器材装备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对因管理不善、保养不好和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丢失、损坏和人身伤亡等事故,应及时查明原因和责任,严肃处理。 9、各级领导应经常教育官兵增强战备观念,养成爱护器材装备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责任心,切实做好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工作。景德镇公安消防支队器材装备管理规定(试行)、这个规定是根据总队公安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管理规定结合我们支队实际情况制定。 共十章 五十七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器材装备管理职责 第三章 器材装备的保管 第四章 器材装备

8、的使用和维修 第五章 器材装备的登记、检查 第六章 器材装备的保养 第七章 器材装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八章 器材装备退役和报废 第九章 奖励和惩戒 第十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器材装备管理的职责 各级部门职责(司令部、后勤处) 各级人员的职责(支队主官,司令部、后勤处领导、职能部门,支队消防器材装备管理员、大队主官、中队主官、中队消防器材装备管理员、驾驶员、通信员、战斗员) 大队主官负责本单位消防器材装备管理的具体工作,熟悉本单位器材装备配备情况,负责督促检查所属部队做好器材装备的管理、保养工作,及时更新淘汰和补充所缺的器材装备。第三章 器材装备的保管 人:专人保管 地:专用库房或场所 类

9、:分特勤、常规、训练分库分类分级保管 勤:勤检查、勤登帐、勤检修 标识 六无:无丢失、无损坏、无锈蚀、无霉烂变质、无外流、无拆改变卖第四章 器材装备的使用和维修 使用者必须熟悉器材装备性能,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训练与战备器材应严格区分 使用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规定 维修应填写“景德镇消防支队器材装备维修申报表”。第五章 器材装备的登记、检查 实行帐册、卡片、单据登记制度。 支队每年对上述情况进行检查。 支队每半年对装备进行一次检查。对消防器材装备必须统一登记,逐级负责,专人保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一)登记、清查制度:建立支队器材装备登记册,由(支队或大队)指定专人负责

10、,每年对所有器材装备进行一次清查。建立中队器材装备登记册,由中队指定专人负责,支队每半年对全区中队器材装备进行一次清查。建立库存器材装备登记册,由库房管理员负责,每三个月对库存器材装备进行一次清查。建立随车器材登记表,由班长负责,在调班时或从火场返队前,组织全班战士对各自分工管理的器材进行清查。清查中发现器材装备丢失或损坏,应即登记造册,查明原因,上报处理。 大队每季度、中队每月对器材进行一次检查。 班每周对分管器材进行检查第六章 器材装备的使用、保养、制度:消防车辆应由支队统一标号,并停放于防雨、防晒和防冻保温的车库内。水带、水枪、分水器、消防梯等随车器材,应由中队统一标号,并牢固地放在规定

11、的位置上。战斗服、消防靴、头盔、安全带等个人装备,要标明使用人的队别和代号,并叠放在指定地点。干部调动、战士退伍时一律收回不得带走。各种库存的器材装备应分类储存,不得混杂堆放。消防梯、水枪、分水器和泡沫灭火器材等,要定期擦拭上油;水带、安全带、战斗服、消防靴和灭火药剂等,要经常检查或晾晒。器材装备的保养包括: 随车器材的保养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保养 部分个人防护装备的保养 特勤器材的保养第七章 器材装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支队每年应集中对中队消防器材装备管理员进行(1一2)次不少于3天的专业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培训。第八章 器材装备退役和报废 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安部消防局和总队标准执行。 大队根据所属中队上报的情况进行审核,填写“江西省消防部队器材装备报废单”报支队后勤处,经批准后由支队将报废器材集中统一处理,每半年实施一次。 第九章 奖励和惩戒 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工作,列入支队“双争”考评。 管理良好、善于创新的予以奖励 违反规定的予以处理。第十章 附则 生效时期 本规定由支队后勤处负责解释 附件:1、支(大、中)队器材装备登记册2、中队随车器材登记表3、支(大、中)队器材出(入)库登记册4、器材装备损耗登记表5、器材装备技术档案授课完毕敬请批评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