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93441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安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9及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高频考点训练(十九)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3广东省六校联合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倒爷俘虏/掳掠非难/难免B蜕化/褪色 蹉跎/嗟叹 果脯/胸脯C炽热/炙烤 诀别/联袂 创伤/开创D歼灭/悭吝 犒劳/蒿草 押解/解差解析Ado/do, l,nn/nn。B.tu,cu/ji,f/p。C.ch/zh,ju/mi ,chung/chung。D.jin/qin, ko/ho,ji。答案C2(2013湖北省黄冈市期末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婆娑惺忪学以至用

2、殒生不恤B磐石砥砺不假思索旁稽博采C缭草倩影豁然开朗偃苗助长D斑驳恶梦开城布公骇人听闻解析A至致;生身。C.缭潦;偃揠。D恶噩;城诚。答案B3(2013河南省罗山县第二次模拟)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其实是如履薄冰,危机是显而易见的。B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认真的研究,专家们对这个名胜区的山川结构、地形地貌已一目了然。C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D近几年,他用经营养殖场赚来的钱帮乡里兴建了10所希望小学,人们都称赞他是位从善如流的企业家。解析A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

3、有戒心。B.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C.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到,有新意。D.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答案C4(2013内蒙古赤峰二中、平煤高中5月联合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现实中一些部门预算公开的变味,公众期望预算法修正案在强调公开之外,以更有力的规范,确保公开的“质量”,如此,才能使预算公开名至实归,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利。B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C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

4、、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它具有在可侦查和对地攻击的能力方面超过美国同类型的“捕食者”无人机系统。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升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这让我们再一次重新思考如何让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解析B成分残缺在“既包括”前加“这本书”或将“创作了”改为“创作的”。C.句式杂糅“具有能力”和“在方面”杂糅。D.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开拓”或“拓展”。答案A5(2013四川省成都七中热身考试)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幸福的看法。对老师来说,幸福是看到学生听讲时专注的眼神,是下课时听到学生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答案对初

5、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来说,幸福是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是他们的咿呀学语、摇摆走路;对相依相伴携手走过人生的夫妇来说,幸福是相濡以沫,是彼此健康的身体。6(2013浙江省杭州二中6月适应性考试)以“自由”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句间衔接连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棵脆弱的幼苗主要需要自由。答案自由是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主要需要的,因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这棵脆弱的幼苗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201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栖禅暮归书所见唐庚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

6、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注栖禅:惠州山名。7此诗在炼字方面颇为人称道,请从第三句中找出最为传神的一个字,并结合诗境分析其妙处。答案“失”字。本来是因为山峦重叠,山深林密,把小寺遮得看不见了,“失”字,表达出小寺好像不存在了,消失了。形象地表现了小寺环境的幽深清静。透露出诗人对日间所历胜景的留恋,也隐约流露了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8“好诗全凭结句高”,请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与前三句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关系。答案写法上:前三句大处着笔,是面的抒写,是浑然的整体,而结尾则是点的集中,是局部的放大;前三句是长镜头,结尾是特写;前三句是整体的大色块,结句是画中焦点。(应答出写法上点面结合、场景与特写、整体与局

7、部兼顾的特点。)内容上:前三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暮归栖禅山时,看到暴雨来时天地一片昏黑,雨过又满目青葱,处处洋溢着春天归去、初夏来临时山深林密的壮丽,色彩对比强烈,是一种整体的直观感觉,结句的“湖尽”二字不但点明“归”意,补充交代了前三句的景象乃为舟行观察所见,且让全诗画面有层次感、纵深感和流动感,而且“得孤亭”三字将读者视线拉回眼前的特写,由浑茫的整体感觉到集中的焦点画面、特写镜头,圆转自然,给人极高的审美享受。9(2013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第三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_。(屈原离骚)(2)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

8、(贾谊过秦论)(4)越陌度阡,_。(曹操短歌行)(5)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6)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7)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8)羽扇纶巾,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余独好修以为常(2)吾尝跂而望矣(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枉用相存(5)羁鸟恋旧林(6)塞上风云接地阴(7)同是天涯沦落人(8)樯橹灰飞烟灭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一)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

9、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形容风调雨顺。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表里山河

10、: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对簿公堂(庭):对簿,受审时根据诉状核对事实。公堂,旧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

11、合。作褒义用。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一任顽童十八年2013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千年前,孔老先生面对八佾舞于庭发出无奈感喟。见今日的孩童,我只能学夫子仰天,长吟“童不童,童哉!童哉!”所谓先发制人,枪声未响,我们就要爬着抢跑。为什么?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人讥笑。曾看到一个孩子,也就十岁上下,捧着一本诗经,一旁是一本庄子,我惊叹他的超前与穿越,内心惊恐地发现自己已落伍。我走过去,问他:“你在背书吗?”男孩口中仍然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对我点了点头。“那你读懂了吗?”男孩摇摇头,一双晶亮的眼睛在镜片后闪出迷惑的光,“为什么要懂,会背就

12、够了。反正别人也不会懂。”我哑然。社会的功利原来早已渗入孩童稚嫩的心,而他们像海绵一样的思想是否已经将之消化,而无情挤出功利的毒素,回归孩童的天真?我不禁哀伤。老子曰:“无为而治。”而读着“庄生晓梦”的我们毁天性,存人欲,囫囵吞枣似的吞下孔孟儒雅,却吐不出“吾乐故鱼亦乐”。攀比之下,心存欲望的我们似乎别无选择。可是我们为何要灭童性,提高智力,早早地社会化、成人化呢?为什么我们要疯狂地将十八岁该做的事提早到八岁?因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鞭子在背后犹如一条蛇,紧紧跟随。看着尚在小学的妹妹天天熬夜,课余时间越来越少,我沉痛呼吁:还我童真。“小学生演讲比赛”的获奖,不能代表“早飞的鸟儿”就可以一帆风顺,

13、一飞冲天。相反,滑溜的官腔,虚假的笑容。只会给心灵糊上纸做的幸福。就像你催熟了一颗葡萄,它光彩而饱满,却没有籽;你成熟了孩童,却收获不到一个真诚的心,只有中规中矩的西装。当孩子疯狂地奔跑,跑到第一又怎么样呢?回首过往童真早已像一朵花,在某个关口枯萎。台湾著名教育家龙应台感喟:“孩子,你慢慢地走。”不要把八岁时的童趣推迟至八十岁,岁不我与的感慨古今皆有,不是虚言。当枪声响起,何不慢慢缓行,走过小学的幼稚,中学的情愫,成人的惊喜,升入大学后的稳重。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了你为何而出发。”何不修篱种菊,护一片童心,筑一个天国,一任顽童十八岁。到时再别童年?六一之际,我寄给妹妹一张卡片,“何

14、碍众人皆汲汲,一任顽童十八年。”她不懂,也许,她懂。回归童真,保护童真,守住童真。阅卷组点评: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十岁的孩童,厚厚的镜片,迷茫的目光,手捧诗经庄子,他读懂了先秦人民的善良、淳朴与诗意了吗?他读懂了庄子内心的心境澄明、逍遥自在了吗?本文特写的镜头,深刻的内蕴,反讽的手法,引人深思。确实,放眼现实社会,小小孩子,滑溜的官腔,虚假的笑容,心灵糊上纸做的幸福,犹如催熟的一颗葡萄,没有真诚的心,童真已像一朵花,在人生某个关口枯萎。为此,作者提出的“何碍众人皆汲汲,一任顽童十八年”,犹如一记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给人留下深刻的思索。核心亮点:正反对比振聋发聩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