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8784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健康人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心理疏导 培养健康人格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开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涉及到了校园,涉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学生的心理疏

2、导,培养健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开展,班主任应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艺术,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一、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疏导,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开展,形成一个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气氛。我们的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学生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出

3、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违规开放游戏厅等等。只有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学生一片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党的十七大的精神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的未来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注重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心灵的交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

4、师的赞美和鼓励那么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害怕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三、注重学科间的心理渗透。课堂教学是一

5、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的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个性的形成。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开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

6、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优化心理疏导的方法。心理疏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开展,“心理咨询“热线 等都是心理疏导的方法,但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何优化心理疏导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呢? 1、学会倾听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30,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3,和谁也不说的到达29.7。是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吗?他们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每当我们打完球带着满心欢喜、满脸笑意走进教室时,老师总是说应该把所有的精力

7、都放在学习上可见,能不能让孩子们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信息反响实现的。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巧设情境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受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无所适从、惊惶失措。在教育中,可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学生在到达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

8、挑战,以适应未来剧烈竞争的社会。3、冷漠处置。当问题出现时,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此时,不妨把他搁置一边,让他情绪稳定下来再说。如:小明每天晚饭时都要贪恋动画片,被父母催了又催,还很不快乐。处置方法:选一个星期六的黄昏,做一定量的饭。通知吃饭后没反响,腾空家里一切可吃的东西。等小明看完动画片来吃饭时,告诉他饭吃完了,只有等明天早上了。小明听了,当即就闹开了,又是说自己不对,又是求妈妈再给他一次时机,哭鼻子,抹眼泪。在这过程中,家庭其他成要配合好,切忌一时心软。4、兴奋转移。顺着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自然地从躁动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当他们心理平静下来时,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以点拨。晓

9、之以理,动之以情,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例:甲A非常喜欢玩具,可玩了几天就束之高阁。等看到新玩具,他又缠着要买。处置方法:当他受到父母一方的反对而脾气暴躁时,另一方可以这么引导,“这玩具可真好,不就前几天刚买过一个吗?再买一个留着给我孙子玩。儿子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孙子抱抱?这样把孩子对玩具需求的兴奋点,转移到有文字语言的情节中,使孩子脱离烦躁的心境而恢复平静。5、爱抚宽慰。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轻轻地抚摩他的头,轻轻地拍拍他的手的肢体语言是一剂暖人心田的良药,是他的心理从不安到平静后又回到了踏实、平安的补充。例:甲A是跟妈妈过日子,遇到不开心时,经常哭鼻子,摔东西作为发泄。有一天,同学欺负他,嘲笑他没爸爸。他又发脾气了。这时,老师假设能摸摸他的头,搂着他的肩,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你很在意他,他会更贴近你。实践证明: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探索,发现学生心理症结,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偏差,疏导好各种心理障碍,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真正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独特而健康的开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