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92355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自然地理真题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貌 名词解释: 1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2:原生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原生黄土特征:它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遇水会溶解,造成水土流失;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次生黄土是黄土被水冲刷、搬运、在堆积而成的黄土,它与原生黄土的区别是具有层理,并有较多的砂以及细砾。假整合2、:指同一地区新老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面相隔,但产状基本一致的接触关系。上下岩层时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均不连续,说明下伏岩层沉积以后,地壳上升隆起,

2、沉积作用中断,遭受风化剥蚀,后期该区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岩层。 地堑: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 大陆岛和海洋岛2:大陆岛是指其地质构造与临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导致与大陆相隔成为岛。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海洋岛其地质构造与大陆无关,是由于海洋底部火山喷发升起而形成, 河漫滩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起,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晚期 峰林与峰丛:峰丛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换的初期。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分离的山峰,下部分为连结的底座,山峰之间都被溶蚀洼地隔开。峰林是底座被侵去,仅剩下没有底座的密集山峰群。 单斜山与方山:由向着

3、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所构成的地貌,称为单斜山。方山是由构造高原或台地经长期侵蚀而分割成面积较小的山体。方山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 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面上一种封闭的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或竖井状 阶地:阶地沿河两岸呈阶梯状分布,并以高出洪水面而与河漫滩区分开。 大洋中脊:地幔物质涌出洋底,冷凝形成新生洋底。地貌上成巨型海底山脉,贯穿世界各大洋。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期被淹没,中水期出露的滩地。 风化壳:表层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碎屑和新生成的化学残留物覆盖在岩层,所形成的地表岩层的表层部分称为风化壳。 泥石流:水和固体混合组成的固液二相流。 沙漠与荒漠:荒漠是在气候干旱,降

4、水稀少,地表植物稀少的地区,岩石裸露或砾石覆盖地表所形成的自然地貌。沙漠是荒漠中的一种,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沙漠是地面完全由沙子覆盖的地区。问答题 1. 新月型沙丘属于-横-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垂直-。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 形成-金字塔-沙丘 2.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层-理,但是垂直-节-理却极为发育 3. 生物海岸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两种 4.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答:不可以。火山地貌为锥状或盾状。 5. 火山岛属于海洋岛,珊瑚岛属于大陆岛? 答:错,火山岛和珊瑚岛都属于海洋岛。 6. 试述风化壳的基本类型及形成条件。 答:风化

5、壳是表层岩石进行风化,所产生的岩石碎屑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覆盖在岩层表面形成的地表岩层的表层部分。基本类型:碎屑风化壳、含盐风化壳、碳酸盐风化壳、硅铝风化壳富铝风化壳、渍水风化壳。形成条件:1. 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构造条件。高温多雨,岩石节理、裂隙显著,构造破裂显著。2. 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在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条件。地势和缓,植物覆盖度高,流水侵蚀弱,地下水位低。 7. 海岸的类型(组成物质的不同)及其特点2 答:山地海岸,特点:地貌基础是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是基岩,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平原海岸,特点,地貌基础是平原,组成物质是松散的细颗粒泥沙,海岸线比较平直,海积

6、地貌发育。生物海岸,特点生物生长繁盛,分为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8. 桂林山水峰林和仁化丹霞山峰林以及张家界峰林的区别 答:不同地貌类型。桂林山水峰林是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解而形成的;丹霞山峰林和张家界都属于方山地貌,丹霞山是由白垩系红色砂砾岩组成,张家界是有泥盆系石英砂岩组成。 9. 什么是荒漠?荒漠有哪几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相互联系? 答:荒漠是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岩石裸露或是沙砾覆盖地表的自然地理景观。荒漠有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四种。空间分布上,岩漠分布在干旱区丘陵、低山处,砾漠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或倾斜平原处,沙漠分布在丘陵外围平原或盆地中部,泥漠位于低洼地带

7、。以岩漠为中心,向外围递变,依次为砾漠、沙漠、泥漠。 10. 近期电视新闻经常报道一些有关地质、地貌灾害新闻,请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写 出一些地质地貌灾害的分类,名称。结合这些地质地貌灾害的特征,在房屋选址、修建道路等方面应做出怎样的规避与防范 答:崩塌、塌陷,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 崩塌:主要发生在陡峭的斜坡上,岩石裂隙发达结构破碎,岩层的破裂面与山坡倾向一致的地区。在暴雨时,岩石负荷增加,内部摩擦力减少,发生崩塌。岩石崩塌后,在山麓或陡崖下形成倒石堆。规避和防范:对易发生崩塌的岩石清挖、网包、拦挡。房屋和道路尽量避免在此处修建。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做整体缓慢下

8、滑的现象。滑坡发生在有一定坡度,岩体内存在滑动面,且滑动面与地面倾角一致的地区,雨后地下水位升高,岩体加重,容易发生滑坡。规避和防患:排水工程,开挖截水管道,减少滑坡体的含水量;减重和反压工程,在滑坡体上方挖方,在滑坡体下方填方;拦挡工程,建立挡土墙。住房和道路尽量避免建在易与滑坡区,若要建设,注意在周围建立土墙,以防治和减少滑坡对道路建筑的损害。 塌陷: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塌陷地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洼地。主要是由于地下溶洞坍塌或者地下水位的降低引起的土层承压力的降低。规避和防范:对地下水抽取进行严格控制;房屋和道路也不应该修建在易发生塌陷的地方,以避免发生危险。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水和固体混

