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打印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8840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题打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物理题打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物理题打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物理题打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物理题打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题打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题打印资料(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如T12-1-2图所示,S、S是两个相干光源,他们到尸点的距离分别为尸和.路T12-1-1 图n3第12章波动光学一、选择题1.如T12-1-1图所示,折射率为七、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和n,已知n n n .若波长为131234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与的光程差是:1(A) 2n2e(B) 2n2e -人力(C) 2n2 (D) 2n2e -商212径s1 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折射率为n的一种介质; 路径S 2 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12的另一介质;其余部分 可看作真空.这两条光路的光程差等于:(A) (r +

2、n t ) - (r + n t )22 211 1(B) r2 + (n2 - 1)t2 - r + (n2 - 1)七(C) (r - n t ) - (r - n t )22 211 1(D) n t - n t22113.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L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4.频率为f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的波速为v,则在此媒质中传播距离为l 后,其光振动的相位改变了2 n lf冬v2 n vf2 n nlfvlf(B) l v

3、(D)2 n5. 波长为A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由a点传到小点相位改变了兀,则光从a点 到点的几何路程为:(A)=(B)罗(C) :(D) n 人2n226. 真空中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点沿某一路径传到b 点.若将此路径的长度记为l, a、b两点的相位差记为中,则(A) l =;人,甲=3n73人A小a(C) l = , 甲=3 n 2n(B)(D)73人,l =,抑=3n n2n3l = & nk, 甲=3n n7. 两束平面平行相干光,每一束都以强度I照射某一表面,彼此同相地并合在一起, 则合光照在该表面的强度为(A)I(B) 2I(C) 4I(D) 2

4、18. 相干光是指_(A)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B) 振动方向相互垂直、频率相同、相位差不变的两束光(C) 同一发光体上不同部份发出的光(D) 两个一般的独立光源发出的光9. 两个独立的白炽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各以强度I照射某一表面.如果这两条光线 同时照射此表面,则合光照在该表面的强度为(A) I(B) 2I(C) 4I(D) 8I10. 相干光波的条件是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以及(A)传播方向相同(B)振幅相同(C)振动方向相同(D)位置相同T12-1-11 图11. 用厚度为、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n1 d ),所用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入,则屏上干涉

5、条纹中相邻的明纹之间的距离 是:人D泓D人d人D 心前 丁 而 (D)翊17. 如T12-1-17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用一片厚度为d1的透光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挡住;再用一片厚度为d2的透光云母片将e下面一个缝挡住,两云母片的折射率均为n, d1d2,干涉条纹的 |变化情况是三I令(A)条纹间距减小(B)条纹间距增大* I。整个条纹向上移动(D)整个条纹向下移动T12-1-17图T12-1-18 图18,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用一片能透光的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盖住,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A)条纹间距增大 (B)整个干涉条纹将向上移动(C)条纹间距减小(DL整个干涉

6、条纹将向下移动19. 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杨氏双缝时,屏上可观察到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若减小(A)缝屏间距离,则条纹间距不变 (B)双缝间距离,则条纹间距变小(C)入射光强度,则条纹间距不变 (D)入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不变20. 在保持入射光波长和缝屏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将杨氏双缝的缝距减小,则也干涉条纹宽度将变大(B)干涉条纹宽度将变小(C)干涉条纹宽度将保持不变(D)给定区域内干涉条纹数目将增加T12-1-21 图21. 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形膜:一个由空气中的玻 璃形成玻璃劈形膜;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空劈形膜.当用相 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条纹 间距较大

7、的是(BK空气劈形膜(D)已知条件不够,难以判定(A)玻璃劈形膜(C)两劈形膜干涉条纹间距相同22. 用波长可以连续改变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劈形膜,如果波长逐渐变小,干涉条纹 的变化情况为(A)明纹间距逐渐减小,并背离劈棱移动(B) 明纹间距逐渐变小,并向劈棱移动(C) 明纹间距逐渐变大,并向劈棱移动(D) 明纹间距逐渐变大,并背向劈棱移动23. 在单色光垂直入射的劈形膜干涉实验中,若慢慢地减小劈形膜夹角,则从入射光 方向可以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为 (A)条纹间距减小(B) 给定区域内条纹数目增加(C) 条纹间距增大(D) 观察不到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口2-1-23图24. 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空气

