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924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案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年级学科 乡愁 九 主讲人 全组教师 授课时数 1 修改后批注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乡愁一诗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作。诗人以一组比喻性意象,按时空的变化顺序、情感的层层推进、结构上的完美形式来抒发海外游子对故土、故国的思念之情。其抒发的情感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不可比拟的,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之动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培养学生挚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首诗简单易懂,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完成教学目标不

2、能。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编号 达标要求 1 2 让学生做到有感情朗读 补充“学习者特征分析”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配上音乐,让学生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通过语言的赏析,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感受作者情感的升华 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重点 难点 内 容 1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1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解 决 措 施 朗读及品读语言 通过教师讲解及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小时候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托物言志 后来 坟墓 现在 海峡 家国之情 修改后批注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 一、导入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

3、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说说你知道的: 二、有感情朗读 1、自由朗读 2、听录音 3、配乐朗读 三、分析诗歌 1、 理清诗歌顺序: 小时 长大 后来 现在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3、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5、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6、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7、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乡愁诗的形式美: 9、请学生依

4、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四、课外拓展 乡愁四韵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教学得失 优点: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2、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

5、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不足: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审核人 全组教师 参加人员及未参加人员 吴建波、雷碧喜、马洪贵、沈永兰、 李明乔、王雪艳、左大丽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