9、合组成的固液二相流。是山区常见的突发性灾害,危害性大。泥石流发生在泥沙丰富、水份充足的地方,泥沙丰富的集水盆和陡峭的沟谷地形最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后,上中游的河谷深切,拓宽,峡谷出口,沙石大量堆积,形成砾石扇形地,规避和防护:做好防护林工作;修筑蓄水工程;建立拦沙坝;建立排导沟工程;修建停淤场。8. 观测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一些大型湖泊上的年降水量较同区陆地少。解释这种现象的 成因 答:因为湖泊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因此形成小范围的高压中心,因此降水比陆地少。 9. 地面坡度和降水侵蚀的关系 为什么 答:理论上坡度与侵蚀力成正比,但实际上坡度在40-50侵蚀最大。因为超过这个度数,坡上的流量减少

10、,侵蚀力减弱。 10. 河流所携带的悬浮物质为什么最容易在河口地方沉积 答:因此在河口处比降小,水流流速慢,侵蚀作用很弱,沉积作用明显。 11. 看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河流补给的类型全给写出来) 答:雨水补给(与降水过程大体一致)、融水补给(融水过程和温度变化一直)、湖泊沼泽补给(减少洪峰流量)、地下水补给(稳定而变化小) 12. 为什么流域小的河流的Cv值大于流域大的河流? 答:流域大的河流给水面积大,流经不同自然区域,各支流变化情况不一,可以相互调节,且河床下切很深,有地下水稳定补给;而流域小的河流干支流少,河流间相互补给弱,且河床下切浅,地下水补给少。因此流域小的河流变差系数大于流域大的

11、河流。 为什么降水量小的河流的Cv值大于降水量大的河流? 答:降水量大的地区水汽运输大而稳定,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蒸发量也比较稳定。而降水量少的地方,降水集中而不稳定,蒸发量年际变化大。因此降水量少的地方变差系数大。 根据CV值判断气候类型 答:Cv小的,降水量较多且稳定,Cv大的,降水量少、集中且不稳定。 为什么较低纬度地区的黄河中游冬季结冰,而纬度较高的大连港却是不冻港? 答:因为大连港处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效果,因此是不冻港。 计算题 1. 给出十个数据 计算Cv值 代入公式计算 2. 某湖泊常年补给水源不稳定,湖泊总面积为4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 蒸发量为10

12、00mm,湖深5米,年流出量为150万立方米/年。求该湖泊更新一次水需要多少天时间? 3. 是关于径流模数以及径流系数等的题目 径流模数m=Q/F(*1000根据单位需要)、径流系数a=R/P(径流深度、降水量) 4.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 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m=Q/F R=QT/F*1/1000 100mm 气候 名词解释: 逆温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大气层。 气团与锋面:在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锋面是两个气团相遇时倾斜的界面。 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漩涡,统称为热带

13、气旋 辐射适应:在进化生物学中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不包括亚物种,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交配的物种)的过程 地面净辐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表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本身发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净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表示热量的指标,但不等于热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能的一种形式,由于温度差异而转移的能量,热量传递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地球的热量主要是由太阳能转换而来,其存在由物体的温度表示,但热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有压力、密度等状态参数有关。

14、问答题: 1.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湍 流逆温 2.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 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 候E代表-气候 3.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球 答:广阔温暖的洋面是形成热带气旋的必要条件。北半球海陆相间,海洋面积较小,大洋间热量交换较差,易形成区域性海水的高温区,从而导致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热带气旋。南半球海洋面积大,西风漂流作用强,难以形成区域性的高水温区,因此热带气旋少。 5.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

15、哪三气候类型 答:常湿温暖气候、冬干温暖气候、夏干温暖气候 6. 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答: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比周围气温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热岛效应形成原因是: a城市下垫面特性,由于城市下垫面大多是人工建筑,和自然下垫面相比,热容量小,升温快,因此温度明显高于郊区;b城市中自然下垫面减少,缓解热岛效应能力被削弱;c大气污染严重,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温室效应;d大量人为热的排放,如灯光、机动车、工厂,时时刻刻在排放热量,加剧热岛效应。2)城市干岛与湿岛效应:城市干岛与湿岛交替出现的形成,与下垫面和天气密切相关。a白天:下垫面粗糙度大,蒸散进入低层空气的水汽量小于郊区,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都比郊区强,城市低层向上层空气的输送量比郊区多,近地面水汽压小与郊区,形成干岛效应。b夜晚:郊区气温下降,大量水汽凝结成露水,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温度较高,且夜间湍流较弱,近地面水汽压较高,因此出现湿岛效应。3)城市混浊岛效应:a空气中污染物多;b大气中凝结核多,阴天多;c能见度低;d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强 7. 露点温度越低,表示空气中是水汽的含量越高 答:错。 8. 对流层逆温由哪几种形式?简析其成因 答:辐射逆温(地面因辐射冷却降温,最接近地面的大气降温最快)、平流逆温(暖空气流到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