8、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 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A)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D)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25.检验滚珠大小的干涉试装置示意如T12-1-25(a)图.S为光源,L为汇聚透镜,M为半透半反镜在平晶1 之间放置V、。三个滚珠,其中A为标准,直径为.用 波长为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在M上方观察时观察到等厚条纹如T12-1-25(b)图所示,C珠的直径d2与d0的关系分别为:轻压C端,条纹间距变大,则B珠的直径d 1、2T12-1-25(b )图aa

9、aaaaaT12-1-25(a )图(A) d = d +人,d = d + 3人(B) d = d -人,d = d 3人(C) d = d + ?(人?) d(D) d1 = d026.如T12-1-26(a)图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人= 500nm(1nm = 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T12-1-26(b)图所T12-1-26(b )图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 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B)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C) 不平处为凹

10、槽,最大深度为500nm(D)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nm27. 设牛顿环干涉装置的平凸透镜可以在垂直于平玻璃的方向上下移动,当透镜向上 平移(即离开玻璃板)时,从入射光方向可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2nd + 4 = (2k +1)4 (A)环纹向边缘扩散,环纹数目不变 (B)环纹向边缘扩散,环纹数2目增加2(C)环纹向中心靠拢,环纹数目不变 (D)环纹向中心靠拢,环纹数目减少28. 牛顿环实验中,透射光的干涉情况是(A)中心暗斑,条纹为内密外疏的同心圆环(B) 中心暗斑,条纹为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C) 中心亮斑,条纹为内密外疏的同心圆环(D) 中心亮斑,条纹为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2

11、9. 在牛顿环装置中,若对平凸透镜的平面垂直向下施加压力(平凸透镜的平面始终保持与玻璃片平行),则牛顿环亍(A)向中心收缩,中心时为暗斑,时为明斑,明暗交替变化X I(B) 向中心收缩,中心处始终为暗斑(C) 向外扩张,中心处始终为暗斑|=(D) 向中心收缩,中心处始终为明斑T12-1-29图30. 关于光的干涉,下面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4(A)在杨氏双缝干涉图样中,相邻的明条纹与暗条纹间对应的光程差为4(B) 在劈形膜的等厚干涉图样中,相邻的明条纹与暗条纹间对应的厚度差为寻(C) 当空气劈形膜的下表面往下平移4时,劈形膜上下表面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4将增加亍(D) 牛顿干涉圆环属于分波振面法干涉

12、31. 根据第k级牛顿环的半径,、第k级牛顿环所对应的空气膜厚dk和凸透镜之凸面半径R的关系式人=2r可知,离开环心越远的条纹(A)对应的光程差越大,故环越密(B)对应的光程差越小,故环越密(C)对应的光程差增加越快,故环越密(D)对应的光程差增加越慢,故环越密32.如果用半圆柱形聚光透镜代替牛顿环实验中的平凸透镜 放在平玻璃上,则干涉条纹的形状 (A)为内疏外密的圆环(B) 为等间距圆环形条纹(C) 为等间距平行直条纹T12-1-32 图(D)为以接触线为中心,两侧对称分布,明暗相间,内疏外密的一组平行直条纹33.劈尖膜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而牛顿环干涉条纹的间距是不相等的.这是因为:(A)牛顿环的条纹是环形的(B)劈尖条纹是直线形的(C)平凸透镜曲面上各点的斜率不等(D)各级条纹对应膜的厚度不等34.如T12-1-34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 n,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4兀n(B) 1 e + 兀 人 n24兀n(D)2 e人 n1(A)琴-n2 e人 n14兀n(C)-2 e + 兀人 n1T12-1-34 图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