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9342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复习课-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复习课4-1 物质跨膜运送的实例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1.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的因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取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送.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答案:B解析:在正常状况下,植物根细胞液的浓度不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但是一次施肥过多,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不小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植物因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甚至失水)而变得枯萎发黄。2有关“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对的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测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处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即可发生质壁分离C.用不同浓度的

2、硝酸钾溶液解决细胞,均能观测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答案:D解析: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因此装片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应使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小于细胞液的浓度,同样要使硝酸钾溶液浓度不小于细胞液的浓度。3将相似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成果如下表。下列论述中对的的是 ( )溶液质量变化率+6%-4%0A的浓度最低 B.的浓度较低.的浓度最高 也许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知:马铃薯条质量增长意味着吸水,质量减少意味着失水,植物细胞吸水时,外界溶液

3、浓度低,植物细胞失水时,外界溶液浓度高。.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 )答案:B解析: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由大到小;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运用P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构造不同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制止I的进入答案: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以保

4、证物质选择性地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剂(I)不是细胞所需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她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PI)都可以通过,而使细胞核着色。6.给你洋葱、蔗糖、蒸馏水及必要的工具。请你设计一种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范畴(误差不不小于1%)的实验方案。(提示:在3%的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1)原理:_作用原理。(2)措施:配制_30_浓度的蔗糖溶液。制作_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用显微镜按_观测装片。(3)结论:该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介于_与_质壁分离的两种相邻浓度的浓度之间。答案:(1)渗入(2)不不小于

5、等梯度多种浓度 浓度梯度顺序逐个(3)刚刚发生不能发生解析:根据渗入作用的原理,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那么,刚刚可以引起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和相邻的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溶液的浓度,就是该细胞液浓度的区间。0%蔗糖溶液在实验中可引起细胞的质壁分离,那么实验中就应当选择不不小于30的一系列浓度分别做实验,按浓度梯度逐个进行观测,找到能发生和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这一浓度区间。7.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食用的糖醋蒜细胞蚕豆叶的表皮细胞植物的根毛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A. B.C D答案:D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

6、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是死细胞,是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用盐酸解离会杀死细胞,没有大的液泡,这些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人造细胞”是用玻璃纸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种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达,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20%、0。其中A、B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图所示。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步放在蔗糖溶液浓度为15的玻璃槽中,通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A变大,B稍微变小,C不变B.A变小,B稍微变大,C不变C.A变小

7、,B稍微变大,C变大DA变大,B稍微变小,变大答案:解析:根据渗入作用原理和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及玻璃槽中蔗糖溶液的浓度的对比可知变小,B稍微变大,C变大。9(海南生物)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对的表达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答案:解析:鱼鳔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于外边,因此会从烧杯中吸水使烧杯内液体浓度升高,吸水到一定限度后,鱼鳔由外浓度相等,水进出达到平衡,烧杯内液体浓度不再变化。10为研究植物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植物a细胞

8、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成果如下表:浓度(mol)0502.25.3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明显明显她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020. C03D.02答案:解析:从题干供应的实验成果看,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范畴是.15-.2 ol/L,则该植物适于栽种的土壤溶液浓度应0.2 mlL。1.某同窗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成果的基本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环节:_;_。(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9、_。答案:()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合适温度,观测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 )水浴加热,观测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解析:本题以渗入装置为平台,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目前图乙处在渗入平衡状态,情形1:a管蒸馏水因得到溶质而浓度升高,渗入平衡被打破,管内的溶剂(水)分子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

10、管中,则a管液面上升;情形2:b管蔗糖溶液因得到溶质而浓度升高,渗入平衡被打破,a管内的试剂(水)分子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b管中,则b管液面上升;根据添加的实验材料可知,本实验要用蔗糖酶水解蔗糖,产生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由蔗糖(二糖)水解成还原糖(单糖),溶质的量会增长;如果蔗糖的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符合上述情形1,如果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符合上述情形2。12(上海生物)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在40%蔗糖溶液中,/值将变小C/A值能表达细胞失水的限度D.、B分别表达细

11、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处在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将会浮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复原后的细胞体积基本不变;提高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继续失水,体积继续减小,BA值将变小;/A值越小失水越严重,因此该值能代表细胞失水的限度;A表达细胞壁长度,B代表原生质体的长度,并非代表液泡长度。13.(浙江理综)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如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品,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成果及因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品: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规定: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个体配制、待观测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规

12、定)(1)实验思路: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成果及因素分析填入该表中。答案:(1)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的NaC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期间。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测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2)不同浓度Na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aCl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因素分析低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体积变大甚至胀破红细胞吸水一定浓度的Cl溶液形态未变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高于一定浓度的NCl溶液皱缩,体积变小红细胞失水解析:(1)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是未知的,因此本实验是探究实验。自变量是不同浓度NaCl溶液,因变量是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兔的血浆与0.7%的aCl溶液差不多是等渗的。从题中所给的材料来看,.%的al是最高浓度,但可用蒸馏水稀释成不同低浓度的NaCl溶液。红细胞的形态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能用显微镜观测。 (2)表格的设计要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也就是aCl浓度与细胞形态的关系,根据题目规定,还要把因素分析列入表格。兔红细胞形态不变所相应的Na溶液的浓度是未知的,因此表格中的预期实验成果用“一定浓度”来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