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88101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考卷】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冰岛Holuhraun火山自8月29日开始喷发,持续数月。该火山喷发给冰岛航空运输业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这次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划分属于_灾害()A地质 B气象C生物 D洪涝答案:A解析: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划分属于地质灾害。2火山喷发的熔岩可导致大量冰川融化,形成洪涝灾害,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_特征()A复杂性 B突发性C群发性 D多因性答案:C解析:一种自然灾害诱发另一种自然灾害,体现了自然灾害的群发性特征。3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表。

2、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指标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19932002年灾害数量(次)1 1101 9872 7422 935死亡人数(万人)196807953.1受影响人数(万人)7.414.519.625灾害损失(亿美元)1 3102 0406 2906 550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了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答案:C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但死亡人数下降,说明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灾害损失越来越大,受影响人数越来越多,说明灾害

3、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4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 B林业灾害C农业灾害 D洪涝、干旱答案:D解析: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风强的年份易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易造成南涝北旱。5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多由单一因素形成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D自然灾害仅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

4、范围和危害程度;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林业灾害、农业灾害等。如图为“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67题。6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C生物灾害 D台风灾害7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纬度影响洋流影响海陆位置影响锋面影响A BC D答案:6.A7.D解析:本气象灾害季风区发生次数多,非季风区发生次数少,由沿海向内陆减少;应是与降水有关的旱涝灾害。旱涝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年际变化有关,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形成的锋面雨带移动反常造成的。另外沿海发生次数多,西北内陆少,说明旱涝灾害的发生受锋面雨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读下面的景观图,完成89

5、题。8图示地理现象应是()A滑坡 B泥石流C崩塌 D塌陷9造成该地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岩石风化程度较高,易破碎植被覆盖度较低降水丰富,强度大人类建设梯田等活动的影响A BC D答案:8.C9.A解析:该题组是以山体崩塌的景观图为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此地缺少植被且岩石破碎。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灾害现象。读我国雨涝灾害集中分布区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我国雨涝灾害区面积较大的省区是()A河北、山西、河南 B辽宁、河南、江苏C湖北、浙江、安徽 D安徽、河南、江苏答案:D解析:图中我国雨涝灾害区面积较大的有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和湖北

6、等省区。11关于图示雨涝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较重甲地6月份易产生雨涝,乙地7、8月份易产生雨涝A BC D答案:C解析:我国东部雨涝灾害受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6月份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乙地区易产生雨涝灾害,7、8月份雨带移到东北、华北地区,多暴雨,甲地区易产生雨涝灾害;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受夏季风影响较大。1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早晚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早晚不同答案:D解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与我国的气候有关。我国大部分地

7、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二、综合题(共16分)132013年4月8日一场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北方地区。读“我国北方沙尘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造成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自然原因是_。近几年沙尘暴加剧的人为原因是_。(2)当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时,其前方却出现泥雨天气,试解释其原因:_。(3)图中和均是沙尘暴的源地,治理沙尘源的主要措施有_。答案:(1)冷锋快速南下,大风吹起原有沙质地表的尘土乱伐森林,乱垦草场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泥沙裸露(2)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其前方属暖湿气团,暖湿空气抬升,气温下降,凝结成云降水,雨水与沙尘混合就成了泥雨(3

8、)加强我国西北、内蒙古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解析:沙尘暴近几年在我国华北地区特别严重,甚至影响到首都北京的日常生活,引起中央及各级领导与政府的关注。其自然原因是北方冷锋快速南下,大风吹起原有沙质地表的尘土。其人为原因是乱伐森林,乱垦草场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泥沙裸露。在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其前方属暖湿气团,暖湿空气抬升,气温下降,凝结成云降水,雨水与沙尘混合就成了泥雨。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我国西北、内蒙古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同时更要加强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14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8分)省、市、自治区19531975年暴雨次数黑、吉、辽2527次晋27次豫24次湘、鄂2

9、728次粤、桂5164次(1)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图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洪水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具有_。(2)从空间上看,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地区和_地区。(3)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省、市、区是_,原因是_。(4)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1)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2)南方东部(3)粤、桂受台风影响大(4)准静止锋长期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卷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前苏联切尔

10、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答案:B解析:判断自然灾害的依据,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造成人类生命或财产损失。A项有自然异变但不会影响人类生命或财产;C、D两项虽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人为灾害,而不属于自然灾害。2右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中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答案:B解析:选项中的四种自然灾害相比,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干旱持续时间最长。读“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34题。3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

11、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对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的判断能力。4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答案:C解析:7月以后,由于夏季风异常,锋面雨带仍滞留于、区,在该区域内控制的时间长,从而出现南方的涝灾;而北方的区,因锋面雨带未到达,而长时间持续高温,造成北方的旱灾。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读图回答56题。5在19

12、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 B3年C5年 D7年答案:B解析:该图可知,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2年;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5年。因此,前者比后者缩短了约3年。6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疏通河道退耕还牧城市化林地转为牧地围湖造田禁止开采地下水A BC D答案:C解析: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市化、林地转为牧地等植被破坏活动,及围湖造田导致的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读下列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79题。7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C D答案:C解析: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它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从图中可知该地7月泥石流和滑坡频率最大,推测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但冬季降水少。8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B山区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